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容的神色,笃定的眼神,又让我们看到久远的年代,一个执守信仰的女性,那份内在的刚强和坚定。
先给大家看一张老照片。
照片上的这位女演员,可能每个人看到,都不由赞叹一声:真漂亮。
容貌秀美,气质娴静。
从容的神色,笃定的眼神,又让我们看到久远的年代,一个执守信仰的女性,那份内在的刚强和坚定。
那么,她是谁?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再来看一张老照片。
照片上,是昔日上影厂8位著名女演员的合影。
大家一定觉得这8张面孔,都很熟悉?
因为大家认出了其中的张瑞芳、上官云珠、王丹凤。
甚至认出了坐在前排的狄梵(左一)、沙莉(左二),以及站在后排的汪漪(左二)和凤凰(左四)。
那么站在后排左一的那位女演员,有谁能叫得出她的名字?
她,就是李明。
昔日上影厂的又一位美丽女星。
她的气质很独特,既有女战士的刚毅,又有知识女性特有的书卷气。
所以塑造各类角色,都游刃有余。
上图是1962年,李明(前排左二)和上影演员剧团的同事,在演完话剧《雷雨》后的合影。李明在其中出演性格复杂的繁漪一角,深受好评。
照片上的每个演员,都因演技精湛而被大家所喜爱。李明也是其中之一。
但遗憾的是,她留给影迷印象深刻的的“出圈”作品,似乎并不太多。
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与她长期在上影演员剧团从事行政工作有关,二是与她的经历,以及家庭的变故,有直接的联系。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张著名的合影照上,最不被大家所熟悉的,李明的故事。
一、有理想有抱负的新四军女兵
李明出生于1923年,原名叫王大经,是江苏江都人。
她原本是当地大户人家的小姐。但从小饱读诗书,接受了进步思想。所以一心想要脱离封建大家庭,追求全新的生活。
她1935年考入苏州省立女子师范,两年后进入省立扬州中学读书。
1939年,16岁的李明,因为酷爱话剧,所以考入了“上海剧艺社”,成为演员。
但李明在进团后只待了三个月,就离开了。
为什么呢?
因为她难以接受很多演员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风,所以便主动退出。更于1940年年初,只身一人,悄悄地前往苏北,找到了新四军的队伍,并成为了一名新四军女兵。
新四军一师服务团老照片
在这里,李明感觉连呼吸的空气,都是新鲜的。她如鱼得水。
因为李明天资聪慧,又长得漂亮,所以很快就成为新四军一师服务团文艺工作团戏剧组的主要演员。在话剧《雷雨》中饰演繁漪、在话剧《蜕变》中出演“伪组织”,在话剧《日出》中,饰演陈白露。都是响当当的女一号。
因为李明在《雷雨》和《日出》中塑造的繁漪、陈白露非常成功,所以获得了新四军官兵的一致赞誉。大家一见她,都热情地称她为“繁漪”,或向她打招呼:“您好!陈白露”。
那时,李明在新四军队伍中,是非常耀眼的一颗“明星”。
那时的文工团员,不仅要演戏,而且随时都有可能与敌人短兵相接。
有一次,李明等接到师长粟裕发来的电报,急令正在苏南一带进行抗日宣传的他们,赶紧撤离。而正当他们在急行军时,却误入敌军的埋伏圈。李明和战友与敌人殊死搏斗,经过了整整十天的生死拼杀,才终于突围成功。
“转战敌后的九个文艺兵”,由此声名远扬。
在这之后不久,李明担任起了苏浙军区文工团政治指导员兼戏剧主任的职务,并在这里与一位战友结婚,生下孩子。
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李明悄悄地回到上海,将孩子交给家人照顾。
而正当她在上海地下党的安排下,计划返回解放区时,却因叛徒的出卖,而遭到军统特务的追捕,最终锒铛入狱。
1947年2月,李明被关进在南通唐闸的集中营里。这里关押着许多地下党员,新华社苏中分社的新闻记者袁素,就是其中之一。
李明通过秘密信号的传递,与袁素相识。他们在地下党组织的指挥下,悄悄地进行着越狱的准备。但不料这次行动又被敌人察觉。他们在搜查中发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了一串密码。
那是李明用左手写的,但无论敌人如何严刑拷问,她都闭口不答。
这时穷凶极恶的刽子手准备当众枪杀李明,杀一儆百。可正当紧要关头,袁素勇敢地站了出来,说那纸条是他写的,至于是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他却用冷笑来作答。
袁素就这样牺牲在了敌人的枪口之下。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解救了李明,同时也挽回了地下党组织的损失。
这件事对李明的震动非常大。袁素那高大的形象始终都活在李明的心中。他像就一座灯塔,照亮了李明的人生之路。此后,无论她遇到怎样的艰难困苦,都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她奋勇向前。
二、有颜值有演技的电影演员
194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急需大量创作人才。随军南下的李明,从三野转业,调入上影厂做演员。
李明容貌秀美,并且长得很像大明星白杨。所以1950年,导演赵明准备拍摄电影《团结起来到明天》时,先选了白杨扮演女主角纺织女工彭阿妹,又选李明扮演彭阿妹的妹妹彭小妹。
这是李明第一次上银幕,但她很快就适应了在镜头前的表演,将彭小妹塑造得栩栩如生。
1953年,李明在凌子风执导的电影《金银滩》中,出演了张华。
但接下来有好几年的时间,她都没有新角色推出。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存在拍片数量少,演员上戏难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从事起了行政工作,曾任上影剧团党支部书记。
1957年,李明在《情长谊深》中所扮演的佩芳,和在《凤凰之歌》中所扮演的王琦,都很令人难忘。
不过李明个人最满意的,还是《椰林曲》中的林妈妈这个角色。
在这之前,李明一直扮演的,都是戏路与气质跟自己比较接近的年轻妇女的形象。林妈妈是她第一次挑战“老旦”角色。尽管她当时只有33岁,但上妆之后,她却产生了强烈的信念感。
李明在《椰林曲》中呈现了非常成熟的演技。许多同事看过她的表演后都说,从此上影厂继吴茵、莫愁之后,又多了一名“银幕老旦”。
但李明却并不满足于自己所取得的成绩。1958年,她又在高衡执导的电影《长虹号起义》中,成功塑造了柳初明一角。
因为李明本身就有在杨城从事地下工作的经历,所以演起柳初明来愈发得心应手。这是李明在银幕上所塑造的又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角色。
这之后,李明还演过《铁树花开》中的张金娣、《大风浪里的小故事》中的王平、《他们在成长》中的杨玉华等角色。在当时的上影厂演员中,她不算是出镜率很高的演员,但也因为塑造了好几个有血有肉的角色,而成为影迷们喜爱的电影明星。
可紧接着特殊年代就到了。李明落难的日子也降临了。
但令她更为心痛的,却并不是遭受了太多精神折磨和无戏可拍,而是来自丈夫的离心离德。
三、曾经同生共死的夫妻因何离婚?
