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编温静导读:如今的古装剧集,大投入、大制作、大流量的大剧未必能爆,小而美的小剧也可能成为黑马。从整个市场来看,观众对这一剧集的热情在走低,曾经的“爆款法则”也逐渐失灵,古装剧陷入困境,类型同质化、剧情低幼化、思想肤浅化成为硬伤。
主编温静导读:如今的古装剧集,大投入、大制作、大流量的大剧未必能爆,小而美的小剧也可能成为黑马。从整个市场来看,观众对这一剧集的热情在走低,曾经的“爆款法则”也逐渐失灵,古装剧陷入困境,类型同质化、剧情低幼化、思想肤浅化成为硬伤。
2025年以来,《蛮好的人生》《绝密较量》《北上》《六姊妹》等现实主义的剧目大放异彩,与此相应的是,一向占有市场一半以上流量的古装剧集,鲜有能引发全民话题的破圈之作。
古装剧,流量不低,创作制作投入较高,回看2024年,虽然有剧集让人眼前一亮,但更多被寄予厚望的大IP哑火。
业内人士表示,如今的古装剧集,大投入、大制作、大流量的大剧未必能爆,小而美的小剧也可能成为黑马。从整个市场来看,观众对这一剧集的热情在走低,曾经的“爆款法则”也逐渐失灵。古装剧陷入困境,类型同质化、剧情低幼化、思想肤浅化成为硬伤。
类型同质化:陷入创作桎梏
当下古装剧在剧情和人设方面陷入严重的同质化泥沼。
从剧情来看,古偶剧多围绕男女主爱情展开,情节走向类似。先是男女主因意外相遇,经历误会、和解,中间穿插家族恩怨、门派纷争等俗套阻碍,最后携手战胜困难终成眷属。
亦或是剧情皆是女主角身负特殊使命或体质,与高冷强大的男主相遇相恋,过程中遭遇反派破坏、仙界危机等,几乎是同一模板复制。
再者宅斗剧也难逃此命运,比如女主角往往出身卑微或受家族排挤,凭借智慧和运气在深宅大院中逆袭,复仇、争宠、管家成为主要情节脉络,故事发展和冲突设置极为相似,观众看了开头便能猜到结局。
人设方面,角色形象单一。男主角多是高冷、强大、深情的“霸总”型,拥有绝世武功或超凡智慧,对女主一往情深;女主角常为善良单纯、天真无邪的“傻白甜”,后期历经磨难成长为独立女性 。这种人设组合在多部古装剧中反复出现,导致观众审美疲劳。
剧情逻辑低幼化:挑战观众智商
古装剧的台词和逻辑低幼化问题也深受网友吐槽。比如台词方面,很多古装剧对白简单直白、缺乏内涵,充满现代网络用语和低龄化表述,与古装剧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格格不入。
再例如一些剧中,角色在严肃的朝堂上或紧张的危机时刻,现代词汇,令人出戏。还有些台词过于幼稚,影响剧情的质感和可信度。
逻辑层面,剧情漏洞百出,缺乏合理性和连贯性。人物行为动机不明确,一些角色的突然转变毫无铺垫,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某个原本忠心耿耿的下属,突然毫无缘由地背叛主角;或者主角在面临困境时,总能轻而易举地化解危机,没有任何合理的解释和过程,仿佛全靠“主角光环”。
此外,剧中的一些情节设置也不符合常理,如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主角可以轻松作弊且不被发现;或者在战争场面中,双方军队的战斗如同儿戏,毫无战术和策略可言,这些低幼化的逻辑让观众对剧情难以信服,严重影响观剧体验。
人文内涵肤浅化:缺乏深度与现实价值
古装剧的主题内涵肤浅化也是一大诟病。很多古装剧过于注重表面的娱乐性和商业性,追求视觉上的华丽和情节上的刺激,而忽视了对主题内涵的挖掘和表达。它们往往局限于讲述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缺乏对人性、社会、历史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和探讨,无法给观众带来精神上的启迪和共鸣。
即使涉及一些家国情怀、正义邪恶等宏大主题,也只是流于表面,简单地进行正邪对立的呈现,没有深入剖析背后的原因和复杂关系。例如在一些讲述朝代更迭、战争纷争的古装剧中,只是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英勇,却没有探讨战争的根源、对百姓的影响以及和平的珍贵等深刻话题。
相比之下,以往热播的经典之作,不仅有精彩的权谋斗争和感人的爱情故事,还深刻展现了人性的善恶、正义的坚守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具有丰富的主题内涵和文化价值,而这样的作品在当下古装剧市场中实属罕见。
古装剧市场的同质化、低幼化、肤浅化问题,不仅降低了观众的观剧体验,也阻碍了古装剧行业的健康发展。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创作者需突破传统思维,注重剧本创作,深入挖掘题材内涵,提升剧情逻辑和台词质量,塑造多样化的角色形象,打造出既有娱乐性又有思想深度的优质古装剧,才能重新赢得观众的喜爱与市场的认可。
后记
尽管随着观众审美水平和对剧集品质要求的提高,2025年古装剧在制作上更加精细,在服化道、场景搭建、特效制作等方面都投入巨大。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剧集剧情同质化严重,尤其是大女主剧,叙事模式化明显,女主角开局悲惨、逆袭过程依赖男性帮助,反派形象单一、商业冲突幼稚等问题屡见不鲜,剧情的老套,被诟病为“工业糖精”,难以满足观众对优质内容的需求 。
另一方面,观众对“预制爆款”机制审美疲劳,以往依赖大IP、流量明星打造的“预制爆款”剧集,如今难以获得观众的盲目追捧,像一批改编自现象级网文的作品,未能达到原著粉丝的期待,播出效果“高开低走” 。此外,古装剧市场竞争激烈,剧集数量增多导致观众注意力分散,单部剧集想要突出重围、获得高热度与好口碑难度增大。
首先,深耕内容与美学升级并行。在内容创作上,要注重创新,突破传统剧情套路,挖掘新颖故事题材,像《长安的荔枝》以独特视角讲述唐朝故事,展现了不一样的历史风貌。
其次,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剧情,让观众在观剧时感受文化魅力。在技术层面,加大对特效制作、摄影技巧、场景布置的投入。运用先进特效技术,打造逼真奇幻场景,增强视觉震撼力;创新摄影手法,提升画面层次感;精心营造场景氛围,还原历史真实感,给观众带来沉浸式观剧体验。
第三,精准定位目标受众是出圈的关键。针对年轻群体,开发具有创意、符合其审美趣味的作品,融入潮流元素,如一些古装剧中加入二次元、游戏等元素吸引年轻观众。对于中老年观众,制作注重历史底蕴、情感表达的剧集。
展望未来,古装剧市场将更加注重内容创新。“反套路”剧情会成为市场刚需,创作者需要挖掘新颖的故事题材和叙事方式,避免陷入固定模式。在制作上,会继续朝着精品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剧集品质。演员也需要通过塑造更多元化的角色,提升自身演技,实现从流量到实力的转型。
同时,随着观众文化素养的提升,古装剧将更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在娱乐观众的同时,传递文化价值,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与文化思考,从而推动古装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传媒内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