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耳环引发的舆论,你是否也经历过被逼捐款?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21 15:06 2

摘要:这几天,18岁演员黄杨钿甜的名字刷屏网络。不过,这次她受到关注并非因为在《楚乔传》中饰演的小楚乔,而是其成人礼上佩戴的那对被传价值230万的耳环。此消息一出,网友们炸开了锅,随着事件发酵,矛头直指黄杨钿甜的父亲。有传言称其父亲是四川雅安公务员,网友质疑其家庭收

一副耳环引发的舆论,你是否也经历过被逼捐款?

◎思恩编辑部(森路)

这几天,18岁演员黄杨钿甜的名字刷屏网络。不过,这次她受到关注并非因为在《楚乔传》中饰演的小楚乔,而是其成人礼上佩戴的那对被传价值230万的耳环。此消息一出,网友们炸开了锅,随着事件发酵,矛头直指黄杨钿甜的父亲。有传言称其父亲是四川雅安公务员,网友质疑其家庭收入来源是否合理。尽管黄杨钿甜的父亲紧急澄清“耳环是假的”,雅安官方也证实他已辞职经商8年,但舆论的浪潮并未因此平息。

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发生后,全国多地积极开展捐款活动,从幼儿园到大学,各个阶段的学生、学校、单位都广泛参与。

在学生群体中,幼儿园小朋友攒了满满一大袋子硬币捐款;有小学生一周生活费仅5块,却因好面子不愿垫底捐了10块,甚至动用了小金库;还有学生称老师要求捐款不能低于50元,捐了多少还要当众报出来,为了捐款没舍得买新的文具和书包;有三年级学生省下饭费和零花钱,每天饿着回家吃一顿晚饭,才捐了50元;有学生一周50元生活费,捐了30元;更有学生为了捐款,吃了一个月泡面。部分学校存在强制捐款现象,有学生表示“老师要求捐款,到学校班里很多同学都拿着红色毛爷爷捐款,而我只拿了五十,还觉得很羞愧”,还有学生提到“学校强制性要求学生捐款50,普通老师捐款200”“我们班有四十多个人都捐了一百块钱,只有一个捐了五十,她是学校的困难户,有补助的那种,她都捐了五十”。

成年人也纷纷解囊。有刚上班的人,一个月工资900块,捐了300块;服役十二年的军人,捐了20000元;有家庭经济压力大的父母,拿出几百元捐款,自己省吃俭用;有个体商户、工人家庭,一家三口在不同地方捐了1500元;一个月工资才300元的人,捐了150元;还有企业认捐了1000万。

有的学校在国旗下组织捐款,每个人都过去捐;有的班级是班主任挨个收捐款;街边不少报刊亭和小卖部有捐款箱;小区广场放捐款箱,社区居委会组织捐款;还有学校开动员会,组织学生一个一个排队把钱放进捐款箱,还让学生写了给雅安人民的信;有的班级在晚自习时由班长一个一个同学收捐款;地方街头有大喇叭播放捐款信息,设置捐款箱,小孩路过会放些零钱进去。

本以为捐款会用于灾后重建,让受灾群众住上免费新房、改善生活,可部分雅安当地网友反馈,普通人到手的物资只有泡面和矿泉水,安置房需要自己出十几万买,一千多一个平方,买了之后才会补贴一两万。有自称自己是雅安人的网友说,一分钱没收到过,什么物资也没见过,还有人表示帐篷发了又回收,只收到两箱泡面。

关于捐款去向,2016年财经网出过一个新闻,汶川地震全国总共捐款六百多亿,其中五百多亿去向未公示,大家希望能公布捐款流水,想知道钱用到了哪里。有人觉得即使受灾群众没有收到现金,变成公路、水电基建等也行,可有人质疑根本没变成基建……“当你发现房子出了一个老鼠洞的时候,说明这个房子已经不止一个了,甚至可能要塌了”

在黄杨钿甜耳环事件中,网友提出了诸多疑问。比如既然说是假货,无论真货假货请拿出购买记录;儿子哪一年生,是否在入职期间生,为何能在成为公务员时生二胎;2014年的认股手续如何做、有无报备及通过原因;担任招投标工作时,妻子等直系血缘关系为何能注册相关招投标会展公司;离职后担任的儿童演艺公司是否涉及诈骗;别墅来源何处;雅安官网和日报信息来源;能否拿出10年入职到17年辞职期间上报zzb的流水;公司2025年5月14号连夜变更业务,为何声明称最开始就做化妆品业务,业务重合点在哪,交税申报款名是什么,是走生物科技医药的税还是化妆品的税,能否拿出,生物公司实际缴纳的1000W注册资金来源,20年是否完全缴纳。

