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某种意义上,广播剧是很多中小IP完成商业化的最有效途径,其优势包括但不限于潜在受众群体与当前最具消费活力的泛二次元人群高度重合,更低的内容开发成本和更短的项目开发周期,更强的题材包容性和更多元的后续商业可能。流量精细化运营的市场趋势下,广播剧的垂直属性就意味着
某种意义上,广播剧是很多中小IP完成商业化的最有效途径,其优势包括但不限于潜在受众群体与当前最具消费活力的泛二次元人群高度重合,更低的内容开发成本和更短的项目开发周期,更强的题材包容性和更多元的后续商业可能。流量精细化运营的市场趋势下,广播剧的垂直属性就意味着发展潜力。
作者 | 张书涵(上海)
监制 | 张一童(上海)
2月,数万名粉丝聚集在厦门凤凰体育馆,她们中的不少拖着行李箱,一下飞机就直奔场馆,只为了参加一场「生日庆典」。猫耳FM「十刻想见你」活动暨十周年声优祭持续了整整两天,相关超话迅速登上微博动漫类排行榜第一,主题曲《奔赴》上线24小时即登顶QQ音乐飙升榜TOP1。
十年前,猫耳FM成立,来自网文IP的新故事让这个在模式上并不新鲜的内容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广播剧从此有了更明确的青年文化标签,以至于成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垂类。
如果我们把视野扩大到整个声音市场,再次推进的TME对喜马拉雅的并购案背后,这个独特的内容赛道进一步走向整合,但广播剧却有着垂直平台的生存空间,猫耳FM之外,陆续还有漫播、饭角等更多独立平台的出现。这源于广播剧用户在付费意愿和平台粘性上的独特性,2019年,《魔道祖师》广播剧以千万收益打破单部广播剧商业天花板,让外界第一次真正意识到这个垂直品类的商业价值。
谷子经济在2024年的火热宣告了两件事,一是青年文化再次回归主流视野。其带动包括三坑、广播剧在内的更多垂直生态的进一步增长。今年1月,洞见研报发布《2024年中国在线广播剧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9至2024年在线广播剧行业用户增长至2.7亿人,市场规模达到104.4亿元,五年间市场规模扩大了近十倍,发展势头强劲;预计至2028年用户规模约增至3亿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85.5亿元,显示出行业的持续扩张和发展潜力。在小红书,2024年广播剧的搜索热度达到3215.3万,相关新发布笔记达8.1万。
二是IP消费成为真正的大众共识,在此之中,广播剧同样是极具趣味和独特性的一块拼图。某种意义上,广播剧是很多中小IP完成商业化的最有效途径,其优势包括但不限于潜在受众群体与当前最具消费活力的泛二次元人群高度重合,更低的内容开发成本和更短的项目开发周期,更强的题材包容性和更多元的后续商业可能。流量精细化运营的市场趋势下,广播剧的垂直属性就意味着发展潜力。
垂直流量之间的充分联动,正成为一批中腰部IP走向更大市场的有效方式。
1.耳机里的连续剧
重黎鸢是一名广播剧重度发烧友,她从初中就开始接触网配作品,直至今年即将完成大学学业,仅在猫耳FM一家平台,她就购入了413部广播剧。
日常、高频,某种意义上,广播剧就是她生活的背景音。无论是做家务、洗澡,还者机械性练琴的时候,「现在24小时除了睡觉就是放着剧在听」,她两三天就能听完一部,「但还是追不上我买剧的速度」。
广播剧同样有明星效应,CV(配音演员)是吸引很多用户付费的决定性因素。
B站出品的声音演绎竞演真人秀《我是特优声》
对于重黎鸢来说,配音演员是影响她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大多数情况下她并没有看过剧目的原著小说,直接盲氪,「因为我喜欢这些人,我愿意为他们买单。」
前几年还在读高中的时候,奶酪周内只能拿MP4看看小说,就盼着周末拿到手机之后能听到几部购入剧的更新,《小蘑菇》、《营业悖论》等都是N刷。上大学之后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她也抓住机会参加各类相关的线下活动,5月1日,她将去深圳漫展,参加《营业悖论》主役CV吴晛的签售。
2023年BW广播剧《营业悖论》见面会
尽管有喜欢的CV,但奶酪很少盲买,她更倾向于入手自己看过原著的剧:「我喜欢听广播剧做的改编,好奇一些场景会怎么呈现出来」。而有时候没有预先了解过故事,实际剧情发展又不如人意,她就有可能中途弃剧。
喵熙更关注剧目本身的制作水准,CV和原著都得往后排。她最近的选择是《从万米高空降临》:「原作不是很火,我根本没听过这个名字,但去年广播剧做出来反响很好,很多人在推荐。马洋(主役CV)也是没怎么在广播剧里听过的声音。」
