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肖战新剧《藏海传》刚一上线,便迅速占据热搜榜单的黄金位置。然而热度的另一面,是争议与批评的交织:一边是收视率破2、优酷热度飙升,一边是剧本漏洞频现、主演演技分歧,成为全网讨论的焦点。到底这部被冠以“郑晓龙监制”、“古装权谋大剧”标签的《藏海传》,是“爆款预定”
肖战新剧《藏海传》刚一上线,便迅速占据热搜榜单的黄金位置。然而热度的另一面,是争议与批评的交织:一边是收视率破2、优酷热度飙升,一边是剧本漏洞频现、主演演技分歧,成为全网讨论的焦点。到底这部被冠以“郑晓龙监制”、“古装权谋大剧”标签的《藏海传》,是“爆款预定”,还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我们不妨一探究竟。
从目前播出的四集来看,《藏海传》的制作水准确实可圈可点。镜头语言讲究、服化道细致、布景精良,整体呈现出一种大气厚重的质感,视觉上颇有些“正剧”风格的影子。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在这层华丽的外衣之下,剧本层面的诸多漏洞,正在逐渐吞噬观众的耐心。
剧中肖战饰演的男主“藏海”,本该是一个多面复杂的角色——内敛中藏锋芒,少年感中有担当。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从人物出场开始,他的行为逻辑便开始频频“跳针”:一会儿被女主轻易牵着鼻子走,一会儿又突然开挂式分析局势、看穿陷阱;上一秒还一脸懵懂,下一秒却言之凿凿、步步为营。这样的反差并没有营造出应有的“深藏不露”之感,反而让观众一头雾水,不知该用“天真”还是“聪明”来定义这个角色。
许多资深剧评人直言,《藏海传》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肖战的表演,而是角色本身在剧本上的“失控”。当剧作团队无法明确角色的行为动机和成长线时,演员无论如何演,都只能是“盲人摸象”。比如与女主角初次并线的那场戏,男主一边需要女主讲解各种设定,一边又自作聪明地提出警觉性的判断,逻辑错乱、节奏崩塌,让人分不清到底谁是故事的引导者。这样的设计不仅模糊了人物定位,也让观众难以建立情感共鸣。
当然,作为主演的肖战也并非毫无责任。他在该剧中的表演风格,明显带有一种“保险式”的表演策略:用最安全的方式交出一份不出错的答卷。眼神清澈但无情绪波动、语调平稳但缺乏爆发力,甚至在某些高情绪场景中,出现了“置身事外”的空洞感。特别是与“侯爷对峙”那场戏,面对生命危机时的表情与肢体反应缺乏真实感,情绪传递力明显不足。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处理方式,虽避免了明显出戏,但也错失了深入角色灵魂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观众对肖战演技的“宽容”也来自他以往的角色成功经验。此前在《余生请多指教》《梦中的那片海》等剧中,他塑造了多个温柔体贴、情感真挚的男主形象,积累了大量粉丝好感。然而,这种“角色舒适区”的惯性,一旦遇上复杂度更高、结构更立体的角色,便容易暴露短板。这或许也是《藏海传》引发两极化口碑的根源之一。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焦点,是有关导演身份的争议。有网友深扒发现,虽然郑晓龙挂名监制,但实际操盘者是他的好友之子——新人导演曹译文。这一幕后信息也加剧了观众对剧集制作水准的质疑:一个尚未成熟的导演能否驾驭这样一部大体量、多主线交织的权谋剧?如今看来,从角色人设混乱、叙事节奏不稳的表现来看,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尽管如此,《藏海传》依旧拥有相当强的市场号召力。优酷热度迅速破7000,社交平台话题持续高涨,收视成绩斐然。这种“争议即流量”的现象也再次印证:在当下娱乐生态中,口碑与商业价值往往并不成正比。观众或许骂得起劲,却依旧追得投入,甚至为了“找Bug”而坚持刷剧。
从长远来看,《藏海传》或许无法成为“年度古装权谋天花板”,但它为市场提出了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其一,演员是否应当主动跳出流量舒适区,挑战更具深度的剧作?其二,平台与制作方是否该在包装流量的同时,更关注剧本与导演的真实掌控力?
而对于肖战来说,《藏海传》既是挑战,也是警钟。他是否能突破当下的演技瓶颈,转型为真正意义上的“实力派”?也许下一部作品才是答案。
你正在追《藏海传》吗?你怎么看肖战在剧中的表现?是剧本太烂,还是演技确实差强人意?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我们一起来聊聊。
来源:天天美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