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露思带着一档名为《小小的勇气》的公益综艺回归荧幕,却意外卷入舆论漩涡。
赵露思带着一档名为《小小的勇气》的公益综艺回归荧幕,却意外卷入舆论漩涡。
节目里,她素颜出镜、零片酬深入贫困山区,试图用抑郁症康复的故事传递勇气,但观众并不买账。
有人批评她在村民面前大谈明星的辛苦,像极了晋惠帝那句何不食肉糜;也有人认为她虽无恶意,却暴露了明星与普通人生活的巨大鸿沟。
当明星的脆弱成为卖点,谁该为山区真正的苦难发声?
公益初心还是明星卖惨?
节目开播前,宣传重点落在赵露思的抑郁症康复经历和公益属性上。
她提到自己曾因工作每天只睡两小时,甚至因身体崩溃停工,希望借山区生活治愈身心。
然而,当镜头对准甘孜藏区村民的泥巴房和悬崖上学的孩子时,她的倾诉显得格格不入。
网友直言:明星的辛苦有百万收入兜底,村民的苦却是生存问题,这样的对比太讽刺。
更引发反感的,是她与村民的互动。
例如,她拿出一沓童年艺术照给从没拍过写真集的山区女孩看,还鼓励对方学艺术。
可女孩的父母连基本生活都难保障,网友叹息:这哪是鼓励,简直是天真又残忍的炫耀。
言行不当暴露认知差距
赵露思在节目中的发言屡屡踩雷。
见到山区老手艺人,她质问对方不传手艺是不是自私,老人无奈解释年轻人要打工养家,根本没人愿学。
看到村民拄拐杖,她竟说以前以为拐杖是权威装饰品,生病后才懂用途。
网友吐槽:这种常识性无知,暴露了明星脱离群众太久。
就连节目组也扛不住压力,连夜删除争议片段。
比如她说山区孩子攀悬崖上学很酷,被批美化苦难;对村民说没被父母偏爱过,却被扒出家庭优渥、父母全力支持她事业的旧采访。
公益综艺的定位失衡
节目标榜真实性,强调不预设剧本、不化妆、不拿片酬,但观众发现赵露思仍享受明星特权。
比如村民为她做饭、孩子围着她转,而她谈论山区体验时,更像是在享受一场治愈旅行。
业内批评声指出:公益综艺的核心应是关注弱势群体,而非让明星借他人苦难疗愈自己。
赵露思的争议,本质是明星与普通人世界的碰撞。
她的痛苦真实,但将这份脆弱展现在更脆弱的人群面前,难免显得奢侈。
公益不是单向的情绪索取,而是平等的看见与互助。
明星若真想做公益,不如少说自己的苦,多听听村民需要什么。
毕竟,山区孩子的艺术照梦想,不该止于明星相册的展示,而应是一盏照亮前路的灯。
最后一说
这场风波也给娱乐圈提了醒:打着公益旗号的综艺,若只沦为明星人设的秀场,终将失去观众的信任。
真正的勇气,不是镜头前的素颜与零片酬,而是放下身段,真正走进他人的生活。
来源:茯苓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