一些爱好者有着更具体的垂类选择。理想猫在专注百合向广播剧品类的「饭角」零零散散购入了近300部剧,此外,她还专门运营了一个安利百合广播剧的小红书账号。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一个共同点是,她们都是无条件的正版内容支持者。
目前,广播剧的常见购买方式有两种,单部剧付费买断和平台会员充值;前者更为普遍,后者主要存在于漫播APP。「我是个到手主义者,捏在我手里了才比较安心。」重黎鸢24年在漫播上的收听纪录是32部剧,「会员付费模式主要是时间不太自由,可能得等我某段时间想听漫播的剧了再来开通。」
《从万米高空降临》是在漫播APP独播的买断剧,全一季共20集,每集时长40分钟左右,价格折合人民币35.9元。若是大长篇改编则会出现分多季制播的情况,例如《魔道祖师》广播剧共三季,总价格达到人民币99.7元,对用户来说消费成本远高于同IP影视剧。但当前广播剧用户心智已然培养充分,对于价格并不敏感,大家普遍的感受是一部剧「不过一两杯奶茶钱」。
2.简单的产业链,稳定的生产力
商业广播剧的生产流程并不复杂,猫耳、漫播等平台从晋江、长佩等上游IP方购得版权后便可以开始着手搭建剧组。一般分为制作和配音两大板块,由制作工作室如寻声、回声漫响、莘羽文化等进行前期剧本调试和后期编辑,配音工作室如边江工作室、729声工场、北斗企鹅等的演员和导演完成具体的配音任务。当然,工作室也可以自行采制IP,而后向平台寻求合作或供应成型内容。
其中,猫耳FM是体量最大的广播剧垂类收听平台,成立于2014年,又于2018年被B站全资收购,从涵盖有声漫画、广播剧、电台等多种二次元音频内容的社区转变为广播剧垂类平台,抢占先机打下坚实的市场基础。
2020年,声优直播互动平台克拉克拉所属的有咖互动集团成立「漫播」,负责人陈梦指出声优直播和广播剧受众的重合度和情绪价值的相似性,「直播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为什么不把内容也做一个沉淀呢?」
陈梦本身也是广播剧爱好者,她形容广播剧生态就像是一个金字塔,「底层是听众是爱好者,但她们也是参与者,随时可能成为金字塔顶尖的创作者。」实际上,很多如今活跃在广播剧行业的配音演员,最初也都是从网络配音圈成长起来的爱好者。
重黎鸢已经半只脚迈入了广播剧创作者行列。主修钢琴演奏的她自发学习了作曲编曲,拜欣赏的广播剧配乐编曲者为师,「我非常厚脸皮地主动私信要的联系方式。」她希望有一天,能以编曲的身份跟自己喜欢的配音老师合作,目前她也已经成功参与过两个项目的编曲工作了。
各平台也在积极推行创作者扶持计划,助力新人的培养。猫耳发起「微有声」音频征稿计划,为短音频作品提供站内推荐位和流量支持,同时还有「喵笔生花」征文计划,参赛作品有机会获得签约机会被改编为微短剧。漫播的「小行星计划」选择直接购入一批IP授权供给广播剧爱好者申请用于非商剧集制作开发,同时采买了一批正版音乐库授权,开放给所有小行星剧组免费使用。
对于投资成本和宣推资源有限的中小剧组,成为漫播的会员剧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如果当季会员剧有爆款,用户开完会员顺便把自己的剧听了,那就能赚到钱。」漫播会员剧普遍按照有效收听逻辑进行收益结算,对中小IP类型的剧组而言,比付费购买模式结果更加友好。当然,平台方也会考虑买断剧和会员剧两种品类的数量平衡,陈梦说明,并不会在立项之初就考虑单部剧的付费模式,「但要保证每个季度有一部主推会员剧,要保证会员的内容池子里有很好的东西。」
总体来看,广播剧的上新节奏较快数量可观。去年漫播平台热播榜TOP1《奇洛李维斯的回信》的制作人小文同期有三个项目正在推进,「这两年听众对内容质量的要求更高了,我们也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打磨作品。」一般情况下一部剧的制作周期至少要六到七个月,时间紧张的也得花四个月。
在平台工作近四年,漫播的制作人中心制鼓励她们发挥多元的审美趣味。《奇洛李维斯的回信》严格意义上是一部有声剧。和广播剧相比,传统有声剧因保留了旁白,故对于通过音效完成场景构建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喜马拉雅及网易云的相应业务板块就是以此类有声剧为主。
在剧本兼修的过程中,小文深感当下听众对于旁白的接受度依然不高,因此她明确表示《奇洛李维斯的回信》整剧的后期方向是要看齐广播剧的听感的。导演若雨对剧本改编给予了高度评价:「她精简了一些可以利用后期手段替代的场景描写,保留了主角对话片段的完整性,精细度是高于有声书的。」
现今,AI音频技术对有声书品类的影响已经非常普遍,微信读书、起点阅读、晋江文学城等阅读app都有非常方便的一键听书功能。不过,广播剧从业者则都表示,AI技术暂时还未对广播剧生产形成冲击。如果说最初的有声剧更像是对角色声线做了区分的有声书的进阶版,那广播剧就是完全围绕人物关系和角色演绎的产物,实际上让听众和角色建立了很强的情感链接,并由此为高粘性高付费打下基础。
