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馨录音辱华后续,三大官媒发声,工作室回应引众怒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12 17:33 2

摘要:尤其是内地娱乐圈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不少国外明星也希望分一杯羹,但他们中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恭敬、低调,遵守市场的规则。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籍艺人选择来中国发展。

尤其是内地娱乐圈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不少国外明星也希望分一杯羹,但他们中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恭敬、低调,遵守市场的规则。

一些外籍艺人懂得在中国混饭吃要遵守中国,以便获得观众的喜爱和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可也有一小部分人,因为种种原因,做出了一些极为不智的行为,让自己陷入了舆论的漩涡,甚至可能一辈子都无法翻身。

最近,新加坡籍的华裔女演员李凯馨,就因为一段录音翻车了。

1

她是95后的新一代女演员,虽然在圈内的知名度不高,但却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其实,李凯馨曾经有过不错的机会,她参演的电视剧《赴山海》在开播之前就引起了不少关注,而她在其中担任女二号。

尽管她的角色是女二号,但戏份却比女主角娜扎还要重,就在大家期待她能够借此机会一跃而上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事情。

李凯馨的助理团的前工作人员爆出了一段录音,录音中,疑似是李凯馨的声音,说道:

中国的钱好赚,中国人都比较傻。

几乎所有人都被这番话震惊了,尽管李凯馨方面第一时间否认了录音的真实性,并且向部分媒体发出了律师函,试图洗清嫌疑,但这并不能平息公众的愤怒。

事件进一步发酵后,不仅三大官媒——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等纷纷删除了与《赴山海》相关的消息,而且李凯馨的粉丝也开始分裂。

曾经支持她的大粉丝纷纷表示,录音中的声音毫无疑问就是李凯馨本人。

很多人感到愤慨,曾经受过中国观众支持的她,竟然在背后如此贬低中国和中国人,言辞中透露出的轻蔑和不屑让人无法接受。

信息来源:李凯馨工作室声明

她虽然是新加坡籍,但是却从来没有涉足过新加坡娱乐圈,她的演员之路几乎完全是在中国开展的。

本科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早早地便扎根在中国。对于她而言,中国的娱乐圈是她的起点,也是她职业生涯的舞台。

然而,正是在这个舞台上,她却做出了如此轻率的举动,让她辛苦建立起来的事业陷入了危机。

2

最惨的莫过于跟她捆绑的那部剧《赴山海》,剧还没开播,风评先垮,直接成了众矢之的。

如今她的人设翻车,这部原本野心不小的大制作被她拉下水,投资商、演员、平台无一幸免,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李凯馨事件为何引发众怒,艺人吃中国饭砸中国锅绝不容忍

回头看她一路走来的轨迹,恐怕会发现,这场“塌房”并非突如其来,而是早有苗头。

网络上关于她家庭背景的传言,早就零零散散地存在。

有网友挖出了不少旧料——她的父亲曾因为涉及毒品问题退出圈子,母亲也因打人风波留下了不光彩的记录。这种家庭背景,自然也给她的公众形象打了个折扣。

而关于她本人,更是有许多不堪回首的争议点。

有段时间,她在境外社交平台上的发言引起轩然大波——她公然为“韩国春节”送上祝福,却始终没有在关键时刻对国家立场表示支持,这样的“暧昧态度”,让不少网友心生芥蒂。

更早前,还有疑似她前助理的人站出来爆料,说她私下曾用“韭菜”形容粉丝,常靠踩同行抬高自己,还传出相关录音。

但当时网络还未形成如今的发酵效应,这些内容没能引起大规模关注。

如今这些信息重新浮出水面,终于将她的公众形象彻底击碎。

这场风波之后,李凯馨的社交账号关注量骤减,品牌合作也在第一时间划清界限。

谁都不想在公众怒火下成为“连坐者”,原本寄予厚望的《赴山海》剧组,如今陷入了尴尬境地,原计划的宣发被迫中止,片方损失不可估量。

3

娱乐圈向来是高风险领域,但也有自己的生存规则,观众愿意支持你,是基于信任;品牌愿意合作你,是看中影响力和口碑。

可一旦人设崩塌,那些看似牢不可破的商业价值,也会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大家都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话一点不假。

公众人物的每一个举动会被放大,他们说的一句话,做的一件事,甚至一个眼神,都有可能成为“翻车”的导火索。

很多人误以为只要颜值高、有热度、有流量,就能在圈内吃香喝辣。

可事实是,真正决定一个艺人能否走远的,从来都不是这些外在标签,而是底线、人品和态度。

公众的记忆短暂,但对错误的容忍却越来越低,哪怕做了一百件好事,都不如一桩丑闻来得致命。

口碑这种东西,建立起来需要时间,毁掉只需一瞬。

想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不管你是本土艺人还是外籍演员,前提只有一个:请尊重这片土地,尊重这群观众。

别想着一边吃着红利,一边打着“小算盘”;别把观众当傻子,那结果只能是自己把路走死。

有人说,李凯馨不是第一个在公众面前“翻车”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但人们仍愿意相信,总有一天,这个行业会少一些“虚假包装”,多一些真诚与责任感。

镜头可以美化外表,却掩盖不了品格,舞台可以点亮一时的星光,却照不出人性的阴影。想走得长远,就要学会自省,懂得敬畏。

公众的喜爱是最宝贵的资产,也是最容易失去的信任,要是轻易辜负了这份信任,再高的起点也会变成坠落的加速度。

这个时代不缺热闹,但人们渴望真诚,真正能赢得掌声的,从来不是那些“炒作王”,而是默默耕耘、坚守底线的人。

写在最后

如今,李凯馨的形象崩塌,对演员本人是警示,对影视公司与资本方同样是提醒。

在选角、签约、合作之前,多看一看人品,多了解背后的行事风格,别再用所谓“流量密码”来当选角标准。

流量可以带来一时的话题,却不能支撑起长久的事业;人品,才是一个艺人真正的护身符。

来源:知识分子李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