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锐评董宇辉获文学奖争议!言辞犀利,让多少郎咸平们脸红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12 17:24 1

摘要:5月9日,《人民日报》也针对董宇辉身上的一些争议作出了评论,其言辞相当犀利,将郎咸平与董宇辉之争,彻底盖棺定论。

文|木子

编辑|先锋谷影视娱评

毫无疑问,最近三年是董宇辉事业坐“火箭”上升的阶段。

董宇辉的出圈,不仅让他收获了无数赞誉,也因此遭受了不少质疑。

近日,经济学家郎咸平就针对董宇辉的爆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郎咸平认为,董宇辉的爆红是时代的产物,不可能长久发展。

虽然他的点评已经相当地尖锐,但是围绕着董宇辉的争议,却不止于此。

5月9日,《人民日报》也针对董宇辉身上的一些争议作出了评论,其言辞相当犀利,将郎咸平与董宇辉之争,彻底盖棺定论。

关于董宇辉,网络上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阵营。

一派是支持董宇辉的,觉得董宇辉这样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理应获得成功。

另一派就是相对不那么支持董宇辉的。

尽管他们的理由各异,但都认为董宇辉的成功,偶然性大于必然性,而且注定无法长久。

这一派的观点,我们从郎咸平教授的发言中,即可窥见一二。

作为经济学教授,郎咸平更注重从经济学的发展规律来分析董宇辉的成功。

他认为,董宇辉是因为赶上了直播带货的好时代,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郎咸平并不否认董宇辉有一定的才能,但他更认为,董宇辉的才能也只能在直播带货中显露一些。

可直播带货现在已经有一定的颓势了,在未来还可能会持续走下坡路。

到时候没有背景和精英阶层支持的董宇辉,必然会遭受到失败。

郎咸平教授的发言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不少董宇辉的支持者都觉得郎咸平的说法有太多精英立场,丧失了客观性。

但是抛开这些问题不谈,其实郎咸平对董宇辉的分析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可否认,董宇辉能够有今天的知名度,自然是因为赶上了网络时代发展的东风。

如果没有网络和直播带货的话,董宇辉分享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就只能像郎咸平一样著书立说。

可是现在网络平台的发展已经超越了传统媒体,才会让已经著书立说的郎咸平也“被迫”在网络上开直播。

不过网络博主这么多,甚至连郎咸平这样已经成功的知名人物也想来分一杯羹。

在这样的背景下,董宇辉能够脱颖而出,就证明董宇辉并不完全是靠着运气成功的。

他本人自然也有一定的“硬实力”,让他能够在如此激烈的网络流量竞争中杀出重围。

2、树大招风

除了郎咸平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董宇辉的发展,董宇辉被唱衰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因为这两年董宇辉的成功实在是太过突然,难免显得“树大招风”。

也因此,遭到了很多老一辈知名人物的不满。

作为主播,董宇辉一直都被观众称为“文化人”。

可是无论是郎咸平也好,许纪霖教授也罢,他们成为“文化人”的先决条件都是现有著作。

而董宇辉呢?

他只因为在直播间里说了几句“作文金句”就被视为“文化人”,难免让同僚们心生不满。

加之最近一段时间,董宇辉获得了《人民文学》的奖项,更是加剧了这一质疑。

很多文学工作者因此对董宇辉颇有微词,觉得董宇辉一部代表作都没有,凭什么能拿《人民文学》的奖项。

但实际上,这一说法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是被别有用心之人断章取义出来的假新闻。

因为董宇辉所获得的并非文学类奖项,而是新设立的文学推广奖。

虽然不少人还是对《人民文学》要“自降身价”,设立推广奖的行为十分不满。

但是董宇辉这些年来在直播间里,的确给观众推荐了不少好书,拿到这一奖项也算得上是实至名归。

3、《人民日报》点评

5月9日,《人民日报》就针对董宇辉获奖一事作出了评价。

在文章开篇,《人民日报》并没有从董宇辉够不够格拿奖入手,而是用大篇幅讨论现代文学传播的困境。

可以说文学传播的困境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这些年来,无论是郎咸平还是莫言,他们都选择了在网络上传播文学作品。

这自然不是因为作家们想要赶潮流,而是因为纸质书的市场已经被互联网和电子书几乎“瓜分殆尽”了。

所以郎咸平说董宇辉的成功不会长久,一定程度上或许也有他对这些“互联网暴发户”的“不屑”。

作为老文化人,他自然是希望文化传播能够回到原来那个“纯粹”的环境中去。

可是《人民日报》已经在评论中写得很明白,文学最终还是要进行传播的。

而董宇辉在直播间里传播的文学虽然‘纯度’不足,但是也的确起到了服务大众的作用。

《人民文学》给董宇辉的颁奖词写得就很有意思,主办方将董宇辉称为“信使”,而非文艺工作者。

也就是说董宇辉的确可能算不上是一个“标准的文化人”,但在文学传播领域,我们也不应该忽视他的贡献。

而郎咸平质疑董宇辉的事情,虽然有一定的道理。

但作为一家之言来看,还是显得片面,过于否定董宇辉,而忽视了他为文学传播所作出的贡献。

结语

郎咸平说董宇辉的成功是依托大时代不假,可如果把董宇辉的成功都归功于时代的话,那么未免也有些不客观了。

诚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网络环境的变化,曾风靡一时的知名人物都会逐渐暗淡。

但不容否认的是,每一个时代环境下,都会需要像董宇辉这样能够符合时代需要的人物出现。

没有人能打包票说,在十年二十年之后,董宇辉依然能够像今天这么备受关注。

但在当下,在今天,董宇辉在直播间推广文学艺术作品,将自己的知识分享给观众的行为都是很有意义的。

我们自然应该为将来的事情考虑,提前一步分析将来可能的情况。

可比起来“杞人忧天”,我们也同样需要“活在当下”。

只有过好今天,才能真正地去拥有明天。

部分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从一个“传播贡献奖”引发的争议说起(锐见)

来源:先锋谷影视娱评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