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上世纪50年代,冯喆以《南征北战》中英姿飒爽的高营长形象征服了无数观众,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 “国民男神”。
在上世纪50年代,冯喆以《南征北战》中英姿飒爽的高营长形象征服了无数观众,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 “国民男神”。
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演员却在49岁那年绝望离世,留下无尽的唏嘘与遗憾。
更令人扼腕的是,将他推向绝路的,竟是他不顾一切娶回家的川剧名旦妻子张光茹。这是怎么回事呢?
1930年,张光茹出生在四川宜宾一个贫寒家庭,父亲是落魄秀才,生活的重担早早压在这个家庭身上。
9岁时,为了谋求出路,母亲将她送进戏剧班学戏。张光茹天生丽质且极具演戏天赋,不到两年便登台唱戏,成为川剧名伶。
但成名之路并非坦途,12岁时,她被军官看中,母亲为改变家境逼她做妾,生性倔强的她果断逃婚,独自前往内江、资中一带唱戏。
后来,她又遭遇阔少陈三公子的追求,陷入爱河后却惨遭抛弃,绝望的她甚至剁掉左手食指,这段经历让她对爱情充满恐惧。
1946年,张光茹跟随剧团来到上海演出,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一次,张光茹在台上彩排名剧《棠棣之花》,台下的冯喆对她一见钟情,立刻展开了猛烈追求。
彼时的张光茹,因过往的感情创伤,对爱情充满防备。但冯喆的温柔、帅气与才华,还是让16岁的她沦陷其中。
尽管冯喆父母强烈反对这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事,认为 “戏子” 配不上自家儿子,但冯喆依然在1949年5月7日与19岁的张光茹在香港六国饭店举行了婚礼。
新婚燕尔时,两人确实有过甜蜜时光。1950年张光茹随团途经上海时,冯喆特意到火车站等候,在众目睽睽之下紧握妻子的手不舍放开,眼中泪光闪烁。
可甜蜜并非他们婚姻永远的旋律,两人不同的出身背景与事业发展,让两人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
1920年,冯喆出生于天津一个显赫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冯健统是哈佛大学高材生,母亲韦瑶珊则是武汉大茶商的千金,毕业于上海教会名校。
在优渥环境中长大的冯喆,自幼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天赋。1941年他赴美留学,就读于圣约翰大学,后因战乱回国,考入上海国立音专学习大提琴。
1946年,在母亲支持下,冯喆放弃了继承家业的规划,签约上海国泰影片公司,正式踏入演艺圈。
他俊朗的外形和扎实的文艺修养,使他迅速崭露头角。1947年,凭借《裙带风》他直接走红,成为当时与王心刚、张勇手齐名的 “影坛四大小生” 之一。
1950年,冯喆迎来了事业巅峰。他在经典战争片《南征北战》中成功塑造了智勇双全的 “高营长” 形象,这个角色让他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此后,他又在《铁道游击队》中饰演睿智的游击队政委,在《羊城暗哨》中扮演虎胆英雄侦察员,在《桃花扇》中演绎多情变节的侯公子…… 戏路宽广的冯喆几乎包揽了当时所有类型的男主角,被誉为 “中国电影第一代英俊小生”。
事业有成,娇妻在怀,当时的冯喆可谓是人生赢家,整个人的身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光芒,可对于他的妻子张光茹来说,痛苦的占比远比幸福多。
伴随着冯喆越来越红,合作的当红女星自然也越来越多,张光茹内心的不安全感与日俱增。这个曾被感情深深伤害的女人,开始对丈夫的一举一动疑神疑鬼。
一次,冯喆无意间提到在街上偶遇前女友,张光茹顿时情绪失控。为 “惩罚” 丈夫,怀孕的她故意做高难度戏曲动作,导致流产。
第二次怀孕时,同样因激烈争吵再度流产,这次手术损伤了输卵管,使她永远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
无法生育的打击让张光茹性情更加乖戾,冯喆曾向朋友诉苦,称张光茹太过敏感的性格让他难以呼吸。
1954年,冯喆在拍摄《淮上人家》时跳入疫区河流,感染血吸虫病,不得不切除脾脏和胰腺。
身体机能严重下降的他渴望妻子关怀,等来的却是张光茹1957年执意调回成都的决定。
两地分居后,冯喆多次试图挽回婚姻,但1961年的 “街头追女” 事件彻底粉碎了希望 —— 冯喆被诬陷尾随女警察,虽真相不明,却被调往峨眉电影制片厂。
当冯喆满怀期待去成都与妻子团聚时,张光茹听闻传闻后直接将他赶出家门,两人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分居。
1966年,特殊的时代浪潮席卷而来,冯喆遭到严重批判,被打成 “黑线人物” 和 “特嫌分子”。
绝望中,他深夜来到张光茹住处寻求慰藉,却被拒之门外,在冷风中苦等一整夜。
更致命的是,张光茹向组织 “揭发” 了丈夫平时的牢骚话,这些言论被无限上纲,成为压垮冯喆的最后一根稻草。
1969年6月2日清晨,49岁的冯喆离开了人世。
关于冯喆的离世,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冯喆用一根绳子自尽而亡,另一种说他是被打死的。而无论哪一种,冯喆死前的绝望都可想而知。
当张光茹得知丈夫死讯时,整个人如遭雷击,呆立良久后泪如雨下。
晚年的她在日记中写道:“可怜一代风流儿死了”,并创作了《笔花诗集》悼念亡夫,其中《忠魂伴君》一诗写道:“我悼亡君十八年,此心耿耿意绵绵。君虽逝去我恋君,梦里相逢话苦甜”。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1993年张光茹临终前,却嘱咐将骨灰分葬于父母墓旁和成都公墓,始终不愿与冯喆合葬。
心理学家说,亲密关系中最可怕的不是背叛,而是无止境的怀疑。
就拿冯喆和张光茹来说,他们曾有过真挚的爱情,但童年的创伤让张光茹无法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她的猜忌如同慢性毒药,逐渐侵蚀着婚姻的根基。
而他的故事,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声叹息,更是一面镜子 —— 照见爱情中最珍贵的,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开始,而是细水长流的信任与包容。#冯喆
来源:洛子帅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