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同于差评一边倒,这部剧口碑呈现出极致的两极分化——有人说“狗血”“降智”“油腻”,也有人说“灵动”“辛辣”“烟火气”。
孙俪打了一场翻身仗。
刚过去的4月,她久违回归,有两部电视剧剧播出。
《乌云之上》,质量和热度双双平平,连带孙俪在其中的表现一并遭到质疑。
“面部僵硬”“微商式演技”“无效出演”“不扛剧了”……
但紧接着,《蛮好的人生》来了。
不同于差评一边倒,这部剧口碑呈现出极致的两极分化——有人说“狗血”“降智”“油腻”,也有人说“灵动”“辛辣”“烟火气”。
伴随争论一并而来的,还有居高不下的热度。
央视八套播出,收视率拿下年冠;网播热度登顶,上线20天依然日播霸榜。
无论如何唱衰,肉眼可见的是,沉寂四年,国剧女王归来,威力不减当年。
社长觉得,如果找一个字来概括这部剧,必须是:
“俗”。
全方位的俗,但却不是贬义。
只要是看过剧的,就没有人会否认,爱上孙俪饰演的胡曼黎,像呼吸一样简单自然。
也不会有人否认,恰恰是孙俪,演活了这个妙趣横生的俗女。
一个丰盈的俗女的魅力,完全打得过无数个无瑕的“大女主”。
如果要吐槽《蛮好的人生》,确实有很多话可以说。
中年失业背负天价房贷、丈夫出轨解语花、单身父亲瘫痪住院、孩子就读私立学校……故事背景听上去是有点老掉牙。
开篇更是不乏死缠烂打出轨丈夫、“我和她掉水里你救谁”等一些让人看得咬牙切齿的“娇妻行径”。
但就在这老套的中产返贫天崩开局三板斧里,《蛮好的人生》却做到了热度高升,收视登顶,这不得不归功于女主角胡曼黎女士。
看她应对这一连串的狗血抓马,不仅不让人觉得命苦,反而是出奇的治愈。
胡曼黎身上有一股前所未有的旺盛生命力,让人被她身上的能量吸引得死死的。
胡曼黎的“俗”,浑然天成。
不同于类似剧集里常见的律师、记者等自带精英气息和专业态度的金光职业(现实另说,但是在电视剧里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刻板印象),胡曼黎,一个中专毕业的保险销售,这份靠嘴吃饭的工作,为她的“俗”定下了调子。
光看她的名字就散发着俗人对生活最高的期待,曼黎=Money。
她要给所有人展现自己买来的牌子货,用最明显的logo和最鲜亮的颜色来装点自己,成为人群的焦点,宛如一只走秀的孔雀。
她在中产超市消费四位数后要发朋友圈立人设,失业了做美容要发朋友圈立人设,团购券买的外滩下午茶要指挥服务员给自己拍照发朋友圈立人设。
立人设,已然成为她生命的重要一环。
她的行为举止,市侩又精明。
拜访大老板,她面面俱到,满脸笑容,嘘寒问暖,大写的谦卑。哪怕老板表现出对保险的百般不信任,她也有信心维护多年拿下这单。
大到老总的贴身司机、小到酒吧的酒保,所到之处,皆能联络出帮自己卖保险的眼线,全宇宙都被她视为潜在客户。
她会拍下私立学校儿子的独家试卷,发到宝妈群里“笼络人心”;
发现徒弟的女朋友是医生,便想方设法加上微信发展成自己的人脉;
传授徒弟每天在朋友圈里给好友点赞,0成本维护人际关系。
但慢慢就会发现,在胡曼黎市侩的背后,不仅仅是为了开单做生意,更是打从心底希望身边所有人都能好好生活的善意。
