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频道5.14播出《城南旧事》 听她讲过去的故事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4 10:15 2

摘要:1983年上映的电影《城南旧事》,改编自林海音1960年的同名小说,由吴贻弓执导,以六岁女孩英子的视角,勾勒出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南的市井烟火与人生浮沉。影片斩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等殊荣,更打破中国电影国际奖项空白,在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

1905电影网专稿 这首歌你一定不陌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这首由李叔同填词的经典歌曲《送别》,就是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曲。

1983年上映的电影《城南旧事》,改编自林海音1960年的同名小说,由吴贻弓执导,以六岁女孩英子的视角,勾勒出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南的市井烟火与人生浮沉。影片斩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等殊荣,更打破中国电影国际奖项空白,在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摘得最佳影片金鹰奖。

电影《城南旧事》海报

这段隐藏在英子脑海中的城南记忆,在影片中以三段看似独立却情感交织的故事展开......

英子随父母迁居城南胡同,结识了被街坊视为“疯女”的秀贞(张闽 饰)。秀贞曾经未婚生下女儿,她的孩子小桂子刚出生就被她的家人丢弃,因此精神受到重创。

英子偶然发现自己的好朋友妞儿就是秀贞的女儿,于是英子带妞儿与秀贞相认。

然而,这对刚刚相认的母女却双双惨死于火车轮下。这段悲剧不仅揭露封建伦理对女性的压迫,也让年幼的英子初次直面死亡与无常。

“这到底是怎么档子事儿啊。”

接着,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后,她在荒园结识了一位青年(张丰毅 饰)。为了供弟弟读书,他迫不得已去偷盗赚钱。英子在他身上看到善良与无奈的交织,两人渐渐成为了朋友。

然而,英子无意间捡到的一个小铜佛,却是青年所偷之物,阴差阳错地导致青年被捕。青年被带走时,回头望向英子的眼神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海跟天,好人跟坏人,将来总有一天你会分得清的。”

宋妈(郑振瑶 饰)是英子的乳母,常年离家打工,供养乡下的丈夫和儿女。某日,她的丈夫黄板牙带来噩耗:儿子小栓子溺亡,女儿被卖。

宋妈强忍悲痛继续操持家务,最终被迫随丈夫返乡。她的遭遇映射了旧社会底层女性“为他人育儿却失亲子”的宿命,而英子对宋妈离去却充满困惑。

“为什么她要撇下自己的孩子?”

英子的父亲(严翔 饰)是一个温和的读书人,病重时仍鼓励她勇敢成长。随着父亲的离世、宋妈被接走,英子全家继续南迁。

英子乘上远行的马车,回望北平的秋叶与驼铃,她的童年就此画上句号。这一结局以122.8尺的静止长镜头呈现,无声胜有声地传递出时光流逝的苍凉。

“过去的事都过去了,慢慢就会忘记的。”

沈洁饰演的英子,双眸如镜。她的眼睛,是影片的灵魂。

在选角阶段,导演从上千名儿童中选中了年仅10岁的沈洁。导演曾这样评价沈洁:“那小嘴一抿,即显出两个逗人的笑颜,特別是那对乌黑晶亮的眼睛,敢于正视前方,大胆中常有几分扭捏。”

故事中英子穿着一身红色的棉袄,戴着一顶厚厚的线帽,对她身边的一切充满了好奇。英子会站在门口模仿骆驼吃草的样子;

也会在看见小女孩被欺负时一个箭步冲上去,对着大人狠狠地说:“凭什么?”

当她听到街坊邻居在议论秀贞时,她用坚定的眼神不苟言笑的看着这些说闲话的大人。

这双清澈的眼中不带任何偏见的,映照出疯女的痴、小偷的苦、宋妈的泪,成为观众代入时代的窗口。离别和苦难或许是影片的底色,但童真让这份哀愁有了色彩和温度。

为了最大限度的还原老北京的原貌,影片中90%的胡同场景实为上海江湾机场空地搭建。影片中的惠安馆门口,井窝子及英子家门口,这段场景在影片中有210多个镜头。美术团队参考老地图与口述历史,用木结构还原出檐角青砖、门墩石鼓的城南风貌。

胡同的暖色调营造怀旧氛围,而秀贞的红衣、英子的红棉袄,则在温情中暗藏悲剧伏笔。

《城南旧事》被誉为中国首部“散文体电影”,并开创了以情绪而非情节驱动的创作范式。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这种“慢”与“淡”反而成为治愈焦虑的良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送别》旋律贯穿始终,为故事蒙上哀而不伤的底色。英子的童年如同一面澄澈的镜子,既映照出时代的疮痍,也留存着人性的微光。当马车载着她驶向未知的远方,所有离别的重量,终将化作生命诗意的注脚。

“走的不只是人,还有我的童年,我的北平。”

5月14日12:35,电影频道将播出电影《城南旧事》,一起透过英子的双眼,回忆那时的故事。

来源:1905电影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