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48岁的黄晓明敲响上戏博士复试的大门,他的转型究竟是破局自救,还是另一场舆论博弈?
文|韬钤深处
编辑|司徒夜
人们常说,内娱“九漏鱼”遍地,让人无处下脚。
但近年来,内娱悄然兴起一股“卷学历”的新风潮。
当48岁的黄晓明敲响上戏博士复试的大门,他的转型究竟是破局自救,还是另一场舆论博弈?
5月12日,上戏官方发布了博士研究生复试名单,黄晓明的名字赫然在列。
这一消息曝光后,迅速在网上发酵,话题热度居高不下。
同时,这一消息也引起了一些人的质疑。
“本来博士名额就稀缺,还要与小年轻争资源!”
“是真的考上的吗?”
网友有这样的疑惑其实并不奇怪。
毕竟有翟天临这样的前车之鉴。
也有网友解释称,博士是申请制的。
而黄晓明完全符合“艺术管理/喜剧策划”专业博士的申请标准。
虽然他没有读过硕士,但他具有6年以上的工作经历,能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
奖项方面,他手握影帝三金大满贯,这一点更是让很多男演员望尘莫及。
同时,他拥有大学英语六级面试资格,满足英语要求。
所以,黄晓明能够进入复试,靠的是实力,而非翟天临那般“学术造假”。
只要明星艺人符合报考条件,就不存在“抢占普通人资源”的情况。
如果一味地批评他们学术素养低,却不允许他们提升学历,是不合适的。
很早之前,老戏骨陈宝国就对娱乐圈文化素养缺失的现象表达过担忧。
他在2014年金鸡奖上提议,让入围的最佳男女主、最佳男女配角以写论文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创作体会。
他希望能以此来倒逼演员们加强学习、提升文化素养。
如今黄晓明选择“卷学历”,不仅证明了陈宝国的远见,也是他提升自身学术素养的积极尝试。
但他可谓“天生梗王圣体”。
有网友扒出他打字“一指禅”,速度缓慢无比。
网友调侃:
“十年写不完博士论文。”
黄晓明究竟能否通过复试呢?
这一切都要等到六月份见分晓了。
不管怎样,这一消息对黄晓明的粉丝来说无疑是振奋的。
因为这是他近期为数不多的正面热搜。
此前,黄晓明与网红叶珂的感情问题频繁登上热搜。
这不仅让他的路人缘骤减,也对他的新电影票房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如果他真能通过复试,想必会吹响口碑逆转的号角。
但想要完全翻盘是有难度的,有关他的争议实在是太多了。
之前,互联网上的“走进珂学”闹得沸沸扬扬。
叶珂语不惊人死不休,上到歌唱明星,下到吃喝拉撒,她都要指指点点。
如果她是艺术造诣极高的艺术家,或许网友还会包容。
但她是名不见经传的阿猫阿狗,唯一作品是“黄晓明是我男友”。
所以她的种种攻击性很强的言论瞬间引起了网友的不满。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叶珂的翻车,连带着让黄晓明也遭殃。
其实黄晓明是有点冤枉的,但他确实有责任。
作为一个混迹江湖多年的艺人,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他心里最清楚。
但他始终没有制止叶珂的口无遮拦。
黄晓明非但没有阻止,还自认幽默风趣地做过回应:
“如果我的事情能够让大家乐呵一下的话,那其实也是一件很乐呵的事情。”
他显然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这种不恰当的“幽默”,还不如一贯地保持“沉默”。
最后,叶珂一纸声明退网,继续在小生活中潇洒。
而她留给黄晓明的只有一地鸡毛。
电影票房扑街,本人口碑也崩盘。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在电影路演时选择道歉。
但比起相信他的真心,人们更愿意相信他是为了提升票房才选择了道歉。
按理说,事情闹到这个地步,黄晓明与叶珂不分手的话很难收场。
但时至今日,也没有确切的有关两人分手的消息。
网友猜测,大概是叶珂肚子里的女儿魔力太大了吧。
很早之前黄晓明就在节目中表示:
“我特别想要一个女儿。”
“因为我每次看到网络上很多的女儿黏爸爸的视频,我看得心都要化了。”
黄晓明不仅私生活暴雷,他的个人形象也一度遭受质疑。
在综艺《中餐厅》中,他留下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经典名场面。
人们批评他大男子主义,演“霸总”演多了,导致分不清现实和演戏了。
一时间,关于他的各种梗图层出不穷。
有嘲讽他英语口音“闹太套”的。
以及嘲讽他“油腻”的。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黄晓明为何说出“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句话。
当时杨紫的手受伤了,但她执拗地不去医院。
为了让她及时就医,黄晓明才说出了这句话。
再后来,他也被生活磨平了棱角。
当别人再问“你觉得.......”时,他会回答:
“我不要我觉得,我要你觉得。”
他从不回避关于自己的“梗”,不管是好是坏。
所以,黄晓明后来才能从一众不友好的网络热梗中翻身。
如果这次他能考博成功,想必也会为他的路人缘打上一剂强心针。
从演员到“学霸”的转身,也能让他在娱乐圈站得更稳。
黄晓明已经拿过很多影帝了,但依旧有很多人多质疑他的演技。
究其原因,是他的演技上下限差距太大了。
在他塑造的角色中,有令人眼前一亮、拍手称赞的高光时刻。
但也有让人极度尴尬、脚趾头抠出三室一厅的情节。
幸运的是,黄晓明并不是闭门造车的人。
面对外界的质疑,他说:
“苍蝇不叮无缝蛋,我就是自己没做好。”
他愿意睁眼看世界,愿意听真话。
所以他才能在被嘲讽“霸总”“油腻”之后卷土重来。
2024年6月,他凭借《一个俱乐部》中“吴优”一角再次斩获影帝。
黄晓明的演艺生涯就如同“心电图”般跌宕起伏。
巅峰与低谷总是交替出现。
所以,即使有时他备受质疑,依旧会有人对他保持宽容,保持期待。
黄晓明的故事,像极了他演过的那些角色:有高光时刻,也有跌落泥潭的狼狈。
但比起 “影帝” 头衔,更动人的是他在 48 岁仍有从头再来的勇气:
这场关于学历、口碑、自我的考试,早已赢在起点。
毕竟,在人生这场没有 NG 的戏里,敢于破局的人,永远值得期待。
部分参考资料:
大象新闻|黄晓明考博!上戏回应:一视同仁
红星新闻|上戏招生办回应黄晓明金世佳进复试:他们还需加试3科笔试,规则显示单科低于60分不录取
来源:司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