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因他给一家叫“胖都来”的商场,录了个开业视频,结果口碑一夜崩塌。
“三德子”赵亮最近摊上大事了!
只因他给一家叫“胖都来”的商场,录了个开业视频,结果口碑一夜崩塌。
更离谱的是,叶璇、丁勇岱这些老戏骨也跟着录了视频,结果现在全被骂惨了。
叶璇一夜掉粉15万,直接关闭了评论区;
赵亮赶紧发声明道歉,说没收钱、没合作,纯属“人情帮忙”。
可网友根本不买账:“你一个公众人物,连企业背景都不查就站台?”
然而这事儿,真的只是“考虑不周”那么简单吗?
故事要从 2025 年 5 月 1 日说起。
浙江海宁的一家胖都来商超,搞了个开业加大酬宾,那架势可大了去了。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们还请了不少明星来助阵,开业声势那是相当浩大。
通过网络宣传、悬挂明星祝福条幅、大屏幕循环播放贺词等方式,制造出了一种“胖东来分店”的认知偏差。
要知道河南的胖东来超市,能火到让无数游客不远万里去打卡。
甚至前一阵子,还在网络上掀起“什么时候开分店”的热议,而且这还不是靠刻意营销,完全是大众的自愿宣传。
之所以能成为零售行业的标杆企业,靠的就是把顾客当人、把员工当人。
从服务到售后,体验过的朋友至少 99%是满意的。
员工待遇也特别好,工资 7000 元往上,还有各种社会福利,上班的时候甚至可以坐着服务。
老板于东来靠着服务和真诚,把超市经营得有声有色,可没想到,却遇到了“胖都来”这样的情况。
乍一听,“胖都来”是不是和“胖东来”特别像?
单从听觉上感受,要是带点口音,几乎就没差别了。
而且啊,它不仅名字像,LOGO 设计及缩写标识,也和“胖东来”高度相似,这就被很多人指责是系统性碰瓷。
胖东来也没有坐视不管,5 月 2 日就宣布启动法律程序,指控“胖都来”涉嫌违反《商标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
“胖都来”的工作人员回应说,卖场命名是因为老板姓都,售卖的商品以服装和日用百货为主,没有刻意模仿胖东来。
他们还解释说,“胖”寓意着丰盈、富足、美好,这一理念贯穿于经营中,确保商品琳琅满目,价格实惠,服务贴心,“都”字则取自集团董事长的姓氏。
可在胖东来已经有广泛知名度的情况下,这样的解释很难让人信服。
尤其是经营范围又都是零售业,很容易引发消费者混淆。
事件发酵后,那些为“胖都来”站台的明星,可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先说说赵亮,他第一时间强调自己未收费、无商业合作及代言行为。
可这道歉不但没平息风波,反而引发了更多争议。
直播间满屏的嘲讽,就连自己的养鸡生意,也跟着遭了殃。
有人翻出他直播间卖的“德子土鸡”,发现商标注册的是“德子土”,根本不是“土鸡”,直接被扣上“玩文字游戏欺骗消费者”的帽子。
说实话,赵亮这些年转型养鸡,口碑一直不错。
直播间里他总是一脸憨厚,讲怎么用养鸡带动老乡脱贫。
结果这次事件一出,网友集体冲进直播间刷屏骂,有人甚至故意下单再退款,就想让他尝尝“失去信任”的滋味。
或许明星们总觉得“拍个视频而已”,可观众眼里,你的脸就是信誉担保!
今天能给“胖都来”站台,明天是不是也能给“康帅傅”代言?
信任这东西,攒起来难,崩起来却只需要一瞬间。
再看看其他明星,像叶璇、丁勇岱等,有的关闭了评论区,有的对此闭口不谈。
他们可能也没想到,自己录制个祝福视频,会惹出这么大的麻烦。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即使是免费为企业站台,也应该对合作方进行严格审核。
因为他们的商业背书行为,无论收不收费,都可能要承担连带责任。
要是不审核,万一合作方存在侵权等问题,明星也脱不了干系。
所以啊,赵亮这次翻车,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给所有明星提了个醒:赚钱可以,但别把观众当傻子。
你越是靠“实在人设”吃饭,就越得珍惜羽毛。
不然下次翻车的,可能就不只是直播间销量了,搞不好连“三德子”这个经典角色,都得跟着一起被骂成“黑历史”。
从这件事我们也能看出,现在商标模仿已经形成了蔓延趋势。
从“雷碧”对标“雪碧”到“康帅傅”模仿“康师傅”,这些商标模仿者深谙法律漏洞,在商标法“近似判定”的模糊地带游走,用低成本试错换取高概率收益。
他们利用行业标杆的品牌资产,进行低成本的获客,把他人积累的商誉转化为自身盈利工具,这就是一种商业寄生行为,也严重蛀蚀了市场公平竞争机制。
而这次“胖都来”碰瓷“胖东来”的事件,给明星和企业都敲响了警钟。
明星在商业合作中要更加谨慎,不能只图一时之利,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维护好自己的公众形象。
企业呢,更要靠自身实力和创新来发展,而不是靠投机取巧、蹭别人的热度。
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基于网络公开信息整理,如有不实之处,欢迎指正。
信源:大象新闻等多家媒体
来源:千寻说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