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到齐思钧生日直播片段时,我正对着镜子发呆 ——30 岁的黑眼圈比遮瑕膏还顽固。
刷到齐思钧生日直播片段时,我正对着镜子发呆 ——30 岁的黑眼圈比遮瑕膏还顽固。
屏幕里那个总带着酒窝的男孩,突然用最平静的语气说:-2022 年确诊双相情感障碍,吃了一年药,做了两年半心理咨询。
- 这让我想起去年闺蜜确诊焦虑症时,也是在深夜发来语音:-原来笑着流泪是真的。
-
齐思钧说 2022 年生日直播时蛋糕倒塌的瞬间,成了他情绪崩溃的隐喻。
那天他穿着定制西装,对着镜头说 -谢谢大家祝福-,可蛋糕奶油顺着支架往下淌的画面,像极了他当时的状态 —— 表面光鲜,内里早已失控。
这种 -表演型生存- 在娱乐圈太常见了。
这让我想起某顶流男星在颁奖典礼上摔话筒的热搜。
当时全网骂他 -耍大牌-,后来才知道他因长期失眠在后台呕吐到脱水。
齐思钧的蛋糕事件,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 -话筒坠落-—— 当社会要求公众人物永远 -稳- 时,任何微小的失控都会被放大成道德瑕疵。
他提到双相情感障碍的 -过山车- 体验:前一刻在节目里妙语连珠,下一刻可能蜷缩在酒店房间数天花板裂缝。
这种撕裂感,像极了我大学室友的 -微笑抑郁-—— 白天在社团当部长,深夜在阳台哭到发抖。
但齐思钧的坦诚更刺痛我。
他说药物副作用让他发胖、嗜睡,甚至在录节目时突然失忆。
这种 -不完美- 的自白,在娱乐圈堪称 -自杀式发言-。
毕竟,当资本把 -完美人设- 标上千万价码时,谁愿意买一张有裂痕的面具?
最触动我的是他描述的心理咨询场景:每周三下午三点,准时出现在咨询师的米色沙发上。
这种仪式感,让我想起高中班主任偷偷去医院看心理科的事。
当时她总说 -老师不累-,直到某天在办公室哭着撕教案。
齐思钧的治疗细节充满烟火气:他会和咨询师争论 -双相是不是矫情-,会在疗程结束后去便利店买关东煮。
这种真实感,恰恰是娱乐圈最稀缺的。
当明星们忙着立 -自律达人--人间清醒- 人设时,他却选择暴露自己 -吃药发胖--情绪失控- 的一面,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反叛?
齐思钧的经历,不过是娱乐圈心理健康危机的冰山一角。
雪莉在直播中剥橙子被骂 -放荡-,具荷拉因绯闻遭网暴到割腕,华晨宇坦言 -善良的人更容易焦虑-。
这些案例像一面镜子,照出这个行业的畸形生态。
讲真的,我在娱乐圈混了五年,见过太多 -笑着崩溃- 的场面。
某顶流小花在庆功宴上举着香槟转圈,半小时后在化妆间吞安眠药;某综艺咖在镜头前讲段子,私下却靠酒精才能入睡。
齐思钧的勇气,在于他撕开了这层华丽的遮羞布。
话说回来,齐思钧的坦诚也引发争议。
有人质疑他 -炒作新书-,有人嘲讽 -心理治疗是洗白套路-。
这种反应,恰恰暴露了社会对心理健康的矛盾态度 —— 我们同情抑郁症患者,却容不下他们的脆弱。
但我更愿意相信他的真诚。
毕竟,一个在镜头前公开谈论药物副作用的人,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就像他在直播里说的:-我不是想当榜样,只是想告诉大家,崩溃的时候不必假装坚强。
-#齐思钧自己去看了两年心理治疗#
举报-反馈
来源:无忧的漂流瓶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