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网友爆料称,全红婵为母校捐款了400万,一时之间,她成了观众眼中懂得感恩、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好孩子,各种夸赞的词句不绝于耳,直接将全红婵捧上了“神坛”。
都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网上很多的不实谣言,都是在没有信源依据的情况下,胡编乱造的,而这一次,网上的谣言直接造到了全红婵的身上。
有网友爆料称,全红婵为母校捐款了400万,一时之间,她成了观众眼中懂得感恩、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好孩子,各种夸赞的词句不绝于耳,直接将全红婵捧上了“神坛”。
可这感动还没持续多久,湛江体校直接站出来辟谣:假的!称网上的传闻是谣言,否认了全红婵捐款400万,这也让事情变得复杂了起来,到底“捐款”谣言怎么传出来的?这不是要“毁”了孩子形象吗?
那么,全红婵捐款400万的真相究竟是什么?“造神”骗局又是什么呢?
这则“捐款400万”的传闻,可不是谁随口胡编的,它被别有用心的人包装得有模有样,像个真事,有说法称,全红婵用自己比赛挣的奖金,给培养她的湛江体校换了全套新跳水板,说是巴黎奥运会同款的铝合金板,因为老板子已经用了快七年了,这理由多实在啊!
接着,各种“细节”层出不穷,有人说她还给教练包了大红包,感谢他们的栽培,给学弟学妹买了新的跳水装备,让他们能用上更好的东西。
不仅如此为了让故事更饱满,更对比鲜明,甚至拿她自己平时穿戴节俭来说事——说她连护膝磨破了都舍不得换,却对母校如此大方!
这些描述,读起来真像一篇煽情小作文,它太符合大家心中对全红婵那个“人设”的想象了: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淳朴冠军,不忘本,懂得感恩,这样的故事,自带传播力,太容易让人选择相信,并且乐于把它转发出去,分享这份“正能量”。
但这感人的故事,细究起来,却连最基本的支撑都没有,你在网上翻遍全红婵自己的社交平台,或者湛江体校的官方账号,根本找不到任何关于捐款的消息,没有一张转账截图能证明这笔钱的存在,没有体校收到巨款后的官方感谢信,更别说全红婵本人亲口证实了。
事实是什么呢?有记者直接联系了湛江体校,去问个清楚。
学校的回应非常明确,也非常有力:根本没有这回事!学校方面甚至有点无奈地说,要是真有这么大的事儿,有这么大一笔捐款,那肯定是好事一桩,学校肯定第一时间就公开表扬,哪可能“低调处理”?
学校的这番话,算是彻底给这起轰轰烈烈的网络事件画上了一个清晰的句号,一个被无数人追捧、转发的“善举”,就这样被证明不过是又一次在网上疯传的假消息,故事是感人的,可现实是有点凉的,不是说全红婵不善良,而是这个故事本身就是虚构的。
这事最让人琢磨的,还不是谣言本身,而是这个谣言把年仅18岁的全红婵推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境地,她才多大?家里条件并不富裕,刚盖的新房也花了不少钱,她的妈妈曾说过最简单的心愿,就是希望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房子,这听着都让人心酸。
所以,即便全红婵真的挣到了钱,那是她日复一日在跳水台上起跳、入水,用一身伤病和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换来的,这笔钱怎么花,那是她的个人权利,理应由她和她的家人自主决定,别人无权干涉,更无权道德绑架。
但这个“捐款”谣言一出,她就瞬间掉进了一个两难的陷阱,要是她顺水推舟,“承认”捐了钱,大家可能一片叫好,赞她是活菩萨,可谁会替她想想,这笔钱对她家庭意味着什么?这是她的血汗钱,是她家庭改善生活的希望。
要是她站出来澄清,说自己没捐,又很可能被一部分人指责“无情”、“忘了本”、“不善良”,这种局面,不正是一种变相的“捧杀”吗?
她就像被放在了一个无法触及的高度,所有人都期待着她的每一个举动都能符合某种理想化的标准。这种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仿佛只要稍有偏差就会遭到质疑和批评。人们希望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完美的形象,但现实是每个人都难免犯错。
这样的处境让人心力交瘁,因为无论是回应还是沉默,都会有不同的声音响起,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一种无形的束缚,让人难以真正地表达自我或做出真实的决定。
而这种现象背后,其实隐约可见的是体育明星“饭圈化”的影子,因为现在很多运动员都被流量裹挟,成了粉丝追捧的对象,他们的每一次表现、每一个举动都被过度解读,甚至放大。
就像国乒的樊振东曾无奈感叹,“赢了也不行,输了更不行。”孙颖莎、陈梦等顶尖运动员也曾面临类似困境,被粉丝的期待和饭圈内部的对立搞得不胜其扰。
刘国梁曾公开批评这种“饭圈文化”侵蚀体育,这不是没有理由的,它把竞技体育简化成了造神运动,对运动员的正常成长和心态太有害了。
除了这些离谱的捐款谣言,全红婵最近在赛场上遇到的一些挑战,也被外界拿着放大镜解读,变成了一种变相的压力,因为她在几场重要比赛中输给了队友陈芋汐,网上很快就冒出了各种声音,说什么“状态下滑”、“冠军不行了”、“她到底怎么了?”。
可大家是不是忘了,她才18岁啊!对于女运动员来说,这个年纪正在经历身体发育的剧烈变化,身高、体重都会有调整,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跳水动作的稳定性,她自己也坦诚说过,正在努力适应身体的变化,调整技术动作,寻找新的比赛节奏。
竞技体育本身就有起有伏,胜负很正常,更何况,陈芋汐也是天赋异禀、实力顶尖的选手,她的胜利完全合理,把正常的队内竞争说成一方的“衰落”,对正在调整和努力的全红婵来说,是多么大的不公和压力?
更让人心疼的是,她连属于自己的那点宁静也在被打破。前段时间她去看演唱会,被拍到的照片里,整个人看起来有点疲惫、憔悴,和大家印象里那个蹦蹦跳跳、笑起来眼睛弯弯的跳水小哪吒判若两人。
或许这就是她近期状态和压力的真实写照吧,她不是个没有感情的夺金机器,她是个需要空间、需要理解、会经历迷茫和低谷的普通少女。
其实,全红婵有没有能力捐400万,她愿不愿意捐,这些真的不重要,因为她的价值,早已经在那个十米跳台上一次次的腾空、转体、入水时,淋漓尽致地展现给全世界了。
那是她用汗水、伤痛和非凡的意志力书写的篇章,是关于勇气、坚持和挑战自我的最好诠释。这种价值,不是钱能衡量的,更不是什么捐款不捐款能定义的。
她需要的是一个宽松、不被打扰的环境,去经历属于她的青春期,去适应成人世界的规则,去继续她的跳水事业或者未来任何她想走的路。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她会以更强大的姿态重回巅峰,也许她会选择跳水之外的人生。但这都应该是她自己的决定,是她发自内心的选择,而不是被外界的舆论绑架,被那些不切实际的期待一点点“掏空”。
本文信源:纵览新闻《湛江体校辟谣“网传全红婵给母校捐款400万”:没有听说过这个事,网友不要盲目炒作,影响运动员》
来源:青史难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