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不仅是《蹉跎岁月》里坚强刚烈的“杜见春”,还是《逆光》中造船厂女“徐珊珊”这一丑角。她在多部剧中凭借出色的演技,荣获第1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金狮奖喜剧最高奖。
她不仅是《蹉跎岁月》里坚强刚烈的“杜见春”,还是《逆光》中造船厂女“徐珊珊”这一丑角。她在多部剧中凭借出色的演技,荣获第1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金狮奖喜剧最高奖。
但鲜为人知,她出身的家境十分优渥,却碰上了特殊时期,高中尚未毕业,便因家庭某些问题被分配到工厂,从富家千金变成了靠体力谋生的工厂杂工。她挑水、插秧、干最累最脏的活,忍受着从天堂跌入谷底的落差感。
然而,在每天劳累的生活中她仍然没有放弃表演,仍然在一直在寻找机会,偶然的一次机会,在她22岁时凭借《蹉跎岁月》这部剧一炮而红,她演活了那个坚韧真实的杜见春,可很少有人知道,那是她的真实写照。
如今66岁的她不仅是国家一级演员,甚至退休后还享受“正军级”待遇,她就是——演员肖雄。
肖雄如今的现状如何,她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她如今的“正军级”待遇靠的究竟是运气,还是另有原因?
说起她的出身,属于那个年代难得的“书香门第”。她出生在上海,家境很好。父亲是一位海归学者,思想开明,母亲则是一位大家闺秀,温文尔雅。
肖雄不仅是上海的“千金小姐”,还遗传了父母优秀的基因,长相貌若天香,在艺术方面也十分有天赋。
在那时,这样的家庭出身可以说是“条件优越”,按理说她的未来应该是光明的。
然而,时代的巨轮总是无情地压过每个普通人,肖雄也不例外。
由于家庭背景的特殊性,肖雄在青少年时期并没有像同龄人那样顺利接受高等教育。
高中没毕业,她就被迫进入工厂,开始了体力劳动的日子。
在工厂里,肖雄干过挑水工,也曾在田地里插秧。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子,对她来说,既是磨砺,也是她人生的转折点。
相反,她利用空闲时间不断学习,坚韧地训练自己,积累了为演艺事业打下基础的“内功”。
尽管生活充满了艰辛,哪怕没人知道她在练,哪怕看起来毫无“出路”,她也没有放弃自己。
她曾说,那时候的坚持,或许并不被当时的自己看重,但正是这些细微的努力,成了她后来演技的根基。
22岁那年,她进了文工团,有了正式演出机会。
这时距离她被下放进工厂已经过去了好几年,那些年,她攒下了很多东西:不仅是动作、台词上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她对人、对生活的理解。
这些东西,一旦给她一个机会,她就能释放出来。
真正让观众认识她,是1983年《蹉跎岁月》里的“杜见春”这个角色。
那个角色不算讨喜,甚至有些复杂和沉重,但她演得很真、很沉得住,像是这个人就真的在你身边活着。
她也因此拿下了首届金鹰奖最佳女主角。
之后几年,她陆续出演了《电梯上》《紧急起飞》《盛夏和她的未婚夫》《惊天动地》《他们在相爱》等剧,每一个角色都不喧哗、不张扬,但都扎实、可信。
她从来不是靠“演技炫技”赢掌声的那种演员,她的角色里,总带着点生活里打磨过的痕迹,让人信服,也容易动情。
有一回她在采访中说,自己演戏不靠“演”,靠的是“体验”。
她不是靠技巧模仿一个角色,而是先把那个人理解透了,然后把自己变成她。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她没演太多角色,但每一个都能留在人心里。
肖雄的情感生活,同样值得一提,她25岁那年结了婚,后来又离了。
婚姻持续时间并不长,算不上失败,但也谈不上圆满。
她和前夫之间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节奏不对。
她在剧组拍戏,常常几个月不回家,而对方更希望她回归家庭。
两个人对生活的期待不一样,走着走着也就散了。
她并不觉得这是一种遗憾,结婚是两个人的事,但人生是自己的。当两者冲突时,她选择了自己。
离婚后,她没有再婚,也没有把“找个人一起过”当作人生目标。
不是她没有机会,而是她不愿将就。她说过一句话:“生活已经够不容易了,没必要再去凑合。”她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能承受什么。
很多人年过半百之后,对独处多少会有点恐惧,但她没有。
她说自己习惯了一个人生活,反而觉得自在。想吃就吃,想走就走,不用和任何人交代,不用迁就任何人的节奏。
她有自己的朋友,也有自己的世界,不孤独,也不焦虑。
她的生活不浮躁、不紧张,而是充满了自己的节奏。她偶尔与朋友品茶、看电影,也会去散步、读书。她珍惜每一份静谧时光,享受那种不受束缚的自由。
在体制内,正军级是什么概念?
在演员群体里,能享受这个待遇的人并不多。
它代表着专业认可,也代表着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尊重。
肖雄之所以能得到这个待遇,不是因为走红毯走得多,不是因为头衔够响亮,而是因为她几十年如一日的专业精神和艺术贡献。
她演的戏不算多,但个个都能拿出来讲。
她没怎么“出圈”,也不怎么营业,但业内对她的尊重从不打折。这种稳稳的体面,不靠人脉、不靠炒作,只靠作品说话。
而这份待遇带来的不只是经济上的保障,更是生活上的从容。
她不用为了拍戏赶通告,也不用为了流量绞尽脑汁。她可以挑自己喜欢的剧本,可以慢慢琢磨角色,也可以什么都不干,喝茶、散步、看书、听昆曲,过一天是一天。
有人问她:66岁了,一个人,会不会觉得日子没什么盼头?她不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她的生活本身就是回答。
她有一套自己的生活节奏:早晨起得早,固定时间做身体训练,中午不应酬,自己煮一顿饭,下午偶尔看看剧本,晚上喜欢安静地听音乐或看电影。
如今回头看,肖雄的路走得并不顺,却走得很稳。
她的故事没有戏剧性的起落,却处处透露着真实。她不是传奇,但她活成了很多人想成为却未必能成为的样子。
信源:
澎湃新闻2021-07-21《《皇城根儿》29年,十位主演今昔对比,那时肖雄又美又飒,王志文还是小鲜肉》
来源:王教授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