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长柏倚重嫡三子,才懂余方氏插手侯府子嗣时,余阁老的三错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5-08 06:07 1

摘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六百二十四期:都说有国才有家,但家治不好,何谈治国?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六百二十四期:都说有国才有家,但家治不好,何谈治国?

01

原著中,将余阁老的位置捧的很高——一代首辅,清誉满天下,先帝曾亲题“克勤慎勉”四字以为嘉奖。

更重要的是,余阁老还是一个宠妻狂魔。

要不是余家的四个儿子,有三个不喜欢仕途,唯一喜欢仕途的余老大,资质一般,只是个侍郎。

怕是余家的地位,会更上一层楼。

即使这样,余阁老知道余嫣红偷人,余方氏还要诓骗明兰,为余嫣红过继嗣子后,为了给顾廷烨一个交代,还是将余方氏休回了娘家。

这下,余方氏的气焰灭了,她也反应过来,这是小秦氏给她设的一个圈套。于是,她想要找小秦氏理论。

可小秦氏不想搭理余方氏,还让人把余方氏赶了出去。直到嫣然的人给明兰送东西后,知道嫣然的继母在郊白云庵带发修行,就去山上给余方氏磕了一个头。

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余方氏已经被余家休弃。

顾廷烨知道,小秦氏不会罢休的,余方氏心中也有恨。为了保明兰安全,顾廷烨放了些迷雾出去,他找了人假扮商队,对外称是余家人送来的。

于是,小秦氏动了心思,主动找上了余方氏。主要目的,是想让余方氏在嫣然给明兰送的东西里动手脚,最好是毒死明兰母子。

只是,小秦氏低估了余方氏。

余方氏虽然跋扈,见到权贵,恨不得扑上去咬一口。但余方氏的头脑是清醒的。

当初,余嫣红一尸两命时,她和夫婿与顾偃开达成了协议——余嫣红继续躺在顾家的坟茔中,但余家人和顾家的恩怨就一笔两清了。

毕竟,顾廷烨性格倔强,养外室,离家出走,也不是一个很好的丈夫。

顾廷烨逆袭回来后,余方氏也没有提出让自己的闺女给顾廷烨做填房。

若不是小秦氏联合巩红绡蛊惑余方氏,她也不会作死,带着顾廷烨外室母子,参与侯府子嗣的事情。

这让余方氏只想找小秦氏报仇,可她去小秦氏的府邸几次,都被赶出来。

小秦氏主动联系了余方氏后,余方氏知道,机会来了。

余方氏收集了得疫症而死之人的衣裳,刮下疮毒制成粉末,收买小秦氏府的下人……

最后,顾廷炜的一儿一女染了病,双双殒命。

为了此事不牵扯到明兰和顾廷烨,余阁老亲自押着余方氏去送有司衙门。

其实,余方氏已成弃妇,余阁老大可不必如此。直到看到长柏倚重嫡三子,却出手教训了嫡三子的一双儿女。才懂这是余阁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这件事,要从盛长柏的四个儿子说起。