来自边江工作室的文靖渊导演认为,配音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在于对某些情绪点和剧情点,剧组各方的认知如何达成共识,并能触动听众。「比如一段剧情里,是拉手这个动作更重要,还是确认关系这个点更重要,我觉得是拉手但后期觉得是确认关系,制作人那边可能觉得最后接吻才是情绪的高潮,那我们都得提前沟通设计好。」
以配音演员为主角的剧集《很想很想你》
文靖渊形容广播剧每一秒都希望给听众的脑海里制造行动路线和画面感,「你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广播剧是值得让你抽出时间拿起耳机的一个艺术类型。」而他在多年的从业经验中对于剧情的理解和节奏处理,都是AI或算法取代不了的。
从大学入行成为一名配音演员,进一步配而优则导,文靖渊觉得自己已经完成所谓「当年预设下来的目标和期望」。而同工作室的若雨导演跟随文导学习多年,去年第一部独立执导的作品《奇洛李维斯的回信》就收获了不俗的成绩,也开始在垂直爱好者中逐渐拥有了知名度。
3.IP的中转枢纽
从广播剧的内容形态看,经典网文IP改编是基本盘,当前在线播放破亿的19部广播剧中有18部是晋江头部网文IP,还有1部为猫耳FM自营虚拟偶像免费团综。
事实上到2020年漫播成立之初,市面上就已经没有《魔道祖师》这种量级的超级大IP了,甚至次一级的IP也储备不足。陈梦直言,上游IP的储备与创新开发能力仍是现阶段的核心战场,但战况一度发展到头部作者在专栏刚放上一个书名各方就已经开始与其洽谈版权,这显然是不健康的状态。
基于克拉克拉此前与人气作者水千丞的良好合作基础,漫播在犹豫中开始了188系列的尝试,「这个系列火得太早了,而且每一本都有非常经典的网配版本,我们是很冒险的」。结果是喜人的,2020年底《针锋对决》上线即爆,为漫播APP带来一大波拉新增长。
对于制作方及平台方,着手寻找更多IP源头是非常必要的。从椿和等小型文学网站到知乎这样同样产出虚构故事的互联网社区,从独立作者到漫画改编、影视剧衍生……广播剧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以内容吸引付费的品类,抓住了内容才能抓住流量。近期,由知名CV路知行的工作室知行天地独家制作出品的原创限免广播剧《达芬奇家的小寡妇》也即将在猫耳FM上线——原创故事也是一种可能。
随着社会生活的常态化,线下娱乐、短视频等业态回归大众视野,用户注意力被分散,广播剧市场确实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热度回调,但依然是泛二次元内容商业版图中不可忽视的一块拼图。
主题餐厅或联名快闪是当下广播剧所孵化的IP与其核心受众完成进一步互动的常见做法。漫播站内系列播放量TOP1《人鱼陷落》广播剧,早在2022年就联动奇谷米打造线下联名主题餐厅,探索线上内容与线下场景的融合;去年,该IP还与潮玩星球联动举办主题餐厅,和奶茶品牌沪上阿姨联名设置全国30家联名主题店打卡活动。与此同时,于快看漫画app连载更新的《人鱼陷落》的漫画和动态漫也获得不少关注。
奇谷米主题餐厅
《人鱼陷落》并非全民级别的爆款内容,但小说、广播剧、动态漫、线下活动、谷子等多个垂直内容的叠加,共同完成了这一IP的综合影响力提升,实现了有效商业转化。
某种意义上这代表了垂直流量之间的一种联动方式,而广播剧通常是中间的跳板或中转站,帮助IP完成垂直圈层的匹配和垂直流量的连通,对很多小型IP尤其有效,且性价比很高。
谷子热效应下,这种垂直内容能力和圈层连接属性不仅被上游IP利用,也受到商业地产、文旅等更多外部力量关注。
2023年底,有咖互动集团打造的二次元商业街区奇谷米·次元街区在长沙黄兴广场开幕,2024年,深圳站落地欢乐海岸,承载漫播自营IP的同时搭建渠道和平台,与多方主体达成合作,迅速成为城市二次元新地标。除了谷子店,街区还会定期举办随舞比赛、动漫电影观影会、Coser巡游、一日店长、洛丽塔茶会、地下偶像演出及各种用户自发的线下社交活动。
厦门2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属于广播剧,奶酪cos成了猫耳FM虚拟偶像企划中的角色坐在台下,被《某某》的选段演绎感动,喵熙听着《将进酒》感叹「姜还是老的辣」,重黎鸢虽因身在国外没能赶上,但她反复刷着社交媒体上的活动片段,「谁能想到2025年还能听到《杀破狼》的现场!」在本地媒体对这次活动的报道中,「观众们的『应援』行为,在当地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来源:新声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