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日,一家山寨版胖东来购物超市——胖都来横空出世,开业当天还邀请叶璇,丁勇岱,赵亮等一众老戏骨宣传站台。
有些人就不能光明正大挣钱?
想蹭流量结果照着抄都抄不明白。
5月1日,一家山寨版胖东来购物超市——胖都来横空出世,开业当天还邀请叶璇,丁勇岱,赵亮等一众老戏骨宣传站台。
还可以这样?现在蹭流量都这么明目张胆了吗?
更有网友辣评,难道里面卖的是雷碧、康帅傅、大个核桃、粤利粤、王老古、老于妈、大白免、七匹狠吗?
随后针对网友们的质疑,胖都来正面回复了,表示“胖”取吉祥寓意、“都”为董事长姓氏,完全是自己为了好的寓意起名而已。
但很显然,这样的说法网友并不买账。
毕竟胖东来这个名字结构,已经具有高度的独特性和辨识度,胖都来这波操作很显然就是故意的。
更有网友打趣说,胖东来有那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他偏偏只学了个名字,真是答案都给你你还能写错了,你不凉谁凉?
当然,现在凉凉的还不止是胖都来,还有当天为其发祝福的明星。
包括演员叶璇,主持人刘仪伟,在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中饰演三德子的演员赵亮,演员丁勇岱等。
或许是这帮“老戏骨”受不了舆论的强大压力,目前“三德子”赵亮已经公开发布道歉声明。
称这场活动自己并没有收取钱财,不存在什么商业性质。
丁勇岱也因受不了舆论的谩骂,已关闭评论。
当然最惨的还得数演员叶璇,因为她不仅发布了祝福视频,更是在开业当天亲自到场,还坐在了开业活动的第一排。
如今被骂的更是体无完肤,直接掉粉15万。
胖东来这么火,难道他们不知道他们发祝福的胖都来是冒牌的?
明知道冒牌还帮其宣传,如果说他们没有收米谁信?
只要给钱啥都能做,这样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早已在观众心里失去了诚信。
目前,胖东来已经向胖都来邮寄了律师函,并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如果此事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相信后续会有更多的人无法无天。
就像5月7日,胖都来之后又有一个胖东升超市开业。
而且网络上更有多方抢注胖冬来、胖东莱等商标。
难道他们不是看到了胖都来的流量红利?
不是再赌这件事对自己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
当然,虽然山寨现象频频发生,但好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曾经在热搜上盘踞多日的胖都来,虽然初期达到了不小的流量,但仅仅三天时间,就已经凉凉了。
就像用户所说,连名字都是假的,谁敢相信他的产品是真的?
如果学不了胖东来的服务与产品质量,还是趁早下车为好。
毕竟类似的前车之鉴也有很多。
“雷碧”是近年来被广泛讨论的山寨饮料品牌,该产品不论是在名称、还是包装设计都与可口可乐旗下的“雪碧”高度相似。
不仔细看的话,真的很容易将其与雪碧混淆。
只是虽然包装和名字差不多,但质量却是参差不齐,或许品牌深知这一点,于是选择利用明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广产品。
只是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最后结果,雷碧被判定侵权,相关明星也得到相应的惩处。
还有曾经的康帅傅方便面,顶着和康师傅几乎一模一样的包装,邀请网红进行推广。
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既失去了民心,又面临山寨的官司。
类似的案件还有曾经的六个核弹,奥利粤,都是明晃晃的例子。
只是类似的案件一起又一起,为什么就是屡禁不绝呢?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虾有虾道”。
像这类的山寨版产品,一般都会选择一些比较难以流通的场景,就像早期的火车上,还有一些不太规范的旅游景区。
像这类地方,一些大品牌不会进行投放,就给了这些山寨品牌以可乘之机。
还有一些五六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消费者甚至可能分不清楚真的和假的。
但假的终究是假的,品质和诚信摆在那,哪怕在豪华的包装,也迟早有露馅的一天。
如今,胖东来的诸多山寨版层出不穷,但那些地方不是所谓难以流通的场景。
消费者可能一次不察,上了山寨的当,但时间久了,山寨版终归会被厌弃。
而那些投机取巧之徒,也该幡然醒悟,一个品牌一个企业能够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靠的绝不是一个名字,一个相似的包装,而是长久以来企业的诚信与品质。
就像胖东来说过的,“学模式不如学文化,企业最该坚守的是底线。”
这种底线,恰恰是山寨品牌最缺失的。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企业开始觉醒。
例如永辉超市引入胖东来管理模式后,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员工福利,首日营业额暴增13.9倍。
所以,消费者并非排斥“学习”,而是厌恶“欺骗”。
真正的成功,需要从“抄名字”转向“修内功”。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另起炉灶”起个响亮的名字,并不难。
真诚才是企业的必杀技!
来源:破局者Bre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