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变性人张克莎:一生被5个男人宠爱,经历比金星还传奇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14 18:49 3

摘要:在世俗的目光里,"变性" 始终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当舞蹈家金星以犀利姿态走进大众视野时,很少有人知道,早在三十多年前,一位名叫张克莎的女性就已完成中国首例变性手术,用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书写了一段比影视剧更跌宕的性别觉醒传奇。

在世俗的目光里,"变性" 始终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当舞蹈家金星以犀利姿态走进大众视野时,很少有人知道,早在三十多年前,一位名叫张克莎的女性就已完成中国首例变性手术,用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书写了一段比影视剧更跌宕的性别觉醒传奇。

1962 年,张克莎出生在大连一个军人家庭,作为家中老幺,父亲的将军身份并未给她带来特殊优待,反而因七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从小只能穿哥哥姐姐的旧衣。

不同于兄长的粗犷,她偏爱美艳的姐姐们的花裙,六七岁时便常偷偷穿上姐姐的布拉吉,对着镜子比划。

母亲见她生得眉清目秀,索性将错就错地给她扎小辫、穿女装,邻居们都笑称 "老张家养了个瓷娃娃"。

在学校里,别的男孩爬树打弹弓,她却爱跟着女生跳皮筋、绣手帕,青春期时,当同龄男孩开始变声长胡须,她却依然皮肤白皙、嗓音尖细,甚至对篮球场上的男生产生心动。

16 岁时,她因拒绝进入男厕被同学嘲笑 "不男不女",这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老师建议下,父亲带她去看精神科,却意外开启了她的初恋故事。

在医院走廊,16 岁的张克莎遇见了同龄男孩萧强,对方被她的柔美气质吸引,不仅不嫌弃她的 "特殊",还认真地说:"国外有变性手术,以后我当医生帮你做手术,娶你回家。"

这段纯粹的感情成为她黑暗生活里的光。两人偷偷交换照片,在病房外的梧桐树下约定未来。

然而 1978 年,萧强被家人送去参军,临别前他塞给她一本《外科手术学》,扉页写着 "等我回来"。

谁也没想到,这竟是永别,1979 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张克莎从报纸上看到萧强的牺牲公告,那句 "一等功臣" 刺得她双眼生疼。

为了追寻爱人的足迹,她瞒着家人报名参军,成为广州军区某部的一名新兵。

在军营里,她每天穿着宽大的军装,却在深夜偷偷涂抹从老乡那要来的口红,男兵们发现她的异样,却无人苛责,有人悄悄给她带雌性激素药片,有人帮她打掩护去女厕。

这段特殊的军旅生涯,让她第一次感受到超越性别的温暖,也坚定了 "成为真正女人" 的信念。

1982 年,退伍后的张克莎带着一身女装来到东莞,在电子厂打工时,她偶然读到北京医科大学阮芳赋教授关于性别认同的论文,连夜写了 20 页长信倾诉经历。

这封信辗转送到阮教授手中,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当时国内尚无变性手术先例,张克莎的案例被列为重点研究课题。

1983 年 1 月 10 日,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手术室里,王大玫教授主刀的变性手术持续了 12 个小时。

当张克莎在昏迷中听见护士说 "手术很成功" 时,这个 21 岁的年轻人终于完成了从 "他" 到 "她" 的蜕变,术后她改名张克莎,拿着新办理的女性身份证,第一次以真实身份走进女厕。

然而现实远比手术残酷,回到家乡长沙后,她被分配到商店工作,却因 "变性人" 身份遭顾客指指点点。

有人往她柜台上扔菜叶,喊着 "妖怪来了",相亲时男方家长听说她不能生育,直接摔了茶杯,但她没被打倒,反而报名参加模特大赛,凭借 1 米 76 的高挑身材杀入复赛,直到身份曝光才被迫退赛。

1.香港富商的十年守护

在东莞打工时,50 岁的香港老板陈先生对她展开攻势,对方知道她的过去后仍坚持追求:"我爱的是你的灵魂,不是身体。"

1985 年,两人在香港注册结婚,陈先生为她开服装店,带她出入上流社会,却始终无法填补她对真爱的渴望,这段婚姻持续十年后,她选择和平分手。

2.模特陈平的炽热初恋

在长沙,她遇见了职业模特陈平,对方被她的独特气质吸引,骑着摩托车载着她穿梭大街小巷,说 "你比任何女人都美"。

然而当谈婚论嫁时,陈平母亲指着她的病历骂道:"娶个不能下蛋的母鸡,丢死人!" 这段感情在世俗压力下夭折,却让她第一次感受到平等的爱情。

3.台湾阿山的露水情缘

在台湾开餐馆时,她遇见了设计师阿山,对方为她画肖像,陪她参加选美比赛,甚至说 "我不在乎你的过去"。

然而当老家亲戚拿着她的变性资料来敲诈时,阿山的态度逐渐冷淡,最终她变卖首饰打发了勒索者,却也失去了这段感情。

4.黑帮阿豪的生死劫

阿豪是她餐馆的常客,总坐在角落看她,这个混黑道的男人为她打架,说 "谁欺负你我就砍谁",却在她劝其自首时拔刀相向。

最终她报警逮捕了阿豪,在看守所隔着铁窗,两人相对无言,这段危险的感情,让她彻底明白爱情不能靠救赎。

5.晚年知己的平淡相守

如今的张克莎身边,有位相识二十年的画家朋友。对方欣赏她的故事,为她创作系列油画《蜕变》,两人不谈婚姻,只在周末去公园写生,她说:"现在才懂,最好的感情是彼此尊重。"

2003 年,张克莎出版自传《女人梦》,首次公开讲述自己的经历,书中没有抱怨,只有对生命的敬畏:"我不是怪物,只是选择用另一种方式活着。"

比起金星的高调,她更像一位沉默的先驱,在 80 年代的保守环境里,从办理女性身份证到争取婚姻权利,每一步都在为跨性别群体铺路。

如今 61 岁的她,经营着一家复古服装店,顾客常能看见她穿着旗袍品茶的模样,有人问她后悔吗?她指着墙上的手术前照片:"那时的我眼神是空洞的,现在的我眼里有光。"

这束光,照亮了自己的传奇人生,也为无数在性别困惑中挣扎的人,燃起了希望之火。

从将军之子到变性女性,从军营到手术台,张克莎的人生跨越了性别、时代与偏见,她的五段感情,不是世俗意义上的 "被宠爱",而是一个灵魂在寻找自我认同中遇见的温暖与伤害。

当我们谈论变性话题时,或许该记住:每个勇敢做自己的人,都值得被尊重。这,才是张克莎传奇人生的真正意义。

来源:乾凉散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