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渡》:林玉芬的“老钱风”古偶,在快时代里坚守慢叙事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4-17 23:46 2

摘要:沉寂三年的《无忧渡》在2025年空降播出,迅速以黑马姿态席卷各大榜单。开播仅三天,平台热度突破9000,主演任嘉伦、宋祖儿频频登上热搜,而导演林玉芬的名字,也再次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在#林玉芬古偶真神#的话题下,一向挑剔的古偶观众罕见地集体献上赞誉。然而,这部

沉寂三年的《无忧渡》在2025年空降播出,迅速以黑马姿态席卷各大榜单。开播仅三天,平台热度突破9000,主演任嘉伦、宋祖儿频频登上热搜,而导演林玉芬的名字,也再次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在#林玉芬古偶真神#的话题下,一向挑剔的古偶观众罕见地集体献上赞誉。然而,这部作品的成功背后,却也折射出当下市场对“老派”叙事的两极态度——有人沉醉于它的精雕细琢,也有人诟病它的节奏迟缓。

《无忧渡》的故事设定在人妖共存的晚唐世界,任嘉伦饰演的捉妖师宣夜冷峻神秘,宋祖儿饰演的少女半夏天生阴阳眼,能窥见常人无法察觉的妖邪。两人因“人面鸮食喉案”相遇,从最初的猜忌到并肩作战,逐步揭开彼此的身世谜团。这种“捉妖搭档”的设定,既延续了林玉芬擅长的宿命羁绊,又融入了单元探案的新鲜感。

与传统古偶不同,《无忧渡》并未急于推进感情线,而是先以《碧玉梨》《团圆客栈》等单元案件铺陈世界观。中式志怪元素被具象化——山妖娶亲的诡谲、镜中囚魂的执念、流萤引路的凄美,每一桩案件都透着《聊斋》式的古典韵味。伏笔设计也极为考究,比如第一集中半夏绣的钱袋,直到第十一集才揭晓它与父亲之死的关联,环环相扣的叙事让观众在细品中渐入佳境。

林玉芬的导演风格被业界称为“老钱风”——不追逐浮夸的视觉刺激,而是以扎实的制作、细腻的情感刻画和经得起推敲的细节取胜。从《花千骨》的禁忌师徒恋,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轮回虐恋,再到《宸汐缘》的神魔救赎,她的作品未必颠覆传统,却总能将类型化叙事做到极致。

《无忧渡》延续了这一特质。实景搭建的晚唐街市、零滤镜下的演员微表情、精心调制的环境音效(如鸟鸣、市井喧哗),都让剧集充满沉浸感。林玉芬甚至在拍摄时坚持让演员原声出演,尽管部分台词被批生硬,但这种“不完美”反而增添了真实感。

然而,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创作方式,在短剧盛行的当下显得格格不入。前几集冗长的铺垫、单元案件展开的缓慢节奏,让部分观众失去耐心。相比之下,同期的《大梦归离》仅用20分钟就完成世界观构建,而《无忧渡》直到第三集才切入主线。这种差异,既是积压剧与当前观剧习惯的冲突,也是林玉芬个人风格的坚持——她始终相信,情感需要时间发酵,而非工业糖精的速成

林玉芬的困境,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古偶行业的整体焦虑。随着仙侠剧的同质化泛滥,观众对“虐恋+苍生”的套路早已疲态尽显。而《无忧渡》试图以志怪探案破局,却在叙事节奏上未能完全适应快消时代的观剧需求。

但换个角度看,正是这种“不合时宜”,让《无忧渡》成为一股清流。当多数古偶沉迷于特效轰炸和狗血反转时,它选择回归传统叙事,用扎实的剧本和考究的美学打动观众。正如林玉芬所说:“我只是用心而已。”或许,在追求流量的浪潮中,这种“老派”的匠心,才是古偶真正稀缺的奢侈品

来源:歌唱艺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