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彼时,还没有夜生活的概念。八小时之外的生活是单调和枯燥的,何况地处偏远。驱逐寂寞的方式就是看书阅读、就是半导体听歌、再就是大家扎堆看电视,为此特意自费订阅了中央广播电视报作为视听指南。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到千家万户,能有电视看还真是一种享受。一台电视机,一集连续剧,简单寻常,日复一日,当年高配版的夜生活。
彼时,人生职场第一站。作为恢复高考第二届的毕业生,分配到一处撤销县治的旧县城旧县衙内上班,一个地区直属单位,离地区行署有四十公里的距离。
彼时,还没有夜生活的概念。八小时之外的生活是单调和枯燥的,何况地处偏远。驱逐寂寞的方式就是看书阅读、就是半导体听歌、再就是大家扎堆看电视,为此特意自费订阅了中央广播电视报作为视听指南。
彼时,电视机是高等奢侈品。半是机关半是校园,偌大的一个单位也就是两台彩色电视机,大一点的放在礼堂供学员使用,小一点的十八寸的放在职工食堂供教职工的。
当年,每当夜幕降临,领导教职工大家都会不约而同都守在电视机前,新闻联播之后是黄金档,或是电视刷或是话剧,一到播出时间,大家就聚首在荧屏前跟着剧情互动,一起喜怒哀乐。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细数当年那些看过的电视剧时,才惊觉一晃四十年了。众多的电视剧如过眼烟云,优秀的经典的总是难忘,《霍元甲》无疑是收视率最高的一个,它是第一部被内地引进的香港电视剧,也是伴随改开时代吹来的一缕新风,该剧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红遍神州大地。再后来有了国产的连续剧,比较著名的是根据老舍先生的小说改编的《四世同堂》,讲述了在抗战时期,北平小羊圈胡同里祁家四代人的荣辱沉浮悲欢离合,一个胡同一个家庭被挟裹在沧桑而宏大的历史画卷之中。现在想起来,依然有苍凉和悲怆的感觉,尤其是骆玉笙京韵大鼓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犹如耳边裂帛一般铿锵有力震撼心弦。。。。。
来源:老宁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