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兴朋现状:全家定居美国,72岁还在唱戏,离婚后越活越年轻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12 20:58 2

摘要:1953年,言兴朋在上海出生,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唱京剧的。爷爷言菊朋创立了京剧言派,现在很多人学京剧还在研究他的唱腔。

喜欢京剧的人,相信对言兴朋都不陌生。

他是著名的京剧马派、言派传人,也是梅花奖的得主,上海京剧院的“台柱子”。

可如此风光的他,却因嫉妒远走美国。

那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他现在怎样了呢?

1953年,言兴朋在上海出生,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唱京剧的。爷爷言菊朋创立了京剧言派,现在很多人学京剧还在研究他的唱腔。

他的父亲言少朋会唱马派、言派,《卧龙吊孝》是他的拿手好戏。母亲张少楼唱言派老生,一开口就是老韵味。

姑姑言慧珠是梅兰芳的得意门生,当年红得发紫,姑父俞振飞在京昆界,那也是响当当的人物。还有姑姑言慧兰、姑父陈永玲,叔叔言小朋和婶婶王晓棠,在戏曲、影视圈都很有名。

这样的家庭环境,就像天然的京剧课堂。

小时候,言兴朋天天听爷爷的唱片,听着听着就跟着唱起来了。6岁时,他已经能有模有样地唱几段,家里人都觉得这孩子天赋太好了。

不过,父母心里清楚,学京剧太苦,本来不想让他走这条路。

后来在姑姑的劝说下,9岁的言兴朋,拜了周云亮为师。师傅教得严,一个动作不对就得反复练,但言兴朋硬是坚持下来,练出了扎实的基本功。

特殊时期,16岁的言兴朋,被下放到农场当知青。白天在地里干活,累得腰酸背痛,晚上别人休息了,他还偷偷找地方练功。

后来他进了地方京剧团,可那时候样板戏是主流,他想学的言派根本没机会唱。

再之后,他被分到大学实验室,为了能多学点戏,又主动去校办工厂当车工,一边干活一边琢磨唱戏。

他的转机,出现在常去上海越剧院练功的时候。因为离家近,他总去越剧院的练功房,时间长了,领导发现这小伙子勤快又努力,就让他当形体教员。

有一次和徐玉兰下乡演出,他唱了段《杨门女将》,徐玉兰觉得他有灵气,就收他当徒弟,教他越剧唱腔。

这段经历,让言兴朋接触到不同的表演风格,也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了基础。上海剧协举办的京剧流派交流演出,成了言兴朋人生的转折点。

当时他还是业余演员,上台演《卧龙吊孝》,扮相好看,唱得也有味道,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演出结束,台下掌声不断,上海京剧院也向他发出了邀请。言兴朋有点犹豫,毕竟原单位对他有恩,但在徐玉兰和院长袁雪芬的支持下,他还是去了上海京剧院,成了专业演员。

到了上海京剧院,言兴朋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和关栋天成了剧院的台柱子。

他演了不少经典剧目,在《曹操与杨修》里演的杨修,把角色的聪明、骄傲,还有最后无奈的心境,都演得特别真实,很多观众看完都说印象深刻。

1984年,父亲去世,言兴朋心里特别难受,但为了建院30周年的《打金砖》演出,他还是强打精神上台,把戏演得一点不含糊。

1985年,他的演出场场爆满,在比赛里拿了第一名,还得了梅花奖,成了京剧界的大名人。

不光在京剧舞台上发光,他还参演了电影《秋瑾》,主演京剧电视剧《曹雪芹》,在不同领域都有了成绩。

嫉妒导致辞职

他的名气大了,经常被外地剧团请去演出,收入也比别人高一些。没想到,这却引起了同事的嫉妒。

有人在背后说闲话,向领导抱怨他总出去演出影响工作。领导为了平息矛盾,就限制他外出,工作中也有人故意刁难他。

言兴朋觉得又委屈又无奈,1992年,39岁的他实在受不了,就辞去工作,带着母亲、妻子和女儿去了美国。

到了美国,一家人顺利拿到绿卡。言兴朋知道自己在声乐理论方面有欠缺,就去曼尼斯音乐学院学习,把不懂五线谱的短板补上。

学习之余,他一直想着推广京剧,在台湾演出《秀色江山》反响不错。

1999年,他和朋友成立了纽约新世纪国剧中心,虽然收入不高,但他靠着理财维持生活,就想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京剧。

20世纪80年代,言兴朋和上海京剧院的旦角演员吴颖结婚。吴颖家里条件一般,但自己很努力,演过央视的《红楼十二官》。

可随着时间推移,两人在生活和事业上的想法,差别越来越大,最后只能离婚。离婚后有人给他介绍对象,他觉得再婚容易有矛盾,就一直单身到现在。

2016年,母亲在美国去世,这让言兴朋特别难过,也让他更加想念家乡和京剧。

从那以后,他经常回国演出,还参与拍摄了3D京剧电影,这部电影在日本京都国际电影节拿了奖。

现在72岁的他,还在坚持唱戏,经常往返于中美之间。他和国内亲戚联系很多,表兄是省京剧团团长,拿过两次梅花奖,表弟也参演了不少影视剧。

他还在网上教言派唱腔,就盼着能有更多年轻人喜欢上京剧,把这门艺术传下去。

结语

言兴朋的经历,也反映出京剧圈的一些问题。以前青京赛是选拔优秀京剧演员的重要比赛,后来因为公平问题停办了,这对京剧人才培养影响不小。

而且在京剧圈,师承和家庭背景的影响很大,言兴朋的遭遇就是例子。

传承京剧,光靠演员热爱还不够,得有公平的环境,让有才华的人都能有机会展示自己,这样京剧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言兴朋这辈子,大半辈子都献给了京剧。不管遇到多少困难,他对京剧的热爱从来没变过。

现在京剧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有新的机会,希望有更多像言兴朋这样的人,能让京剧在新时代继续焕发生机。

参考资料:

北京青年报、中国作家网

免责声明:本账号部分图片和内容,都来自官方媒体或互联网,如果存在侵权或其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马删除,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一部分进行了润色,如有雷同,请不要当真

来源:巴普罗的独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