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业内人说:伊利广告最近是受过什么高人指点,连续三条都很出圈。业内的总结无非也都是说“创意、拍摄新奇、导演水平高。。。之类的套话”,一方面这样的总结其实是隔靴搔痒,没说到点子上,另一方面,也解释不了为啥三个版本,倪萍版的效果断崖式领先。核心原因,是没有深入到真正
作者:江山Johnson(【PR人】创始人)
导读:业内人说:伊利广告最近是受过什么高人指点,连续三条都很出圈。业内的总结无非也都是说“创意、拍摄新奇、导演水平高。。。之类的套话”,一方面这样的总结其实是隔靴搔痒,没说到点子上,另一方面,也解释不了为啥三个版本,倪萍版的效果断崖式领先。核心原因,是没有深入到真正的底层逻辑。
五一前后,伊利有三条广告都很刷屏,分别是倪萍版、刘震云版、蒋奇明版,以致于有懂行的观众还在评论区发问:
伊利广告最近是受过什么高人指点,连续三条都很出圈。
但效果最好的,
一定是倪萍这版——
转、赞、爱心都是10w+,
而刘震云版本,虽然转、赞也是10w+,但爱心只有7.4w,
因为10w+以上看不到数据了,所以从两则广告的评论数来看,倪萍版是9600,刘震云版是1800,基本前者是后者的5倍。
而对比蒋奇明版,就更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了。
相关的原因业界也有不少分析,
无非是说有创意、拍摄新奇、导演水平高。。。之类的套话,
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
其实,
真正的原因,
还在于“人与人关系好坏的秘密”上。
我之前讲过:决定人与人关系亲密程度的核心原因在于信息交互的效率。
比如,“一见如故”就是两个人见面没多久就能秒懂对方,你说的话我懂,我说的话你一下就懂,没聊多久,但信息交互的效率极高,因此,这两人很容易就能成为好友。
又比如,一些夫妻同床共枕多年,但仍然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丈夫要说啥妻子不认可也不理解,妻子的话丈夫也不理解,信息交互的效率极低,因此,虽为夫妻,但实际关系很一般。
这就是信息交互的效率。(详见:黄圣依夫妇关系差,赵今麦在热播剧《漂白》中和母亲关系差,是因为他们都不懂这个道理。。。)
把这个定律应用到广告上也适用:广告时间通常很短,因此能够在很短时间和受众信息交互的效率越高,受众就越容易认可广告的内容,进而认可品牌。
倪萍版的广告,2分多钟,我们看它涉及到的内容——
“你没兴趣上班,正常,毕竟小时候也没送你上过兴趣班”。
“想不起来不要紧,就不想了,过两天啊,就想不起来了”。
“智者不入爱河,看你如此聪慧,当妈的很是欣慰”。
凡此种种,高密度的呈现了几乎是当下年轻人真实遇到的高频的困境难题但又往往不得其法不被理解场景下的“金句输出”。
当然,这样广告的内容和受众信息交互的效率就非常高,
再加上倪萍本来智慧、知性如妈妈版慈爱的人设,导演才华横溢的视频镜头设计,
当然,这则广告就极其的讨喜,
因此,“点赞和爱心”能够极其夸张的飙升到10W+,
要知道,只是纯创意(蒋奇明版)、纯人文(刘震云版)虽然也有不少的赞和爱心,
但在信息交互的效率上,是远远不能和倪萍版相提并论的,
所以,倪萍版能够遥遥领先的好,
这才是广告成功的关键。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完整欣赏如下广告——
明白了这个道理,
我们再看很多刷屏的深受好评的广告,
其成功的核心秘诀其实就是——很短时间呈现了你懂我,说到我心坎里了——其实也就是信息交互的效率高。
比如,杨幂和思加图的广告——针对不同城市的受众做了更符合当地地域特色的表达,
成都和四川版,用了方言和“谐音”
深圳版做了地名嵌套,以及年轻人个性张扬的表达
广州版,粤语通关——
宁波版——
同样,
阿道夫和王一博合作,推出的“去班味”营销传播系列,一看就是会引起共鸣的极高的用户信息交互效率,这一传播在2024年也拿了很多广告大奖,篇幅关系,就不赘述了。
补充说一点:
负责营销的小伙伴都知道,老板做广告,肯定是希望花的越少,效果越好。
效果好的秘诀之一(全网首发,老江绝对的原创,其他家听不到哈)我已经告诉你了,策划的时候要设计“信息交互高效的内容”,
另一方面,就是如何引爆——“信息交互高效的内容”。
是的,就是请明星。
明星的预算当然不少,尤其是像杨幂、王一博这样的顶流,
但邀请国民度高的老艺人(比如倪萍),他们因为长期不在影视综艺的一线,因此身价会便宜不少;
以及快速蹿红的艺人(比如蒋奇明),因为快速蹿红,市场的红利大于他们自身商业的报价,因此也还是很有性价比;
所以,这样往往就能达到很好的品牌广告效果。
明星营销的内容【PR人】的视频号也有不少,深水区的同学可以点击(【PR人】视频号——“明星营销”合集)
好了,就说这么多,下次再聊。
今日推荐
我开通了“知识星球”服务,和99%的“知识星球”博主不同的是——
1、老江主要有两把刷子,一把刷子——自身的硬实力(详见下面海报),第二把刷子——可能是知识星球首位敢于不满意“0付费”知识博主的模式。
2、老江可能是知识星球中首个采用“随喜付费”的博主。“随喜付费”即营销中的“消费者定价”,消费者根据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来决定支付金额的方式,但现实中很少有人采取这种策略,而知识付费恰恰应该尊重消费者购买的感受,所以,这也是我用“随喜付费”策略的初衷。
#倪萍母亲节广告;#品牌广告;#蒋奇明广告;
来源:夜晚的疯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