好不容易实现阶级飞升的胡曼黎,确实想把所有人的钱都赚进口袋,
但她的上升之路不是踩在别人倒下的身体上,而是靠真诚和待人处事的智慧一步步积累。
在靠业绩吃饭的保险行业,她会自己的把客户安排妥帖后分给开不出单面临离职的小下属,还把小下属妈妈的病记在心里。
对家公司重金挖她,她也念及自家老板的知遇之恩,断然拒绝。
对待客户,她也不分三六九等,不管是名门收藏家还是菜场卖鱼佬,全部一视同仁,平等享受她的服务。
就连隐瞒客户病史的“联合骗保”事件,这个导致她失业的直接原因,也是因为她心软,不愿看到投保人母子走投无路,才踩着红线,铤而走险。
再细看,她的精明也不过是一种自我保护。
外人只会看见胡曼黎拥有的一切,眼红她是被幸运之神眷顾的前台小妹,认为她德不配位,却不曾想这十几年来,她是怎么把24个小时掰开,变成72个小时过。
看不见她怎么把每一个客户的信息,按照首字母归纳进自己的“聚宝盆”(客户信息手册),不让任何一单可能的生意落空。
在剧里,甭管是爱她的、恨她的,反正只要是跟她有关系的人一旦遇到事儿,还是得去找胡曼黎。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
无论遇到多麻烦的事情,胡曼黎肯定有办法。
在婚姻和工作双重崩塌之后的胡曼黎,依旧像火烈鸟一样挺立着。
即便已经囊中羞涩,她卖包也要让孩子去参加10万块钱的冬令营。
可惜老老实实卖包也遇到歹毒的情敌赶尽杀绝。小三邱丽苏(胡杏儿 饰)搅黄了胡曼黎的生意,用十万现金毫不留情地羞辱了捉襟见肘的胡曼黎。
而我们的胡曼黎,也不和你整虚的。本来就急得火烧眉毛了,送上门的钱,哪有不要的道理?
不过,别以为她是那种收了钱就会夹起尾巴做人的道德标兵,从此销声匿迹。
胡曼黎支棱的时候爱管闲事,落魄了更不怕事。既然你好心赞助我儿子去冬令营,那我也礼尚往来,祝你“三婚快乐”。
看见卡车拉着鲜红的床垫、脸盆、被褥、痰盂,浩浩荡荡地进入小三的高档小区,胡曼黎拿着大喇叭喊出“三婚快乐、长长久久”,确实让人爆发出了本年度最响亮的笑声。
在被保险行业封杀后,走投无路、众叛亲离的胡曼黎,只能硬着头皮去找直接害得自己失业的愣头青薛晓舟(董子健 饰)合作。
面对既没有资源又没有经验,还轴得离谱的“仇人”,胡曼黎依旧能屈能伸,能赚钱的生意,赔点脸面怎么了?反正面子不能当饭吃。
“有钞票不赚猪头三。”
明明是薛晓舟上纲上线、得理不饶人,但为了求得这位弟弟熄火,继续和自己合作,胡曼黎在公共场合穿上“我是垫底王”的王八T恤走秀。
脸皮薄又讲规矩的薛晓舟面对如此“混乱邪恶”的社交皇帝,立刻缴械投降。
这不是“i人是e人的玩具”,而是整个世界都是胡曼黎手掌中的玩具。
出轨、负债、丢工作……旁人无法预想的兵荒马乱、秩序崩塌,胡曼黎硬是在短短一个月内,把自己的生活再次拽上了正轨。
正主亲自认证胡曼黎每天的工作强度——从来没有躺平过。
胡曼黎般的俗女们或许没有大理想、大胸襟、大格局,但她们的人生永远没有末路一说。
在困难模式中屡战屡败的人生经验,是俗女最好的武器。她们有得是力气和手段,让生活对自己俯首称臣。
俗女们不会被生活中的任何困难打倒,哪怕天塌下来,她们依旧会换上最靓丽的衣服,把天当被子盖,还不忘来一句——
那咋了?