李明和丈夫是有感情的。
两人加入新四军后,也号召男友一起奔向新四军的队伍。
并且在那段难忘的岁月里,他们一同演出,一同战斗,共同经历过生死的考验,共同面对过太多的困难。
后来两人进入上影厂,李明还一心辅助丈夫,由演员转型成为了导演。
但这一切温馨的画面,都随着一场运动的到来,变得支离破碎。
因为当时李明被扣上了“叛徒”的帽子,所以遭到无情的迫害。但事情的缘由以及李明的为人,其实丈夫是非常清楚的。可在当时那种高压之下,他不知是为了自保,还是听信了别人的谗言,所以坚决要求与李明“划清界限”。
当曾经亲密无间的战友和相濡以沫的丈夫提出离婚,李明痛苦万分。
那应该是李明一生中最艰难也最灰暗的日子。
她的母亲不幸病逝,他的大儿子去了农村插队,二儿子去了遥远的农场。而她的小儿子呢,因为受到她的牵连,而遭到“小将”们的摧残,身心都受到重创。
李明自己也被打到右耳失聪,落下终身残疾。
并且在繁重的劳动和残酷的精神折磨下,她还胃病发作,必须进行胃切除手术。
而这个时候,丈夫却突然提出离婚。
这几乎是隔断了她最后的那点希望。
但她还是坚强地咬牙挺了过来。
在她的心中,她永远不会忘记袁素含笑就义时的模样。那是她在暗夜里,唯一可见到的光亮。
尽管在李明最无助的日子里,丈夫背叛了他们的婚姻和家庭。但李明却并没有因此记恨丈夫。而是以宽大的胸怀,原谅了他。
因为她知道,丈夫本性并不坏,只是在那黑白颠倒的年代,人性最经不起考验。
所以在丈夫晚年患病的时候,李明还是一心一意地照顾他。
四、晚年也多灾多难
1976年10月的一天,李明从上影厂的领导那里,得到了自己被“解放”的消息。
她兴奋极了。原本她刚刚做完一场大手术,人还非常虚弱。但她却硬是一路步行,走到了外滩。她的胸中,有太多的话想说,有太多的酸甜苦辣,想要表达。在黄浦江边,她痛哭失声。
这之后,李明被调入上影厂第三创作室担任领导职务,参与了《她俩和他俩》、《天云山传奇》、《子夜》、《牧马人》、《邮缘》、《雷雨》等多部优秀影片的创作,还在《祸起萧墙》、《大桥下面》等电影中出演角色。
李明在电影《大桥下面》中
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她容光焕发,表现出了更加旺盛的创作激情。
她就算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之后,也老骥伏枥,又参与创办了上海戏剧学院的青年导演学习班。后来,她还参加了新四军老战友合唱团,并担任副团长的职务,多年参加义务演出,不收取一分钱的费用。
同时,她还用文字,书写她当新四军女兵时的那段岁月。那应该是她一生中最为灿烂的一段年华。那里有她的青春记忆,有她的信仰追求。
但其实她的晚年也是多灾多难的。她本身身体就不大好,然后她的儿子在特殊年代受到打击后落下了病根,一直需要她的守护。而她的老伴又卧床不起,也需要她的照顾。她从早忙到晚,一刻也没有停歇的时候。
可就算是这样,她却依然以笑容来面对生活。
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新四军女兵所共有的品质——自愿奉献、勇于自我牺牲。而这些,在她们的后辈身上,却再难寻见。
2011年,李明去世,享年88岁。
她走得无声无息。
大概是因为她不是上影厂最有名的明星,所以她去世的消息,并未对外公布。很多影迷都还以为,她只是息影了呢。
今天,当咱们说起李明的故事,雅清真是感慨万千。
这是一个奇女子,一生只为信仰而活。
并且在她的生命里,她也确实一直都在为别人奉献,而很少会考虑到自己。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明星,才更值得我们记住,不是吗?
来源:亮仔说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