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一假期刚过,朋友圈还在回味阳光沙滩或堵车返程的时候,郭晶晶和霍启刚带着三个孩子爬了一座山,而且是那种真·山路,不修边幅、有坡有泥、有累到掉队的那种山。5月5日,她发了全家登山的日常,配文英文“Family hiking day”,还有自带旁白的小女儿和暖心镜
五一假期刚过,朋友圈还在回味阳光沙滩或堵车返程的时候,郭晶晶和霍启刚带着三个孩子爬了一座山,而且是那种真·山路,不修边幅、有坡有泥、有累到掉队的那种山。5月5日,她发了全家登山的日常,配文英文“Family hiking day”,还有自带旁白的小女儿和暖心镜头的儿子。乍一看,这像极了某种生活方式博主的“营业日常”,但细看下去,味道不太一样——你会发现,这一家人走的不是滤镜过度的精致路线,而是另一种有点硬核的朴素育儿派。
当然,镜头还是“设计”过的,封面选得好看,配音配得温情,但比起很多明星“内容即人设”的短视频,这段内容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没那么怕暴露缺点——比如霍启刚真的走不动了、掉队了、被老婆催促还追不上。换成别的“贵公子”,恐怕要么找个理由剪掉,要么就拍个干净利落的下山背影糊弄过去,但他们没剪,郭晶晶甚至还回头去找他,画面里那句“快点啦”带点调侃味道的催促,更像是现实夫妻间会说的话,而不是公关团队写出来的台词。
霍启刚走不动,其实也不是第一次。在之前清明节的那次爬山视频里,他就已经被郭晶晶远远甩开,这次更是直接落到看不见人影,郭晶晶只能转头去“捞人”。而她本人,看起来是全程体力最好的那个,戴着帽子素颜出镜,晒红的脸、有点凌乱的发际线也没遮,完全不怕镜头“抠细节”。这点说实话,让人有点佩服——她不是不在乎形象,而是有底气不需要每一帧都“完美”。
当然,这一切看上去轻松,但真要照着做,恐怕大多数家庭是没法完全复刻的。比如孩子们那种自理能力,不是靠一次两次“感受自然”能带出来的——大儿子霍中曦全程走在最前面,背着包、带头开路不说,还时不时回头照顾两个妹妹;二女儿下山后不忘关心掉队的爸爸;小女儿虽然嘴上喊累,但并没有停下脚步。最重要的是,三个孩子全程没人哭、没人喊“我不想走了”,休息时也没人拿手机打发时间,这不是“乖”,是习惯——看得出他们从小就被这样“训练”出来。
而这种训练的背后,是郭晶晶那一套一以贯之的“冠军式育儿”。别忘了,她之前也被拍到带孩子插秧、做饭、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所有操作都非常“去精英化”,但做得又不是作秀式的“体验生活”,而是日常本来就这么过的。她的理念挺简单的:教育不是给特权,而是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责任和界限。也正因为这样,她对孩子的管理边界其实是很清晰的——她不参与每一步,但她永远在附近,一旦出状况,她能马上介入;不代劳,但也不甩手。
至于霍启刚这边,老实说他每次出现在这样的家庭活动里,总给人一种“努力适应但还没完全习惯”的状态。他不是不能吃苦,而是显然不如老婆那样从小就把吃苦当作日常。在公众视野里,他一直是那种形象稳妥、发言得体的政治人物,但在家庭层面,他更像是一个“学习型爸爸”,有心,也有点跟不上节奏。这种反差其实挺有意思的:一个是奥运冠军出身、退役后依然保持高强度自律的人;一个是豪门出身、习惯了规矩但体力不太能打的男人,在育儿这件事上,不是谁压谁,而是各自承担不同角色,谁能干什么就上。
而这对夫妻带孩子出行,最受人关注的一点,恐怕还是“没有保姆、没有助理、没有司机”的设定。每次都有人在评论区感叹:豪门就这待遇?但这恰恰是郭晶晶这套生活哲学的关键,她不想让孩子被养在保护层里,她愿意让他们体验真实世界的难——哪怕这个难,是父亲喘着气走不动,母亲顶着太阳继续带队,孩子背着包摸索山路。相比于某些家族“不能吃苦是体面”的逻辑,她显然是倒过来看的。
不过说到底,这种“真实”也还是被呈现出来的,是她们自己拍、自己剪、自己上传的。所以这依然是“选择性的真实”,是一种表达立场的公共发言,不是完全无意识的生活流。她当然知道大家喜欢看他们一家“不像豪门的豪门”,她也知道自己这种反人设操作更容易获得好感——不做滤镜妈妈、不穿logo大牌、不展示家族标签,一切都“低调”,但也都“恰到好处”。所以这不是不在意人设,而是人设玩的高级了,像是在告诉大家:我们有选择低调的自由,那才是真正的底气。
只是看得多了,也不免会想,这样的“反精致人设”会不会也有点套路。不是说郭晶晶不真诚,而是她现在已经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标杆式人物”——她的每一个举动都会被解读成“好妈妈”“好太太”“好家庭”的示范。可现实里不是每个妈妈都有冠军的自律,也不是每个爸爸掉队了都能被当作“真实可爱”。这种“榜样”看起来亲民,但其实对普通人提出的是更高门槛:不光要育儿成功,还要做得自然、从容、不依赖金钱,还不能叫苦。
所以当我们在夸郭晶晶一家“接地气”“没架子”的时候,其实也得意识到,这份“真实”背后,是他们依然拥有不被物质困扰的底层安全感。他们可以选择用普通人的方式生活,但这不代表他们就是普通人。只是他们的聪明之处在于,从不强调自己“与众不同”,反而反复给你看:我们也一样累、一样晒红脸、一样被孩子催冰淇淋,这种“有钱人的烟火气”,看起来才最不容易塌房。
最后还是要说,郭晶晶这条路走得其实挺高明——既不沉迷营业也不全身而退,她在家庭和公众之间维持了一种微妙平衡:你可以看,但只能看到她愿意给你看的那一面,而这“愿意”,恰好也是她最强大的部分。下一次她再带全家爬山,或者干脆带孩子插秧、修水渠,我们大概率还会继续点赞,但或许也该问一句:我们到底在看她的生活方式,还是在看一种关于“完美家庭”的想象剧本?
来源:慧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