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俺老孙来也!”5月6日申时(申属猴,15点-17点),随着这声穿越时空的经典呐喊,身着红衣的六小龄童(章金莱)现身汉江师范学院礼堂。当86版《西游记》主题曲响起时,全场500余名师生齐声欢呼,这场以《金猴宗师》为载体的文化盛宴,在这所拥有五百年文脉传承的高校
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
“俺老孙来也!”5月6日申时(申属猴,15点-17点),随着这声穿越时空的经典呐喊,身着红衣的六小龄童(章金莱)现身汉江师范学院礼堂。当86版《西游记》主题曲响起时,全场500余名师生齐声欢呼,这场以《金猴宗师》为载体的文化盛宴,在这所拥有五百年文脉传承的高校里,在美猴王与武当山、神农架的“隔空对话”中拉开帷幕。
礼堂坐无虚席
六小龄童轻捻话筒与观众分享
“汉江师范学院的前身郧山书院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西游记》成书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二者时间非常接近。我们此刻的相遇,是两段文化长河的汇流。”六小龄童轻捻话筒,身后大屏浮现嘉靖版《西游记》古籍影像。他特别提及《西游记》第六十五回孙悟空武当山求援的典故:“真武大帝派龟蛇二将助阵大圣降妖除魔,今日虽未登临武当,却在这方孕育过郧阳府学的土地上,完成了一次道脉传承。”谈及神农架金丝猴,他笑称:“那些'本家兄弟'的眼神动作,都是我塑造猴王的灵感源泉。”
“全国有百余猴戏世家,为何最终是我?”六小龄童自问自答中,亮出布满老茧的双手。1982年,已离开舞台16年的他,以39岁“高龄”重披战甲。“每天盯日出练火眼金睛,抓活猴观察肌肉颤动,在钢丝上翻腾时摔断过锁骨。”当大屏播放他倒挂40米瀑布拍摄“大圣出世”的影像时,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择一事终一生”的匠心理念,被他凝练成当代“猴王精神”:“孙悟空取经用了14年,我们拍《西游记》也是6年磨一剑。”
分享会尾声,六小龄童突然跃上讲台,一根金箍棒在他手中舞出飒飒风声。“小猴王们,看棒!”在他的指导下,6名学生有模有样地摆出“大圣探海”招式。现场00后学生王梓涵激动地说:“没想到古籍里的'筋斗云',能化作我们这代人的追梦云梯。”
欢乐互动
经典再现
此刻,窗外的汉江水静静流淌。从郧山书院到数字时代,从猴戏绝技到文化IP,六小龄童正在书写新的“取经路”——正如他留给学子们的赠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灵山,只要敢做自己的齐天大圣,一直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定能踏破八十一难,成就自的人生辉煌!”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