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的初夏依然明媚,可我的世界却仿佛永远停在了那个阴雨绵绵的清晨。
今日是2025年5月21日,你离开的第四天。
北京的初夏依然明媚,可我的世界却仿佛永远停在了那个阴雨绵绵的清晨。
媛媛,此刻我坐在你最爱的那把藤椅上,望着窗外的梧桐树影婆娑,恍惚间又听见你清脆的笑声:
“柏青,你瞧这叶子,多像咱们中戏操场边的那棵……”
洗衣粉与青春:
我们的故事从一袋“笨拙”开始
1993年的秋天,中戏的梧桐叶沙沙作响。我抱着跳高冠军的奖品——一袋洗衣粉,站在女生宿舍楼下,手心沁出的汗几乎要把包装袋浸湿。
那时的我,哪里懂得什么浪漫?
只知道把这点“战利品”塞给你,仿佛能证明我笨拙的心意。你接过洗衣粉时,嘴角的小虎牙若隐若现:“辛柏青,你这人真有意思!”
后来你总调侃:“一袋洗衣粉就骗走了我一生。”可我知道,你爱的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那份藏在生活褶皱里的质朴。
我们挤在胡同出租屋里吃泡面,在话剧后台互相整理戏服,寒冬里裹着同一件军大衣看夜场电影……那些年,你总说:“日子清苦,可心里踏实。”
戏比天大,爱比戏重
2006年,《潜伏》的剧本递到我们手中。
余则成和王翠平的角色仿佛为你我量身定做,可你摸着微微隆起的小腹,眼里闪着泪光:“柏青,我想留下这个孩子。”
那一夜,我们相拥坐在阳台上,看着北京城的灯火明明灭灭。
你说:“戏可以再演,但女儿只有一个。”后来《潜伏》大火,记者问我是否遗憾,我笑着摇头。
他们不知道,那九个月的时光里,我每天为你熬汤、读童话,看着你圆润的脸庞在晨光中泛着温柔——那才是人生最珍贵的戏码。
你总说我痴迷游戏像个孩子,可当我深夜对着屏幕厮杀时,你从不摔门离去,只是默默在桌上放一杯温热的枸杞茶。
直到本本出生那天,我抱着襁褓中的女儿,忽然明白:
真正的英雄气概,不是游戏里的刀光剑影,而是你教我的一粥一饭、一颦一笑。
与死神赛跑的日子:
你比戏里更勇敢
2020年确诊癌症那日,你平静得像在讨论剧本。
化疗室里,你戴着假发套模仿《大宅门》里的杨九红,逗得护士们直抹眼泪。
有次你高烧40度,迷迷糊糊拉着我的手说:“要是能再演一次《小红花》里的妈妈该多好……那句‘认真活好每一分钟’,我现在才真懂了。”
最后那段日子,你常去寺庙祈福。我问你求什么,你笑着写下:“一愿本本平安长大,二愿柏青少打游戏多睡觉。”
直到临终前,你还在病房里教我比划妈妈生前教你的手语:“别哭,我在天上也能听见你说话。”
长河星火,永夜长明
昨夜整理你的遗物,发现一本泛黄的笔记本。
1993年9月15日,你工整地写着:“今天收到一袋洗衣粉,来自一个傻大个。他说要和我演一辈子对手戏。”
往后翻,密密麻麻全是剧本笔记和生活琐事——
2018年4月,本本第一次喊妈妈;2023年7月,《海洋传奇》杀青宴上的合影;
2025年3月,人工耳蜗开机时你录下的第一段声音:“柏青,我听见雨声了……”
媛媛,如今我终于明白:
我们的爱不是传奇,而是一蔬一饭的坚持;
你的艺术不是星光,而是长河不息的灯火。
窗外起风了,梧桐叶簌簌落在你种的那盆茉莉花上。你说过,茉莉最像无锡老家的味道。
等本本再大些,我会带她去青岛看海,去无锡寻根,告诉她:
妈妈不是天上的星星,而是人间的光,永远照着我们向前走。
此生幸为君夫,来世仍愿同台。
——永远爱你的柏青
2025年5月21日
来源:长三角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