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件源于一段网络疯传的录音。在这段长达7分钟的对话中,李凯馨用轻蔑口吻调侃中国传统文化,更将台湾省称为国家。讽刺的是,三个月前她刚在微博晒出故宫打卡照,配文最爱中国红。这种当面说爱、背后捅刀的行径,比直接辱骂更令人作呕。
又一明星惹众怒!新加坡籍演员李凯馨被曝辱华录音,瞬间点燃全网怒火。这位吃着中国饭、骂着中国人的艺人,终于尝到了自酿的苦果。
事件源于一段网络疯传的录音。在这段长达7分钟的对话中,李凯馨用轻蔑口吻调侃中国传统文化,更将台湾省称为国家。讽刺的是,三个月前她刚在微博晒出故宫打卡照,配文最爱中国红。这种当面说爱、背后捅刀的行径,比直接辱骂更令人作呕。
人民日报的雷霆行动堪称教科书级别。24小时内清空所有关联内容,官方账号直接抹去其姓名。正在热拍的《赴山海》剧组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宣传海报上的李凯馨被连夜替换成空白剪影。据内部人员透露,该角色戏份贯穿全剧,AI换脸成本高达八位数。
这不是个例。回看2021年某加拿大艺人案件,到2023年某韩团成员辱华事件,相同戏码反复上演。资本追逐流量时睁只眼闭只眼,等东窗事发才慌慌张张收拾残局。《青簪行》积压五年未播的教训,似乎没能敲醒某些人的发财梦。
更令人心寒的是工作室的应对。面对铁证,他们先是矢口否认,被网友扒出录音声纹匹配后,又改口称账号被盗。这套把戏观众早看腻了,去年某顶流塌房时,团队不也用过同样的说辞?
业内人士算过笔账:李凯馨事件已造成直接损失超2.3亿。这还不包括品牌方索赔、剧组停摆等间接损失。但比起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对行业信誉的打击。当观众开始用放大镜审视每个演员的国籍立场,真正用心拍戏的人反而要替害群之马背锅。
人民日报的社论说得透彻:文艺工作者首先要学会做人。这话该刻进每个经纪公司的培训手册。毕竟观众早已不是十几年前那群任人糊弄的韭菜,00后观众尤其擅长扒皮,某韩星ins点赞记录就是被大学生用爬虫技术扒出来的。
眼下《赴山海》剧组面临两难抉择:重拍要烧掉半部剧预算,删减戏份又会导致剧情断层。这记耳光不仅打在李凯馨脸上,更提醒所有制作方,选角时多查三代背景,好过事后跪着擦屁股。
李凯馨事件或许会成为转折点。随着中宣部新规落地,外籍艺人来华发展必须通过政治审查。那些想赚人民币又暗戳戳使坏的双面人,该收拾包袱走人了。毕竟这届观众,真不好骗了。
来源:菠萝看世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