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然:演“邓世昌”走红,立誓不接广告,和妻子恩爱62年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06 23:19 1

摘要:那晚,舞台上的灯光、演员的台词、观众的热烈掌声,像一道闪电劈进他的生命。

195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摄影棚里。

一个身材威猛、目光如炬的男人站在甲板上。

他手持望远镜,怒吼一声,“撞沉吉野!”。

这一声吼,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瞬间。

“邓世昌”也成了几代人心中的民族英雄。

这位银幕上气宇轩昂的演员叫李默然。

早在哈尔滨文工团的舞台上,李默然认识了龙潮。

两个年轻人相互爱慕,两颗年轻的心悄然靠近。

李默然,虽然出身贫寒,是初露锋芒,有美好前途的年轻演员。

龙潮,一位才华横溢,气质优雅的音乐指挥家。

他们的相遇,仿佛是命运最精妙的安排。

龙潮出身书香门第,是长春师大的本科毕业生。

她会弹钢琴、懂交响乐,是团里公认的才女。

但是两人背景天差地别。

然而,爱情的魔力跨越了这一切鸿沟。

李默然被龙潮的才华和温柔吸引,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龙潮也被李默然的执着和努力所打动,看到了他身上的巨大潜力。

1950年,23岁的李默然和龙潮结婚了。

这段婚姻,起初没人看好。

但龙潮铁了心,“他演戏时的眼神,像能把人吸进去。”

婚后,为了支持丈夫的演艺事业,龙潮放弃了心爱的音乐事业。

她甘愿成为“幕后贤内助”,成了李默然的“私人导演”。

每场戏排完,她第一个提意见。每次登台前,她亲手给他熨戏服。

结婚后,三个儿女相继出生。

龙潮在家照顾家庭,抚养孩子。

她还帮助协助丈夫处理各种事务,甚至代他回复粉丝的来信。

他因《甲午风云》爆红后,面对雪花般的片约,是她冷静提醒。

“别忘了你首先是话剧演员。”

李默然对妻子的付出铭记于心,将龙潮视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他们的孩子也逐渐长大成人。

长子李龙吟,成了知名编剧,代表作《马背上的法庭》;

次子李龙跃,转型导演,执导话剧《父亲》获曹禺文学奖;

孙子李唫,中央戏剧学院博士,如今是新生代导演中的佼佼者。

有人问李龙吟:“你们家怎么全是搞戏剧的?”

他笑答:“我爸说戏比天大,我们是被‘熏’出来的。”

这一家子,天生的艺术之家,续写着“李家戏剧王朝”的辉煌。

不幸的是,2010年,82岁的龙潮先一步离世。

葬礼上,李默然看着妻子的照片,几次站不稳晕倒过去。

回溯过往,1940年,李默然还是哈尔滨街头卖烟卷的穷小子。

李默然,本名李绍诚。1927年生于黑龙江一个贫苦家庭。

父亲早逝,母亲靠缝补度日。

他的童年充满苦涩,日子苦得连双完整鞋子都没有。

10岁时,李默然才踏进学堂,然而,三年后他不得不辍学。

他13岁就开始谋生,卖烟卷、当邮差、跑腿打杂……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46年的冬天。

19岁的李默然,偶然路过哈尔滨一家剧院。

门口贴着话剧《风雪之夜》的海报。

他攥着兜里仅有的几毛钱,咬牙买了张最便宜的站票。

那晚,舞台上的灯光、演员的台词、观众的热烈掌声,像一道闪电劈进他的生命。

散场后,他蹲在剧院后门的雪地里哭了。

不是冻的,是心里烧着一团火,“我也要站在那上面!”

命运的转折不经意来临。

李默然18岁那年,牡丹江话剧团正在招募演员。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了这个消息。

起初,剧团的人并不看好李默然,给了他一个老仆人的小角色。

演完后,他的表演赢得了剧团老演员的赞赏,

两年后,李默然成功考入哈尔滨文工团。

这是一个更大的舞台,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

在文工团的四年里,他的演技突飞猛进,逐渐成为团里的佼佼者。

1951年,李默然加入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成为最早的演员。

他领衔主演话剧《曙光照耀莫斯科》《日出》等很多作品。

他精湛的演技和深入人心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赞誉和认可。

从此,他的名字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传开,成为了一名备受瞩目的表演艺术家。

1962年,《甲午风云》开拍。

起初,李默然被导演林农选中饰演李鸿章一角。

然而,在影片开拍前,原定饰演邓世昌的演员金山因故无法参演。

李默然临时接到邓世昌角色,压力大得整夜失眠.

他连军舰都没见过,怎么演好这位民族英雄?

他干了两件事。

啃完4万字历史资料,连邓世昌爱吃什么早点都查清楚;

每天对着字典练台词,硬是把“撞沉吉野”四个字,吼出千军万马的气势。

导演林农后来回忆,“他那双眼睛不用化妆就能喷火,船上实拍那天,围观的老渔民真的哭了,说‘邓大人显灵了’。”

但鲜少有人知道,电影里最催泪的临终戏,是“骗”来的。

演李鸿章的老演员王秋颖病重时,李默然赶到医院。

他附耳问:“李中堂,还记得二堂议事吗?”

奄奄一息的王秋颖突然睁眼,用尽力气喝骂:“谁在二堂喧哗?!”

两人当场泪流满面。

这段即兴表演,后来被称作“中国表演史上最伟大的临终对戏”。

在话剧舞台上,李默然同样留下了无数经典形象。

他主演的《尤利乌斯·伏契克》《第一次打击》《智取威虎山》等话剧,都深受观众喜爱。

1986年,李默然参演话剧《李尔王》,获得“话剧之王”的美称。

2007年,李默然获得了第十七届白玉兰戏剧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然而,1980年代,李默然干了件轰动全国的事,代言“三九胃泰”。

20万代言费(相当于现在200多万),他全捐给刚成立的中国戏剧家协会。

没想到观众不买账:“邓世昌怎么能卖药?”

信件像雪片般飞来,有人甚至骂他“晚节不保”。

老爷子慌了,他连夜写公开信道歉,立誓“此生再不接广告”。

多年后孙子问他后悔吗,他摇头:“观众把邓世昌当圣人,可我只是个演员。”

这种固执的纯粹,贯穿他一生。

担任辽宁人艺院长时,他立规矩“排练场不准抽烟”,自己戒了30年的烟瘾。

某次演出后,年轻演员阿谀奉承:“您今天太完美了!”

他当场黑脸:“戏哪有完美的?你这是在害我!”

2012年深冬,在妻子龙潮走后的第二年,85岁的李默然走了。

临终前,钢笔停在最后一句话“演员要永远对得起观众的眼泪……”

每当我们回放《甲午风云》,那个撞向敌舰的背影,就会明白:

有些人的光芒,从来不需要热搜来证明。

他这一生,像极了自己最爱的梅花:

来源:步凡寻光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