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摘要: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曾扬言和梅兰芳并肩,自称“梅派传人”。
却被京剧界联手除名,被梅兰芳之子称为“京剧耻辱”!
如今,跨界当导演的李玉刚,又杀回来了!
跨界明星不在少数,但最在行的当然还要当属李玉刚。
陈德容、房琪跨界搞唱跳,傅首尔从名嘴跨界去搞演技PK。
而李玉刚直接从歌手跨界去当导演,并且在上个月底还捧回了奖杯。
网友直呼:
艺术果然是个圈!
1978 年,李玉刚出生在吉林省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祖祖辈辈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
家中经济条件拮据,但这并没有阻挡李玉刚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小时候,村里的大喇叭常常播放各种音乐。
别的孩子唱歌五音不全,李玉刚却展现出惊人的天赋。
不仅声音动听,模仿能力也极强,大多数歌曲听一遍就能学会。
18岁那年,他虽然考入了吉林艺术学院,但高昂的学费却让他望而却步。
最终,他只能含泪离开大学校门,带着200块钱踏上了前往长春的列车。
然而现实却无比残酷,在中介的忽悠下,他交了 150 块钱的工作介绍费。
结果工作没找到,钱却打了水漂。
在多次碰壁后,李玉刚终于找到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包吃包住,但待遇很低。
后来,他跑到深圳开了一家家政公司,但生意却并不顺利。
失败后的他,将目光投向了自己最喜爱的艺术之路,开始在小歌厅卖唱。
卖唱的日子虽然艰辛,但李玉刚却乐在其中。
他在夜总会歌厅卖唱时,偶然因女歌手缺席,他意外地展现了自己的反串天赋,从此走上了反串演员的道路。
真正让李玉刚声名鹊起的,是 2006 年他参加央视节目《星光大道》。
舞台上,他身着华丽的京剧服饰,以独特的 “男旦” 形象和精湛的演唱技巧惊艳全场。
那雌雄莫辨的嗓音、妩媚动人的姿态,将传统京剧与现代流行音乐完美融合。
一曲《霸王别姬》唱罢,现场掌声雷动,他也凭借出色的表现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年度季军。
此后,李玉刚的事业如同开挂一般,一路高歌猛进。
2010 年,他推出了代表作《新贵妃醉酒》、《刚好遇见你》等作品风靡全国。
歌曲一经推出,便迅速火遍大江南北,传唱度极高,专辑销量更是突破百万,创造了音乐市场的奇迹。
他甚至被冠以“中国最后一个男旦”“国宝级艺术家”称号,成为央视春晚常客。
李玉刚并没有满足于在歌手和反串演员领域的成就。
他不断尝试跨界,探索新的领域。
上个月底,他跨界当导演,并且捧回了奖杯,这一成就让他再次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李玉刚的跨界之路并非没有争议。
谁能想到?
在戏剧上极具天赋的他,竟然会被艺术界“除名”呢?
李玉刚的走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京剧元素的借用。
然而,正是这种“跨界”引发了传统京剧界的强烈反弹。
尤其是与梅派传承人梅葆玖的冲突,成为他事业的分水岭。
起初,梅派艺术的传人梅葆玖对李玉刚的创新尝试持开放和赞赏的态度。
他看到了李玉刚对京剧传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但随着李玉刚人气的飙升,他的粉丝越发狂妄,甚至喊出了:
“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 这样的口号。
甚至有些粉丝将他与梅兰芳相提并论,甚至称他为“梅派传人”。
在京剧界,梅兰芳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
他对京剧艺术的贡献和影响力举世公认,是梅派艺术的开山鼻祖,将京剧推向了世界舞台。
李玉刚虽有一定的艺术才华,但与梅兰芳相比,无论是艺术造诣、对京剧的理解,还是在京剧界的地位,都相差甚远。
这样的口号无疑是对梅兰芳的不尊重。
也是对京剧传统和梅派艺术的亵渎。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李玉刚在一些公开场合的言论和行为,表现出他似乎对自己的定位产生了偏差。
他不仅没有对粉丝的不当口号加以制止和纠正,甚至自己也逐渐以 “梅派代表” 自居。
而这个矛盾在2010年央视中秋晚会上彻底激化。
在彩排现场,他口出狂言:
“我是梅派艺术的代表人物”。
导致台下的梅葆玖当场黑脸离席!
