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金雅琴患双癌离世:独生女儿4婚4离,她气得在公园哭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06 13:15 2

摘要:她80岁时成了金鸡奖和东京电影节的双料影后,却在91岁那年,因双癌悄然离开人世。

她是《我爱我家》里的“于大妈”,也是《闲人马大姐》中的“刘奶奶”。

她80岁时成了金鸡奖和东京电影节的双料影后,却在91岁那年,因双癌悄然离开人世。

她叫金雅琴。生前风风火火,演尽“三姑六婆”;身后却留下一个烂摊子——女儿牛响铃,五次结婚,四次离婚。

当她晚年坐在公园角落默默落泪时,大概不是怕死,而是心疼女儿。

1925年,黑龙江尚志,一户大户人家迎来了一个小女婴。

她父亲是做生意的,有钱有势,母亲则是个标准的传统主妇。这个女孩从小聪明漂亮,骨子里带着不服输。

日子原本过得富裕,可偏偏赶上乱世。东北三省成了沦陷区,国破家亡,一家人颠沛流离。

她喜欢看戏。两个表哥是京剧鼓师,常带她蹭戏班。

别人是听个热闹,她却在台下偷偷学招式,模仿唱段、动作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十岁那年,有个戏班老板看中了她的“苗子”,想签下来当童伶。合同上赫然写着“打死不负责任”,父母吓坏了,坚决不准。

她转而爱上话剧。常常省下饭钱买票,一场场话剧看得津津有味。

1943年,父亲去世,家道中落。她才18岁,却扛起了养家的担子。加入剧团后,凭借《日出》中的“陈白露”成了团里红人。

有高官看上她的美貌,想“请吃饭”。剧团老板怕惹事,劝她去。

她愤怒回怼:“老子不干了。”这句话差点惹来牢狱之灾。

之后她进了华北大学,毕业后被分到中央戏剧学院,再调入北京人艺,从此正式踏上了专业表演的路。

但身份不好,从沦陷区来的,又是资本家女儿,注定演不了主角。

她开始演些“媒婆”“泼妇”之类的小配角。一开始她不服,甚至不愿演,后来咬牙接受了。

可谁也没想到,几十年后,这些“配角”成就了她的一生。

金雅琴27岁时还没结婚,属当时的大龄未婚女青年。

母亲急坏了,介绍了不少对象,她一概不看。直到单位来了一位帅小伙,牛星丽。

这个男人比她小三岁,长相周正,干干净净,她一眼相中。主动追,热情表白,结果被拒了。理由是——他觉得自己配不上她。

她哪能咽下这口气?笑着开玩笑却句句带刺:“你要不答应,我也不让你跟别的姑娘好。”

领导同事也劝牛星丽:“她开朗大方,和你合适。”牛星丽最终松了口。

可婚事刚准备办,单位又拦着不让批,说她脾气大、出身不好,怕影响牛星丽的前途。

牛星丽顶着压力,拍桌子表态:不批婚我也要结!就这样,他们俩硬生生地将这婚事“磕”了下来。

婚后生活并不总是甜蜜。她热情开朗,说话大嗓门;他内敛沉静,喜欢画画听戏。

两人性格完全不同,磨合得挺辛苦。

她曾在马路上被他“晾着”——两人骑车出门,丈夫中途去看画,没招呼她一声,回头人就不见了。

她干等半小时,回家一看他在喝茶,气得摔门质问。

但吵完也就过去了。因为她知道,丈夫是真的好。她爱闹,丈夫就学着忍。她发脾气,丈夫就偷偷写日记自我反省。

她嘴上不说,心里全记着。老了之后,她常说:“他是个好人。”

他们只有一个女儿,牛响铃。

女儿年轻时漂亮聪明,也挺有个性,就是感情太“折腾”。

二十出头结婚,丈夫患病,感情不顺,没两年就离了。孩子归她,金雅琴一边心疼,一边接手带外孙。

离婚后,女儿不甘心,事业上开了美容院,感情上再婚。这次是个倒爷,合伙开工厂,赔得血本无归,连父母的积蓄都搭进去了。

再离婚,母亲没骂,没吵,一个人坐在公园长椅上偷偷哭。她不是怪女儿,而是怕她吃亏。

结果女儿又找了个比自己小十岁的帅哥,结婚、生子、再离婚,三婚三败。

母亲实在是看不下去,每次劝都没用,她只好默默承受。

第四次婚姻,是跟京剧名门之后。两人各自带娃重组家庭,起初还挺美好,后来两个孩子打架,他们也开始吵,最后还是以离婚收场。

金雅琴那时候已经得癌了。她不哭病,也不怕死,只怕女儿后半生还是这样反反复复,像个没有终点的旋转门。

她病房外偷偷掉泪:“怎么就不懂得稳重点?”

幸运的是,第五次,女儿终于遇到了好人。两人是发小,年纪相当,背景相熟。

结婚后,男人对她一双儿女视如己出,女儿也变得安稳。

老年金雅琴靠着女儿女婿,过了一段安稳幸福的日子。

2005年,金雅琴80岁了,已是耳背眼花,却接下了文艺片《我们俩》的主角,一个孤独老太太。

剧组没钱,片酬还不如一集电视剧。但她一口答应,拿出当年话剧排演的劲头,从头到尾把自己泡在角色里。

她台词全部背熟,连对手的也记下,生怕听不清误戏。拍完后,她成了中国电影金鸡奖、东京国际电影节的双料影后。

这是她人生最高光的时刻,来得晚,却来得稳。

可就在这一年,她查出患上结肠癌,后来癌细胞扩散成双癌。

她却轻描淡写地说:“我没事。”边治病边拍戏,还乐呵呵地吵着想吃红烧肉。

2009年大年三十,丈夫突然心脏骤停,猝然离世。她一滴泪也没掉,反过来安慰家人说:“他走得快,没受罪。”

等到独自一个人翻看丈夫生前的日记,她才偷偷抹泪。

那本日记里,全是这个男人几十年如一日的体贴与宽容。她才明白,那个总是不吭声的男人,其实一直都在守着她。

2016年夏天,她因癌去世,享年91岁。

走得很安静。没有遗憾。

她没有大富大贵,却演活了无数平凡角色;她没有美满一生,却活得坦坦荡荡。

她教会人一件事——人生的高光,不怕来得迟,只怕你从未拼过。

就像她说的:哪怕死,也要死在舞台上。

如今,舞台谢幕,老戏骨落下帷幕,观众却依然记得她那张笑盈盈的脸。

她的故事,还在一代代人心里,轻声落幕,久久不散。

来源:柴sir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