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曹云金的出走对郭德纲来说是一场难以言说的痛。他在《今夜有戏》中曾经含泪痛斥“儿徒欺天”,网友也曾认为“曹云金出走时带走了德云社的半壁江山”。但翻开当年出走名单:刘云天、李菁、何云伟、徐德亮……真正算得上“被挖”的仅刘云天一人。曹云金也曾在《吐槽大会》反击:“我
曹云金的出走对郭德纲来说是一场难以言说的痛。他在《今夜有戏》中曾经含泪痛斥“儿徒欺天”,网友也曾认为“曹云金出走时带走了德云社的半壁江山”。但翻开当年出走名单:刘云天、李菁、何云伟、徐德亮……真正算得上“被挖”的仅刘云天一人。曹云金也曾在《吐槽大会》反击:“我要真能挖走人,现在德云社早该姓曹了!”
2002年,年仅16岁的曹云金揣着东拼西凑的2万元拜师在郭德纲门下,同时也住进师父家中学艺。当时的德云社名气还没有打出来,就连郭德纲自己都过得十分困难,这个时候的师徒同吃同住,师徒的情分在困顿中不断深厚。在传统相声行当中讲究“三年学徒两年效力”——也就是学徒白干三年,出师后免费效力两年。这套规则在德云社早期运转良好。截止到2002年张文顺赠郭德纲“云鹤九霄”四字科名时,很多的学徒还在倒贴钱学艺。
然而随着德云社商业化加速,这份情谊逐渐被冰冷的合同取代。据刘云天透露,德云社要求演员签订15年长约,月薪5000元,私接演出罚款百万,2010年,德云社商演的票价突破千元,曹云金个人专场收益仅分得15%,同期岳云鹏单场收入已超百万。当年曹云金在6000字长文里控诉:“演满32场才能拿4000块工资,不及夜店驻唱。”虽说德云社当时也说演员的待遇是“包吃住+社保”,依旧没能阻挡住舆论的质疑。
2008-2010年——恰逢德云社经历“八月风波”(李鹤彪打记者事件)、郭德纲书籍《过得刚好》提及“需要清理门户”、以及推行“经纪人制度”引发旧部不满的三重节点之时,曹云金退社2010年,成立听云轩,试图复制德云社模式。初期,他凭借“郭德纲弟子”光环吸引观众,甚至分走德云社小剧场流量,在公开报道中,曹云金被指挖走赵云侠、戴九安、程鹤松、赵鹤传四人。其中赵云侠的“反复横跳”最具争议,程鹤松、赵鹤传更是因为曹云金承诺资源扶持,才决定离开,但最后听云轩运营艰难,二人最终陷入“无舞台、无收入”的窘境。戴九安是曹云金的徒弟之一,他在离开德云社后成为主力演员,但粉丝数量较少。唯一坐实的“挖角未遂”案例来自烧饼(朱云峰)。他在综艺中自曝,曹云金曾以“兄弟一起干”游说他,但烧饼因父母劝阻选择留下。
耐人寻味的是,郭麒麟曾为曹云金发声,称其“善良”,而侯耀华、于谦等圈内人对师徒和解的暧昧表态,暗示这场恩怨远未到终章。曹云金曾是郭德纲的得意门生,被视为接班人,可惜他因大闹生日宴等事件被冠以“欺师灭祖”的骂名,他在相声界的地位受到质疑。如今,德云社与听云轩的竞争已从挖角转向流量争夺。曹云金是否真如传言挖走四人,或许不再重要——在公众记忆中,他早已成为反抗垄断的符号,而真相,就在心中。
来源:眩目中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