于适戛纳之行:用真诚发言,成为青年演员之光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21 19:37 2

摘要:今年戛纳电影节,青年演员于适可太亮眼了。他行程排得满满当当,刚下飞机回酒店就只休息了两小时,立马精神抖擞地以中国青年电影推荐人的身份去参加青年创作交流会。这连轴转的节奏,换别人可能早就累垮了,可他状态依旧扛打,整个人活力满满。

今年戛纳电影节,青年演员于适可太亮眼了。他行程排得满满当当,刚下飞机回酒店就只休息了两小时,立马精神抖擞地以中国青年电影推荐人的身份去参加青年创作交流会。这连轴转的节奏,换别人可能早就累垮了,可他状态依旧扛打,整个人活力满满。

这是于适头一回参加戛纳电影节,从他脸上就能看出那抑制不住的开心和兴奋。作为戛纳中国青年电影全球推广计划推荐人,他心里清楚自己责任重大。

在交流会上,他一个劲儿地夸身边那些优秀的青年导演,那真诚劲儿,让人感觉他打心眼里欣赏这些同行。他还特别希望有更多人能看到中国故事和中国电影人的风采,这话说得实在,也说出了好多中国电影人的心声。

在戛纳,汉学家、中国电影专家Luisa特意用中文评价了于适在《封神》里的表演。专家说于适第一次拍电影就演得这么好,能感觉到他特别热爱自己演的角色,不管是动作还是台词表达,都特别让人信服,还觉得于适在影坛肯定能走得很远。这评价可不低,也从侧面反映出于适的实力和潜力。

要说哪个瞬间最让我觉得经验,那必须是那段全英文演讲,真的太牛啦,直接让我对他路转粉。他往台上一站,气场两米八。

演讲内容也特别有料,逻辑清晰,观点新颖,一看就是做了充分准备。他全程不慌不忙,侃侃而谈,把想表达的都完美呈现出来了。真心希望以后能看到他更多这样精彩的表现!

于适亮相戛纳中国馆活动的时候,还分享了自己的创作观。他说20岁、30岁、40岁的人,对同一件事的想法完全不一样。就好比自己,现在可能就没有20岁那时候那么冲动,想写啥就写啥。

每个阶段创作灵感都不一样,青年电影人就得用自己的视角,去讲自己真正想讲的故事。他还拿自己写歌举例,说可能当下灵感一来就写出来了,但过段时间可能就写不出来了。

在戛纳中国青年电影活动上,于适谈到了自己人生中特别重要的两个角色——姬发和巴太,还提到了《我的阿勒泰》这部作品助力影视和文旅破圈的事儿。他特别感慨地说,每一位能看出作品细节的观众,对他来说都特别珍贵。因为这些细节,第一遍看的时候很难发现,得刷个三四遍才能和他探讨。

这话说得特别真诚,能感觉到他对观众的尊重和感激。他还举例说,《封神》在法国路演的时候,有些观众看了不止一两遍,还跟他们交流剑术啥的。这些观众本来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但因为看了电影,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愿意去深入了解。

《我的阿勒泰》也是一样,于适觉得自己特别幸运,能遇到姬发和巴太这两个角色。这两个角色对他来说意义非凡,就像是他人生中的宝贵财富。而且这两部作品在海外都特别受欢迎,成了中国文化出海的典范。

《封神》虽然有神话元素,但本质上探讨的是人性的善恶,让海外观众看到了以前不了解的中国文化,但又因为故事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让他们产生了共鸣。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和意义,能跨越国界和文化,让不同地方的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力量。

《我的阿勒泰》更是做到了影视和文旅的破圈,这部剧出海之后,让好多观众看到了大美新疆,也带动了当地的文旅发展。于适的这些发言,不仅展现了他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热爱,更体现了他作为青年电影人的担当和格局。他没有只盯着自己,而是从整个行业、整个文化交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种大局观和责任感,真的让人忍不住点赞。

在戛纳电影节这个国际舞台上,于适用他的真诚发言,为青年电影人发声,为中国电影和文化传播助力。相信在未来,他会带着这份真诚和担当,在电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给我们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也让世界看到更多中国电影的魅力。

来源:慕丽集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