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中国最好的现实题材电影!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1-05-04 05:59 1

摘要:一位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因为倒卖治疗白血病的“假药”被捕,震惊了整个社会。

文 | 余不同

2013年,有一个不起眼的名字,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他叫陆勇。

一位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因为倒卖治疗白血病的“假药”被捕,震惊了整个社会。

但那些购买过他“假药”的白血病人,非但没有起诉他,还自发的为他求情伸冤。

因为他卖“假药”的原因,不是为了害人,而是为了救人。

2018年陆勇的故事被改编成了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

程勇开了一间店:印度神油保健店。

生意不景气,没有顾客来买东西,已经拖欠了几个月的房租。

妻子和他离了婚,上有一个瘫痪的父亲,下有一个未成年的儿子。

他每天窝在店,抽着闷烟,玩着电脑上的扑克游戏,惶惶度日...

直到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个男人,戴着厚重的眼镜,脸上围着三层口罩。

让程勇帮忙在印度走私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盗版格列宁。

结果程勇一听就知道是骗子,然后将他赶了出去,临走前,眼睛男还是固执的留下了电话。

第二天,发生了一个噩耗。

程勇的父亲在养老院里摔倒了,尽快进行手术,如果耽误了就会有生命危险。

这时的程勇既没钱又无奈,他突然想起,昨天来店里的那个眼镜男。

为了凑齐手术钱,他联系眼镜男商量了一下,然后决定冒险去印度走私盗版格列宁。

来到印度后,程勇很快找到制造盗版格列宁的厂商,偷渡回第一批药。

但他们没有卖出去一瓶药。

因为这些白血病人为了治病,买过太多没用的假药了....

于是,眼镜男找到酒吧里的一个艳舞女郎。

原来,这个女人是白血病友群的群主,他们和女人说明情况之后...

到了晚上,女人带来了一群白血病人,药很快就卖完了,但病人的需要量大的惊人。

程勇决定再去印度走私。

他找到一名会讲英文的神父做翻译,然后又阴差阳错招徕了,抢药的打工仔黄毛。

这个五人小团队,开始了这场贩药之旅...

来买药的白血病人越来越多,对程勇来说,药是钱,对白血病人来说,药是命,命比钱重要。

所以他们赚了大把大把的钞票,程勇父亲的手术费也交上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时,问题与麻烦也慢慢缠上了他们...

2019年,《我不是药神》获得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奖,第15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提名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有网友评论说:这是我看过在中国过审尺度最大,最好的现实题材电影。

但相对于剧情和尺度,更值得一说的,是这部电影的内核:

以草根群像式的现实刻画,生动展开小人物坚韧不屈。

程勇本来没有什么野心,只是想赚点钱,留住孩子的抚养权,开好自己的神油店。

当他真切地进入到白血病人这个群体后,他的蜕变和成长是惊人的,即使为此陷入牢狱,也要竭尽自己地所能救助每一个病人。

眼镜男吕受益,重疾患者,十分小家子气,每次见面都会请大家吃橘子,他既有对生的渴望,也有面对死亡时的释然。

曹斌是名尽职尽责的警察,性格刚毅正直,外冷内热,通过调查,查到了盗版格列宁,当那位老奶奶对他说出那句:谁家能不遇上个病人,你就能保证你这一辈子不生病吗?

他决定彻底放手,因为这句话说出了老百姓对活着的渴望。

一个接一个角色出现,勾画出一副底层生活的浮世绘。

这部电影里没有人是完全的好人,也没有人是绝对的坏人。

但他们的经历,行为,动作,总有细节能勾起你的共鸣,让你感受到一种生猛的冲击力。

程勇一伙人越做越大,很快引起注意,盗版药被警察抄了。

没有人能买的起正版药,假药贩子们都跑了,断了药的白血病人,能做的只有等待死亡...

当程勇来到医院,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眼镜男,像一具被抽光血的干尸。

听着清创手术中的眼镜男的一声声惨叫,程勇心如刀绞,他决定重新卖盗版列宁,进价1500元,只卖500元。

此时,对程勇来说药不再是钱,药是白血病人的命。

有些人,光是活着就已拼尽了全力。

最终,眼镜男因病去世,黄毛被警察追逐时横遭车祸死亡,程勇被走私罪,售卖假药罪逮捕...

在送往监狱的路上中,路上站满了为他送行的白血病人,程勇望着他们留下了眼泪。

这一次。

病人们看着他,眼中都是饱含希望。

《我不是药神》是中国少有反应社会问题的现实题材电影。

关注的是和大多数人一样在底层打拼的小人物。

真实又可贵

电影中的原型人物陆勇,在现实中也提前减刑释放,格列宁也正式加入了医保...

陆勇的事迹,值得每一个人尊重,就像这部电影的片名一样:

他不是药神,但他却拯救了无数人。


也正印证了《辛德勒名单》中的那句话:“哪怕拯救一个人的生命,就是在拯救全世界”。

来源:读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