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我超喜欢的音综《天赐的声音》第六季开播,常驻歌手对比前三季已经几度更新,节目形式也多次调整。
是这世界疯了,
还是我们?
三年磨一剑,王赫野用了三年让他这股野风,强尽吹入华语乐坛。
最近我超喜欢的音综《天赐的声音》第六季开播,常驻歌手对比前三季已经几度更新,节目形式也多次调整。
这次再看,发现我印象中的流量小生—王赫野,竟然成了《天赐》6的常驻歌手!
第一次知道他还是在《天赐》第二季的舞台上,他和刘惜君合作《大风吹》,好听是好听,但就是透着一股抖音的味道。
我记得节目的乐评人,对王赫野的演唱多有微词。我那时候对他的印象就是,抖音的流量翻唱歌手。
没想到再注意,他已经跻身到一众大牌成熟歌手之间,成为节目的常驻,而且呈现的每个舞台都挺惊艳,乐评人给出的评价也多为正向的。
忍不住去查了他的来时路,短短几年,他的风评就180度大转变了?!!
王赫野1998年生于哈尔滨,纯正的东北大男孩,大学学的是金融,和音乐一点不沾边,但因为喜欢,经常去酒吧驻唱,在抖音平台发布翻唱视频。
被经纪公司“好乐无荒”发掘,2021年签约,同年王赫野发布了首支个人单曲,就是那首《大风吹》。
因为这首歌,王赫野算是一炮走红,短短两周,这首歌就登上了QQ音乐、酷狗音乐等平台热歌榜前十!
在抖音平台,因其身为东北男孩唱粤语而引发关注,《大风吹》相关话题的播放量甚至超出10亿次!妥妥流量担当了。
但这首歌却一度陷入抄袭争议,曾被质疑抄袭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风的季节》。
对此,创作编曲团队回应说是 “致敬经典”,王赫野本人的解释是,这首歌的创作初衷是“展现90年代怀旧情怀”。
虽然抄袭一事不了了之,但是他本人和这个负面标签却一度紧紧连在了一起。
他参加音综节目,多次遭到来自专业乐评人的质疑,有人说他的歌唱情感表达十分欠缺,甚至说他演唱像在唱KTV。
还有乐评人说他的作品,比如《大风吹》《星辰大海》,就只是抓住了流量逻辑而已,是快餐歌曲,没有任何艺术性。
甚至有乐评人辣评,王赫野的出现是一种,典型的流量“侵蚀”乐坛现象,认为他的歌会拉低大众审美。
这位刚刚大学毕业年轻人的反应,却出乎大众意料。
他既没有因为作品突然爆火而自满,也没有因为众多专业乐评人的批评而气馁,有些评价甚至算得上羞辱了,他却一试再试,努力再努力。
在《天赐的声音》第一次演唱时,王赫野就没收到乐评人太多正面评价,第二年他又去参加了第三季,与张韶涵合作《篇章》。
这首歌直接唱成了节目的主题曲,也被网友称为“励志神曲”,但是乐评人对其唱功和舞台表现的评价依然不高。
王赫野依然不放弃,第三年又去参加第四季,与张碧晨合唱《字字句句》,一发布就横扫各大音乐榜单;与Gai合唱《一念之间》成为了当期节目的金曲。
也是在这一季,他成为了节目后半段的常驻歌手,乐评人对他的评价整体改为积极正向的,他的舞台表现力也有了很大进步。
接下来的第五季第六季,他都不曾缺席。他曾在天赐的舞台上说“我一直在消化,一直在吸收。”
在每一期的合作机会中,他都努力向乐坛前辈请教,反复打磨每一句歌词的发音咬字,反复练习和调整演唱时的情感表达,甚至曾为一场表演练习超过50遍。
在天赐的舞台,他受过很多质疑,同时也吸收了很多养分,在这里他一次次努力,向前辈学习,与不同风格的歌手碰撞磨合,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024年,他举办了首次个人演唱会“去吹一场野的风”,巡演slogan是:“没有风,我就自己去创造。”
王赫野被一首流量的“大风”吹到天赐的舞台,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在这里野蛮生长,现在吹出了自己的野风,成为了天赐舞台上的中流砥柱。
他当然是幸运的,但是机会也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之人,幸运之余,是他的勤奋学习,从不退缩,才终于吹出了独属于自己的野风。
2025,希望我们所有人,即使逆风,也要努力前行。
来源:乐乐好像有强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