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谁懂啊!上海有位70岁的老戏骨最近火出圈了!别人退休后遛鸟喝茶,他倒好——左手拎着搪瓷杯,右手摇着大蒲扇,白天黑夜连轴转赶剧组,甚至在堵车的路上都在背台词!这股拼劲儿,连年轻人看了都直竖大拇指!
家人们谁懂啊!上海有位70岁的老戏骨最近火出圈了!别人退休后遛鸟喝茶,他倒好——左手拎着搪瓷杯,右手摇着大蒲扇,白天黑夜连轴转赶剧组,甚至在堵车的路上都在背台词!这股拼劲儿,连年轻人看了都直竖大拇指!
两个月演5部戏!老戏骨直接开启"劳模模式"
从8月到9月,王汝刚这两个月的行程表,密集得能把人看晕!这边刚在新剧《宝兴里》里演喜迎拆迁的老工人"花家阿公",那边又要化身《51号兵站》里的青帮大佬范金生;更夸张的是,上海滑稽剧团建团70周年庆典,连着5天6场大戏,场场都有他的身影!
在《宝兴里》的排练厅,哪怕当天没他戏份,他也会搬个小板凳坐在导演身后,眼睛一眨不眨盯着舞台。只要导演一喊"花家阿公上场",他立马放下搪瓷杯,秒变戏精!前一秒还在和人唠家常,下一秒开口就是颤巍巍的上海话:"早饭吃过了伐?" 这声音、这神态,简直和剧本里的老头一模一样,连年轻演员都忍不住偷偷学艺。
片场里的"全能选手":演戏、改戏、搞气氛全包了
对完台词还不算完!王汝刚摇着蒲扇就开始和大伙"头脑风暴":"动迁这事多有戏啊!亲兄弟为了分房都能吵翻天,这冲突一出来,观众保准看得入迷!"说着还亲自上手示范动作:"递东西时胳膊肘要抬起来,这样才有老上海人的味道!" 剧组的人都笑他:"王老师这哪是演员,分明是免费导演助理!"
和上海滑稽剧团合作时,他更是把"搞气氛"刻进DNA里。排练时看到好的包袱,他比当事人还激动:"钱程这个梗绝了!开飞机、开动车,最后来句开非机动车,太逗了!" 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演员要是在台上绷着脸,观众怎么可能笑得出?"
绝了!堵车路上变身"移动排练室"
每天傍晚五点半,别人忙着下班回家,王汝刚却开启"赶场副本"。揣着小本本,拎着道具就往车上钻。刚坐稳就掏出围巾系上——这可是保护嗓子的"秘密武器",老演员的职业病都懂!
堵车时别人刷手机,他直接掏出剧本开练!看着车窗外密密麻麻的尾灯,他旁若无人地念起《宝兴里》的大段独白。这段台词足足有好几页,还是他自己写的,可他早就背得滚瓜烂熟。"演员就得吃透角色,不然几百字的台词,怎么可能说得顺?" 路过的司机好奇张望,还以为在拍什么真人秀!
生活里的"宝藏爷爷":不玩微信爱做菜
你以为王汝刚只会演戏?大错特错!生活中的他简直是个"宝藏爷爷"。别人都用微信聊天,他却嫌消息太吵:"清净点不好吗?" 闲暇时最爱研究菜谱,还上电视教大家做双色黄鱼,一边是酸甜的番茄红,一边是鲜美的雪菜绿,连空姐都夸他做的菜"接地气"!
更绝的是,他每天都捧着历史书啃:"都70岁了,再不学习就真成老古董了!" 这份活到老学到老的劲头,难怪他演啥像啥!
从接地气的拆迁阿公,到霸气的青帮大佬,王汝刚用实际行动证明:年龄从来不是追梦的阻碍!下次在剧院看到那个摇着蒲扇、喝着搪瓷杯的身影,记得一定要送上掌声——这可是把生活过成传奇的真·老戏骨!
来源:奇妙圆月x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