盛长柏的四个儿子,除了小儿子是个禀生外,其余三子都步入仕途。但只有嫡三子官位最高,也最得盛长柏倚重。

因为,官位高,得父亲倚重,让嫡三子的妻子,在妯娌中很有牌面。他们的孩子,也有些小傲娇,没事就欺负姊妹们。

待齐衡欲聘盛长柏的六孙女六娘为孙媳妇时,嫡三子的女儿五娘心生不满,她还蛊惑弟弟小九用弹弓射伤六娘。

六娘对着池水看见自己的脸上被弹弓打出的淤青,捂着脸躲在假山里,蹲着呜呜哭了半天,大颗大颗的泪水滴落在泥土里,形成一块小小的濡湿。

六娘知道,小九是故意的,他的弹弓一直准的狠。

可他是三伯父的嫡子,堂姐五娘是三伯父的嫡女,三伯父的祖父长柏倚重的儿子。她爹不受宠,她还是庶女。

即使她去告状,也落不到什么好。因为,五娘和小九被责罚后,会变本加厉的在她身上讨回来。

所以,六娘只能把这些委屈往肚子里咽。

但是,没人知道,长柏把这一切都瞧在了眼中。

没过几日,长柏看小九镇日顽劣不是办法,决心把他送去松山书院托好友代为教养,三儿媳妇看着最心爱的幼子远行,哭得眼眶红肿,却一句都没敢多说。

幼弟远行,五娘大概是太伤心了,幼弟出门后大病一场,连闺学都没法上,海氏心疼她,便把她搬到自己屋里亲自照看,足足养了大半年,才病愈出来。

至此,五娘再也没有欺负过六娘。

这看似小儿女家的事情,长柏如此大费周章,暗藏着治家之道。

其一,以小见大。

五娘和小九在府中横行,欺负兄弟姊妹的事情,不是什么新鲜事。

若是孩子仗着有靠山,就随意欺负兄弟姊妹,一旦性格养成,到了社会上,也会是随心的性子。

到时候,父母不教的,外人就会出手了。况且,盛家聘妇,看的是人品。盛长柏定然是认可三儿媳妇的人品,才为儿子迎娶。

如今,她教出的儿女,这般任性。所以,长柏就要出手。

而长柏的出手,藏着余阁老的一错。

余方氏,是方家的庶女,因为母亲得宠,余方氏在娘家的时候,连嫡出的兄弟姐妹都不放在眼里。

后来,余家老大新鳏,余方氏的父亲做为余老大的上峰,就把女儿余方氏嫁给了余老大。

儿子娶妻这么大的事情,余阁老都没有关注。

甚至,没有考察过余方氏的人品,才为日后,余方氏用舆论逼着嫣然嫁给顾廷烨埋下伏笔。

当然,也是曼娘闹上余府后,余阁老把嫣然另嫁,余方氏不肯放弃宁远侯府这门好婚事,让余嫣红嫁了过去的铺垫。

至此,埋下余嫣红一尸两命的祸端。

其二,孙儿孙女犯错,就安排他们受教。

千里江堤,毁于蚁穴;家门之治,重在子孙,根在家室。”

长柏当然不会把小九送去随便的书院,而松山书院是有名的学府,小九去了后,定然会受到很好的教育。

同时,书院是一个小社会,小九在这里,会学会与人相处。

而五娘交给海氏。定然是礼仪规矩,为人处事都要教导一二。怕是海氏会拿明兰和墨兰的例子教育五娘。

所以,五娘再也没有欺负过姊妹,也不再胡乱说话了。

长柏对孙儿孙女的教育,引出了余阁老的第二错。

余阁老总是自信的觉得,余家的儿孙们,都是顶好了,不会做出什么错事。。

直到他知道余嫣红偷人,余方氏插手顾家子嗣的事情后,他震惊了。所以,他出手替儿子休弃了余方氏。还让余老太太把嫣玉接到屋里,好好教养。

此时,余阁老才意识到,替补儿媳妇,不但心胸狭隘,脑筋蠢笨,还爱挑唆丈夫!

甚至,余阁老觉得顾廷烨害余嫣红过世,让嫣然远嫁,所以,顾廷烨为嫣然的婆家办茶引,是表达歉意。

但余阁老忽略了一件事——余老太太不太会养孩子,那嫣玉的年纪也不小了,性格也定性了。

甚至,在余方氏被休后,余阁老凭着旧日的人脉情面,迅速替长子谋了一个外任,更加迅速的了结与前任余方氏娘家的纠缠,又加倍迅速的寻好了下任余大太太的人选。

那姑娘的父亲是钦天监。

而且,那姑娘刚嫁人便守了寡,夫家容不下,只好回了娘家。是个长情的姑娘,生生守了七八年都不肯再嫁,见老父身子愈发不好了,这才松了口。

在明兰看来,这个年纪还只是个八品主簿,大约仕途不很顺,不过峮州洪家总算是名门,家世倒也相配。

且那洪姑娘能扛住家人劝婚达七八年之久,想来是个主意很定的,用来规束不着调的余大人,正好。

不过,余阁老的亡羊补牢,比起盛长柏教孙儿孙女,是有点晚了。

其三,盛家能保住富贵,余阁老却要为儿女还账。

盛长柏的一生,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他的三个儿子也为国家效力。他过世后,皇帝命两位皇子扶棺送丧,真可谓荣宠一时。

但相看余阁老,在余方氏害死了顾廷炜的一双儿女后,亲自压着余方氏去了大理寺。

按理说,余方氏一个弃妇,已经与余家没有任何关系了。可余方氏是余阁老的儿媳妇,他没有严格把关,才导致这么一个残次品进了余家的门。

进门后,余阁老也没有过多关注余方氏。此时,他只有大义灭亲,才能彻底让余家与余方氏做分割。

其实,余阁老若是早些出手,就不会有余嫣红嫁到顾家,一尸两命的事情了。

甚至,在早一些,余方氏都没有机会用舆论逼着嫣然出嫁。

可这世上,没有如果。

02

盛家,不得不说,真的是治家很严。而《知否》讲的也并不都是情情爱爱,还有治家、为人处世。

人们喜欢盛长柏这个角色,不仅仅是他三观极正,还有他刚柔并进的手段。

因为,他对于亲情、爱情处理得都十分到位。

也许,有人会说盛长柏与海氏没有爱,他背负的是家族兴盛的使命。可说句扎心的,过日子过的是钱,感情反而淡了!

总之,能够从一本小说里学到东西,也是很好的事情。

您觉得呢?

来源:狐小仙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