梅葆玖作为梅兰芳的儿子,自幼便投身于京剧艺术的学习和传承。
一生都在为梅派艺术的发展和弘扬而努力,他对梅派艺术怀有深厚的感情和敬畏之心。
他认为京剧需要“三年坐科,五年登台”的严苛训练。
而李玉刚仅凭反串造型和戏腔片段,只是将京剧元素简单地融入流行音乐中,便自称“梅派代表”。
是对传统艺术的轻视,更没有资格代表梅派艺术。
梅葆玖当场拂袖而去,毫不留情地表示从此与李玉刚划清界限,永不原谅。
此后,梅葆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批评李玉刚:
“男旦是很纯粹的,而那些庸俗化取悦观众的,总归是跳梁小丑。”
言辞之犀利,态度之坚决,可见他对李玉刚的不满和失望达到了极点。
此后,京剧界的26位泰斗联名批评李玉刚“蹭热度”“哗众取宠”。
京剧界的联手打压,让李玉刚的商业价值一度暴跌70%,演出邀约锐减。
李玉刚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内心懊悔不已,试图当面向梅葆玖道歉,以挽回局面。
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一直到梅葆玖因病去世,李玉刚都没能找到合适的机会说出那句道歉的话。
这段至死未能化解的恩怨,让他在京剧界乃至整个艺术圈的形象一落千丈。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03观众批评其表演“形式大于内容”“唱腔充满功利感”。
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李玉刚经历了长达数年的沉寂与反思,最终通过三条路径实现逆转:
1. 拜师学艺与低调深耕
2018年后,李玉刚拜梅葆玖亲传弟子胡文阁为师,系统学习梅派唱腔与身段。
他公开练功视频,展示压腿、吊嗓等基本功,并捐款支持戏曲学校,以实际行动重塑“敬畏艺术”的形象。
2. 从流行歌手到文化使者
李玉刚将创作重心转向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深度融合。
其歌舞诗剧《昭君出塞》全球巡演大获成功,作品融入敦煌壁画元素,被赞为“东方美学的新表达”。
2024年,他执导的电影《云上之云》以乡愁为主题,签约长影集团,完成从歌手到导演的跨界。
3. 打破争议的“亚洲杰出艺术家”
2017年,李玉刚在纽约大学举办演唱会,获颁“亚洲杰出艺术家”奖,与马友友、谭盾等大师并列。
他卸去妆容,以谦逊姿态致辞:
“奖项是对传统文化当代表达的鼓励”。
2023年,梅葆玖之孙梅玮公开拥抱李玉刚,称“全家喜爱你的音乐”,标志着与梅派的和解。
李玉刚与梅派之间的争议,其实也反映了他内心的自我矛盾。
他一方面想把传统京剧和现代流行元素结合,用创新方式推广传统文化,让其能被更广泛的年轻观众接受。
另一方面,这种创新方式又不可避免地和传统观念冲突,让他不得不接受这些非议。
商业化的需求让他不得不迎合观众的口味,创作出更多受欢迎的作品。
而纯粹的艺术追求又让他希望能够在传统京剧领域有所建树,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
然而,他也明白,在艺术传承里,只有重视传统,才能真正创新。
梅葆玖终生坚守的理念或许”死板“,但却是很多老艺术家至死坚守的底线。
他开始更加谦虚地面对媒体和观众,不再轻易发表过激的言论。
在跨界当导演的过程中,李玉刚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艺术定位和方向。
也终于明白,艺术是多元化的,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李玉刚与梅葆玖的恩怨持续近20年,最终以“和解”收场。
但这场争议中无人是真正的赢家。
梅葆玖至死未原谅李玉刚,而李玉刚虽重获认可,却付出形象崩塌、事业停滞的代价。
这次的转型导演,也算是李玉刚给自己留下的后路吧。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李玉刚个人资料 . 网易 . [2015-3-13]
毕福剑坦言《星光大道》遇瓶颈 李玉刚现身说法 . 腾讯娱乐 . [2015-3-13]
李玉刚要把"反串"做成艺术:有苦,但没有苦闷 . 人民网 . [2015-3-13]
李玉刚《昭君出塞》:填补了东方经典舞台剧的空白 . 新华网 . [2015-3-13]
李玉刚获星光大道十周年颁奖礼重量级奖项 . 新浪娱乐 . [2015-3-13]
《星光大道》十周年颁奖盛典 相约不一样的李玉刚 . 新华网 . [2015-3-13]
来源:2号探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