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越剧《新龙门客栈》火爆出圈,在年轻人中引发热潮。此后,越剧开启了属于Z世代的青春路径,陈丽君、李云霄等一批青年演员收获大量粉丝与喜爱度。而今年五月开始,陆续在各地巡演的大型原创越剧《我的大观园》,再次让破圈热浪袭来。
2023年,越剧《新龙门客栈》火爆出圈,在年轻人中引发热潮。此后,越剧开启了属于Z世代的青春路径,陈丽君、李云霄等一批青年演员收获大量粉丝与喜爱度。而今年五月开始,陆续在各地巡演的大型原创越剧《我的大观园》,再次让破圈热浪袭来。
本期中国茅台《近观中国》特邀英国观察员大牛探访《我的大观园》剧组台前幕后。古老的越剧为何能收获年轻观众的心?守正与创新的边界何在?大牛还有幸采访到了当红越剧演员陈丽君,她对自己的演出和越剧的发展又有怎样的理解?
陈丽君:让越剧和时代同频
《我的大观园》今年年初在杭州首演。大牛此次观看的是这部剧目4月在杭州剧院进行的巡演。
演出当天,有大量年轻观众前来观看,其中有不少都是越剧演员陈丽君的粉丝。
观众:“开始觉得陈丽君扮演的男生英俊帅气但不油腻,整个气质非常好。后来是被她的人格魅力吸引,了解到她为人很真诚,艺术功底非常扎实,学越剧很辛苦,但她一直很坚持。陈丽君让更多年轻人走进了剧场,关注了越剧,是一种双向奔赴的非常正能量的举动。”
距离演出开始还有一段时间,大牛在后台惊喜遇到了正在养精蓄锐的陈丽君~正式演出要持续两个半小时,陈丽君在演出前要尽量少说话,以保持最好的状态。
接下来她将会有怎样的舞台呈现?我们拭目以待!
整场演出,陈丽君一共有八套戏服。其中一场换装很特别,直接在台上完成。当贾宝玉大婚得知新娘不是林黛玉而是薛宝钗时,身上的红色婚服直接被扒掉,变成白色的戏服。
大牛:“三位演员同在一个舞台空间内,分别在属于自己的时空里,通过一首曲子交织在一起。在西方音乐剧里,这种设计可能并不稀奇,但在越剧舞台上,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形式。”
演出结束后,大牛有幸获得了面对面采访陈丽君的机会。
大牛:“贾宝玉是家喻户晓的经典文学人物,你在塑造他的时候有哪些新尝试?”
陈丽君(越剧《我的大观园》贾宝玉扮演者):“其实我塑造每一个人物,都有不同的挑战,都要去了解他、理解他、走近他。我认为贾宝玉最突出的还是他与那个时代思想不同这个特点。虽然所有人都告诉他你应该怎么做,但他却知道我想怎么做,而不是我应该怎么做。”
演出结束后 陈丽君和粉丝们道别 并温柔嘱咐大家注意安全
大牛:“你觉得越剧要怎么样创新,才可以让华人以外的更多观众去接受它、爱上它?”
陈丽君(越剧《我的大观园》贾宝玉扮演者):“越剧本来就可以让人走近它、爱上它,只不过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跟这个时代同频,怎样可以产生更多的火花。我认为其实不是说一定要如何去创新,而是我们怎么把这个故事讲好,把戏演好,它能动人,别人就会喜欢它。”
守正与创新的边界
《我的大观园》由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出品。浙百团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从立团之作《五女拜寿》起,便在海内外的越剧圈拥有了一众忠实拥趸。
三四十年中,小百花不断尝试越剧表现形式的创新。如新版《梁祝》、现代越剧《钱塘里》及2023年爆火出圈的沉浸式舞台《新龙门客栈》。小百花一次次让越剧出现在年轻观众的视野里,热度始终不减,也造就了一批演员的爆红,最为知名的就是“越剧双姝”陈丽君和李云霄。
蔡浙飞是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的副院长,她向大牛坦言,小百花近年来虽然收获了大量关注,同时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有人质疑,这样的创新剧目是否会让越剧的内核丢失?大牛也很好奇,越剧守正与创新的边界在哪里?对于这一点,蔡浙飞的回答很简单,她认为传统越剧的念白和唱腔一定要保留和传承,其他都可以创新。
《我的大观园》为了更贴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以及让大家沉浸式感受百年红楼梦境,整个剧目在剧本、服装、舞台设计、表演风格等方面都进行了特别设计和创新。
穿越百年红楼梦境
大牛观看了剧组的彩排过程,乐队演奏采用了中国古典乐器、西洋乐器以及现代合成器等多种音乐元素的结合。他还在后台邂逅王熙凤的扮演者——花旦演员谢婵。谢婵告诉大牛,大观园剧组在建组之前会有开放式选角环节,大家喜欢什么角色,都可以毛遂自荐,她的“王熙凤”就是这么来的。
《我的大观园》最突出的一大特色是剧本采用非线性叙事。从贾宝玉的视角,透过老年宝玉和青年宝玉在平行空间的对话,解构宏大原著,讲述他在家庭与社会的磨砺中经历的重要成长故事。大牛在期待中,见到了老年宝玉的扮演者张亚洲。
大牛:“塑造老年宝玉最大的挑战和感触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张亚洲(《我的大观园》老年宝玉扮演者):“他不是一个很现实的老年人,而是一个很有未来感的存在,不需要那么的具象。小生演女子越剧,就是要风流倜傥,也就是演这个角色要看上去老,但还要好看。有一场戏,黛玉知道了宝玉要娶的人是薛宝钗。这场戏,我从头到尾一直在台上,但前半场戏,我没有任何一句台词,只能靠内心活动去支撑整个外部样貌,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看自己曾经的过往,感受心爱之人的情感,我觉得这对演员来说感触很大。”
正如张亚洲所说,她所扮演的老年宝玉是《我的大观园》中一个新鲜的旁观者,他既存在于剧中,又游离于剧中人之外,加入他的视角,是这部新时代越剧采用多线叙事的一个重要表现。而她所说的难度最大的第五场戏,通过舞美设计的加持把平行时空中多角色叙事的创意和美感表现到了极致。
“游历太虚幻境”的情节,一直是红楼题材作品改编中的难点。如何在现实的舞台中演绎梦幻?导演徐俊做了不少努力和尝试,利用平台的移动制造飘逸感,用倒影呈现镜中花水中月的效果等等。
徐俊导演曾是沪剧小生,指导过越剧、话剧、音乐剧等多个剧种。这次他利用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等电影手法构思舞美,解构、重组非线性剧情,与传统越剧经常采用的写实假景有很大不同。
徐俊(越剧《我的大观园》导演):“比如在调度当中,我采取了十字路口这么一个意向。黛玉代表了死亡,所以她是白色的。有一个死神高举着白灯笼,召唤她过去。横向的是宝钗,她无奈地走向了另一个方向,前方的是宝玉,他走向另一个悲绝境地,所有其他大观园的人是往右面走,是一个十字路口的人生悲剧的并列。”
来源:凤凰卫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