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曾是《亮剑》中最有“人味儿”的角色,一句“俺也想吃肉”让无数人笑出眼泪。
他曾是《亮剑》中最有“人味儿”的角色,一句“俺也想吃肉”让无数人笑出眼泪。
可谁能想到,这个憨厚率真的“魏和尚”,现实中却走过一段差点送命的路。
被骂、被否定、被逼到抑郁边缘,还两次想结束生命。好在,他挺过来了。
如今的张桐,虽然不像流量明星那样频繁出镜,但他的名字,早已在观众心里扎了根。
人过不惑,戏越来越稳,整个人也越发透出一股成熟的韧劲。
他怎么走到今天的?他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我们慢慢说。
1981年,张桐出生在天津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是实打实的工薪族,不富裕,但把他养得规规矩矩。
小时候的他,安静、懂事,是大家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成绩好,脑子快,后来还考上了南开大学,学的还是热门专业——计算机。
谁也没想到,这个学霸,居然一脚踏进了演艺圈。
转折发生在大二那年。
一次偶然的演讲,让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他忽然觉得,代码不是自己的世界,他真正喜欢的是舞台,是镜头,是戏。
这念头一冒出来,就收不住了。
他说干就干,直接放弃南开的学业,只身跑到法国留学,进了里昂艺术戏剧学院学表演。这决定,在当时看起来几乎像“瞎胡闹”。
家人没钱,他就拼命兼职。最穷的时候,一周靠一包狗粮顶日子。这不是夸张,是他自己后来回忆说的。
两年后,他带着研究生学历回国,憧憬着“做一个好演员”。
可现实泼了他一头冷水。
他连找个龙套都难。没人信他是从法国学表演回来的。那些年,他拎着简历守在北影厂门口,一蹲就是几个月。
终于,2002年,他在《花开也有声》里演了个小角色“猴子”,正式出道。但这点水花,很快就被湮没在浩如烟海的国产剧中。
机会真正来临,是在2004年。
他接连演了两部戏。《欢天喜地七仙女》里他演的是个冷酷侍卫。虽不是主角,但他出挑的表演让人记住了这个“黑鹰”。
紧接着,他撞上了命运转弯的地方——《亮剑》。
拍《亮剑》时,张桐才24岁。
这部剧后来成了现象级的经典。而“魏和尚”,就是那种一出场就被观众记住的角色。
张桐是怎么拿下这个角色的?靠的,是一股“吹牛不打草稿”的狠劲儿。
导演要求角色得会武术,张桐不会,但他说“我会”。导演一试戏,他硬着头皮“打了两拳”,导演信了,当场签了他。
他说得轻描淡写,其实心里清楚:这可能是他唯一的机会。错过这次,可能永远都等不来下一次。
拍戏时他拼了命,抢镜、抢戏、抢画面。连李幼斌都开玩笑说:“你是想火,但也别摔死我啊。”
但《亮剑》之后,张桐并没有一飞冲天。他的名字红不了,角色火了,人却没红。
“戏红人不红”,这就是他当时的写照。
为了不被“魏和尚”定型,他疯狂接戏。演汉奸,演土匪,演村官,什么角色都演。他努力去撕掉“和尚”这张标签。
可越演越累,越挣越苦。观众记得的,始终只有那个傻傻的“魏大勇”。
这股压抑,就像慢慢积攒的炸药桶。终于,有一天炸了。
2010年,他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打击。
剧组是新的,导演也是第一次拍戏。可不知什么原因,这个导演对张桐异常苛刻。
无论张桐怎么演,对方都冷言冷语、当众否定,甚至在全剧组人面前骂他“太烂”。
别人一句夸奖,他一句羞辱。
这对一个本来就对自己不太自信的人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张桐开始怀疑自己。他开始失眠、头疼、焦虑,整夜整夜睡不着。他会对着镜子发呆,也会拿头撞墙,甚至在屋里发疯似地走动。
他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
有两次,他真的动了轻生的念头。其中一次,他站在8楼阳台上,是他女朋友死死抱住他,把他拉了回来。
这段经历,后来他回忆起来都说:“当时真的觉得,这日子没盼头了。”
他的妻子关思婷,是他这辈子最重要的人。
他们相识于拍《中国近卫军》的时候。
刚开始谁也没看上谁。张桐觉得她“傻”,她觉得张桐“邋遢”。但缘分就是这么神奇。
一次剧组小事,女孩无意中记得他一句话,帮他买了瓶眼药水。这点细节打动了他。
再往后,两人慢慢熟络起来。
在他最难的那几年,是关思婷一直守着他,带他去看医生、吃药、复健。张桐胖了一圈,脸圆了,整个人都变形了。
但她没嫌弃,还说:“你胖我也喜欢。”
她陪他挺过了人生最黑的三年。
康复后,他们结婚了。他用最实在的方式表达感激——娶她做老婆。他说,他活下来,就是为了她。
身体恢复后,张桐再次走进剧组。
2013年,他拍《一个和八个》,因为爆破点太近,被炸得一度失明。那年他才32岁,差点废了双眼。
可他不认输,咬牙坚持。
2016年,他演《绝命后卫师》,饰演陈树湘。这部剧帮他拿下飞天奖——中国电视剧界最高荣誉之一。
他是第一个拿这个奖的80后男演员。
后来,他又在《觉醒年代》中出演李大钊,温文儒雅、坚定执着,演技再被观众“打捞”出来。
有人说他“千人千面”,这一次,他终于彻底撕掉了“魏和尚”的影子。
他从没说自己演技多好,他说,能把角色演活就行。能让人记住角色名,他就满足了。
这话,听起来低调,但说出来需要底气。
如今的张桐,不怎么上综艺,也不怎么炒作。
有戏拍戏,没戏就演话剧,或者做公益。他在一些公益朗诵活动上出现过,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人,活着就要做点有意义的事。”
他和妻子依然感情稳定,没有孩子,但生活简单平和。偶尔有人拍到他在地铁站台边等车,和普通人一样,素面朝天。
他走过谷底,也上过高峰。他尝过冷漠,也尝过掌声。
他现在的状态,像是打磨过的铁,不再炽热,却有了厚重的温度。
张桐,没有消失。他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演戏——不喧哗,不炫技,不博眼球。
而真正的好演员,也许就该如此。
来源:柴sir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