关于柜子里的珠宝,有说法称可能是假的,因摆放方式不像珍贵物品,珍贵服饰通常会防氧化保存,而这里的珠宝似手办般放玻璃门柜子排排坐,真珠宝多在小几十万恒温恒湿的保险柜里。也有网友说这不是她家,而是古风摄影工作室,柜子里是古装小饰品,担心是内娱洗白的“仙人跳”手段,通过放出假料澄清来掩盖真料。还有人觉得假的不会放柜子里收藏,很奇怪。对于耳环,有说不是假货,是定制款,只是钻石比正常款大,宝石品相更好,也有说其价值约60万左右,并非230万。

提到别墅,若租的话,深圳地理位置好的花园别墅租金不会便宜,平层租都得几十万一个月。还有人对比地震后的景象和他家1.8亿的房子,觉得捐款可能被用来买首饰豪宅、别墅,对此感到气愤,认为若真贪了赈灾款,性质严重,吃着贪污红利被骂不冤枉。

许多人回忆起汶川、雅安地震时的捐款经历,感受复杂。有人上初中时把做手工赚的九十多元全捐了;有人当时是贫困高中生,捐了两次款;还有人是留守儿童,和爷爷生活,家里很穷,仍捐了款。

捐款金额因年龄、家庭条件而异。小学生有捐5毛、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等;中学生有捐几十块、几百块的;刚上班的人,捐款数额不等;老师有捐1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的;还有企业和公务员参与捐款,有企业员工捐100元,公务员所在公司捐款500元起步。

有学生记得“默哀的那天我同桌上午没来不知道,中午默哀他笑了一声,被我老师从第一排踹到了最后一排”;还有学生提到“老师把我们每一个人捐了多少写在了信封,我们学校(私立小学)副校长捐的没有主任多还被降职了”;有学生因为一些意外原因攒下的钱交学校收,捐款只有5元了,其他同学(家庭条件好的都是10元20元的)当时特别窘(老师还开玩笑);还有人遭遇了老师的逼迫和霸凌,“前三天没捐,被老师各种训话阴阳,最后被逼着捐了,还被老师带头集体霸凌孤立,那一周我一天只敢吃一餐”。捐款大潮中还引发了一些现象,如学校组织捐款有强制情况,捐得少会被念名字嘲笑,毕业听说校长因为贪污被抓了。

从地域上看,捐款范围十分广泛。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参与了捐款,甚至在新加坡读书的学生所在学校也组织了捐款。

大家原本都以为捐款会用于灾区重建,帮助灾民改善生活。有学生以为“捐的钱是用来造房子的”“政府可能拨款给灾区人民修房子”;还有人觉得“捐的钱够雅安人每人盖1栋楼,还能发几万块钱”。

然而,一些来自灾区的人表示情况并非如此,有灾区的人说“县城的房子道路全部都是援建队援建的,买房有优惠,但是我们要自己花钱买房,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我们当地都这样,也没有收到很多很多的援建物资”“我们家的房子都是自己花钱修的,连宅基地都是,我记得是一万二千八”。

有网友计算“假设平均每个人就按我们小孩子捐的价格来算,一人10块钱,那就是130亿。这应该是最低的可能了吧。。。那这钱一路流经多少支流呢~流到哪了呢???有多少最终到了灾地呢???”还有人愤怒地说“吃人血馒头晚上睡得着吗?”“以后捐款只捐临期泡面和其他临期食品,衣服只捐洗干净的破衣服,其他的啥也不捐了,捐了也到不了灾民手里”。

对于捐款这件事,人们的感受复杂。有人觉得“小时候反正总是捐款的。。可是忘记捐给哪里了”,也有人“现在觉得老祖宗的一句话真有道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别做反了”,还有人表示“以后再也不会捐了。有灾有难的优先去找那些公务员解决问题吧”“我以后在也不捐钱了!随手买东西帮助别人都行捐钱不可能了谁知道养谁”。

对于“仇富”一词,有人认为是用来转化资产阶级矛盾、pua普罗大众的,公民正常行使监督权时被扣“仇富”帽子,污名化群众监督权,大家不是仇富而是仇贪,若财富来路不明就该被仇视,像马云等真有钱的人没人说他们贪,而这家不告造谣者,让人怀疑。

对于该事件主角家人的回应,有人觉得是糊弄话术,没说到点上,若没贪应正面回答,而不是半夜换法人。

曾经的捐款经历,有多少是真正出于自愿,又有多少是迫于压力?那些被强制要求的捐款,是否违背了公益的初衷?而捐款的去向,又何时能真正给公众一个清晰、明确的交代?这些问题,或许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思考。毕竟,每一份善心都不应该被辜负,每一笔捐款都应该用在刀刃上。

来源:思恩府驿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