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最受观众热议的不是年轻帅气的男女主角,而是几位戏份不多的老演员。特别是62岁的李勤勤,她演的一个"站街女"角色,虽然出场时间很短,却让无数观众看哭了。
最近,央视播出的刑侦剧《刑警的日子》火了!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最受观众热议的不是年轻帅气的男女主角,而是几位戏份不多的老演员。特别是62岁的李勤勤,她演的一个"站街女"角色,虽然出场时间很短,却让无数观众看哭了。
李勤勤在剧里演的是一个50多岁的站街女,烫着廉价的卷发,涂着艳俗的口红,站在工地旁边招揽生意。工人们都嫌她太老,可这正是导演想表达的: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谁会愿意做这种事?
这个角色最打动人的地方,是她收到女儿成绩单的那场戏。她颤抖着手打开成绩单,眼睛一下子就红了,却硬是把眼泪憋回去,擦了擦脸继续干活。就这么短短几秒钟,把一个母亲的骄傲和心酸演得特别真实。
后来剧情揭露,她做这个见不得人的工作,是为了供女儿上大学。抽屉里厚厚一叠汇款单,都是她25块钱一次挣来的。有观众算过,要攒够女儿的学费,她至少接了300次活。看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她不是不要脸的女人,而是一个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一切的母亲。
相比之下,剧里年轻演员的表演就显得有点单薄。男主角欧豪演的警察太青涩,女主角张佳宁演的警花又太模式化。而那些老演员,哪怕只出场几分钟,都能让人记住。比如演杀人犯的王双宝,平静地讲自己怎么杀人,让人想起他20年前在《盲井》里的表演;演父亲的刘佩琦,光是一个蹲在门口的背影,就把中国父亲的倔强演活了。
这些老演员为什么演得好?因为他们不是在"演",而是真的把自己变成角色。
李勤勤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专门去菜市场观察那些底层妇女的生活;王双宝为了演民工,真的去工地干了两个月活。再看看现在一些年轻演员,剧本都不好好看,拍戏还要用替身,台词都懒得背,用"1234567"来对口型。
李勤勤说过:"想演好戏,就要多观察生活中的人。"
她在剧里打电话时,那个搓衣角的动作,就是从菜市场大妈那里学来的。这些老演员从来不挑角色,能演大人物,也能演小角色。就像剧里说的:"戏就像江河湖海,角色不分大小。"
现在很多年轻演员总想着要演主角、要戏份多,却忘了演戏最重要的是真实。当观众都在讨论李勤勤为什么要把成绩单塞进胸口,当刘佩琦演的爸爸上了热搜,这些年轻演员应该明白:观众不在乎你戏份多少,只在乎你演得真不真实。
《刑警的日子》播完后,李勤勤演的那个站街女早就"下线"了,可观众还在讨论这个角色。这就是好演员的魅力——几分钟的戏,能让一个虚构的人物活在观众心里。
看看62岁的李勤勤,吃着冷掉的盒饭,坚持不用替身拍淋雨戏;再看看有些年轻演员,连哭戏都要用眼药水。
这才让人明白:所谓"老戏骨",就是把生活经历都放进角色里。他们用脸上的皱纹演戏,用骨子里的经历塑造人物,这才是演员该有的样子。
来源:圆角说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