一些网友预测,说着一口地道上海话的超典型沪女胡曼黎,大概率会成为孙俪在都市剧领域新的人生角色。
上海网友评价,孙俪在剧里翘着兰花指热心指点的样子,就像自己家楼下的阿姐。
剧中胡曼黎和鲜活,和孙俪的鲜活,脱不开干系。
道具馄饨是孙俪自己包的,还能指出菜市场布景中的菜品并非当季的时令菜。
幕后花絮透露出的这些生活经验,并非突击点小知识就能做到。可见没在工作的时候,孙俪真的在好好生活。
老婆终于上了新戏,内娱最活跃的姐夫邓超也属实没闲着。
4月24日,邓超发布一则“我说胡曼黎,你说到!”的微博,外加48s纯享版音频。
主要内容就是邓超一如既往搞抽象,让孙俪唱“黑咖啡品味有多浓”然后被孙俪骂。(只恨文章不能给诸位放出声音,可以移步邓超微博)
抽象到像是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到网友整活的“捡手机文学”。
孙俪工作室也淡淡地宠爱了邓超,把这段语音,配合电视剧画面剪了出来,有网友辣评邓超是“引导型恋人”。
真夫妻在发糖这方面果然是无敌的。
随着近期剧集的热播,孙俪也逃不过被考古的命运,曾经发过的歌,拍过的MV……都被找了出来。
能一起拍出《恶棍天使》、《分手大师》,显然和邓超“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当然,玩玩就好,娘娘还是别演超哥拍的电影了
虽然不爱参加综艺抛头露面,但孙俪很爱在微博记录自己一家人的小日子。
在其他人的账号里都是精致营业照的时候,孙俪的练字、瑜伽,还有和女儿儿子丈夫相处的温馨随笔,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明星还把微博当成朋友圈发的年代。
以及,还有众所周知的,养生。
冷知识:在2022年拍摄的综艺节目“五哈”里,42岁的邓超在孙俪的调理下,当时的代谢年龄是27岁。
跟邓超的互动同样是有来有回。
常常搞抽象的高能量邓超,有着不属于46岁年纪的“不稳重”。
对邓超的搞怪,孙俪虽总是表面无语,但其实事事有回应,别有一种嗔怪的甜蜜。
不用通过持续不断的曝光来维持自己的热度,只是平静地分享着生活里小小的幸福。
萦绕在孙俪四周的,一直是这种令人憧憬的“活人感”魅力。
总有人评价《甄嬛传》就是孙俪的巅峰了。
的确,嬛嬛绝世荣光照耀互联网数十载,但孙俪已经早已潜入生活的洪流,为自己的事业做更多的积淀。
由此,在戏里,她给人带来最具生活质感的角色;在戏外,她只是安静地出现,便让人觉得这就是我所向往的生活。
用心地生活,用力地工作。
所以,孙俪才更能够把握住胡曼黎这个沪女角色的“活人感”,哪怕其中有些精明的、市侩的、烦人的部分,也处理得自然得当。
因此,显而易见的,怎一个“灵”字了得的胡曼黎,不仅被观众接受,也备受喜爱。
纵观近几年,不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在现实中,中女们都带着旺盛的生命力踩在了桌子上。
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欣赏中女们身上这种“气血很足”的美。
像《小巷人家》里蒋欣饰演的宋莹。
她牙尖嘴利,谁惹到自己便直接“骂街”。
她泼辣直接,为了明确自己必须能分到一套房,不惜直接把儿子塞到书记家里,让书记帮忙解决房子问题,不惜落下个“刺头”的坏名声。
但没有人讨厌这样的宋莹,而是惊喜,终于在年代剧里看到了不让自己受委屈的女性。
再比如《南来北往》里姜妍饰演的姚玉玲。
她很现实,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即使很喜欢汪新,但在得知他有可能丢了铁饭碗时,便果断分开。当遇见了看上去帅气、多金还对自己好,给了自己想要的未来可能性的贾金龙,她立即闪婚。
姚玉玲像一朵带刺的玫瑰,但观众并不介意她的锋利,反而是爱上了她毫不遮掩欲望的真实。
正因如此,牛大力多年后与她相遇的“打脸”结局才会让一众观众为她打抱不平。
中女这个词出现至今,给观众的观感也发生着迭代。
曾经,这些看似离经叛道,总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中女,在影视剧中常常以反面形象出现,表现为两极:
一类干练靓丽,但身上往往带着“拜金”、“算计”、“心机”的标签;另一类朴实无华,却要么聒噪被叫“大妈”,要么怨声载道、歇斯底里。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生动的中女得以被看见、被欣赏。
新生代中女魅力第一条:她们总有办法。
她们如野花般旺盛的生命力终于得到了释放,盛开在漫山遍野。
中女们就这样提住一口气跨过了藩篱,在兵荒马乱中披荆斩棘,走向自己蛮好的人生。
来源:谈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