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中国话剧和电影的黄金年代,金山、张瑞芳和孙维世这三个名字绝对绕不开。他们仨不仅是那个时代文艺界的顶梁柱,还因为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让人唏嘘不已。
说起中国话剧和电影的黄金年代,金山、张瑞芳和孙维世这三个名字绝对绕不开。他们仨不仅是那个时代文艺界的顶梁柱,还因为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让人唏嘘不已。
先说金山吧,这位原名赵默的家伙,生于1911年,是江苏苏州人。他早年就投身革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成了左翼戏剧运动的中坚力量。金山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演戏、导演样样行,尤其是话剧舞台上,他那股子激情和爆发力,简直无人能敌,被人称为“话剧皇帝”。他主演过《屈原》《日出》这些经典作品,那演技,观众看了都得起鸡皮疙瘩。不过,金山这人脾气大,性格强,生活中也不是个好相处的主儿。
再看看张瑞芳,生于1918年,北京人。她是那种温柔又坚韧的女性,演戏特别细腻,能把角色的内心世界掏出来给你看。她和金山是在1943年合作《屈原》时认识的,那时候两人一个是主演,一个是配角,舞台上火花四溅,台下也擦出了感情。张瑞芳后来成了中国电影界的代表人物,拍过《李双双》《大河奔流》,拿奖拿到手软。她为人低调,事业心强,是个实打实的实力派。
然后是孙维世,1921年出生,身份有点特殊——她是周恩来和邓颖超的义女。孙维世从小就聪明伶俐,1939年去了苏联学戏剧,回国后在文艺界崭露头角。她不光会演戏,还特别擅长导演,把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带回了中国,对中国话剧的发展影响深远。孙维世长得漂亮,气质也好,是那种走到哪儿都让人眼前一亮的人。
这三个人,各自在艺术上都有真本事,但命运偏偏把他们拴在了一起,搞出了一场感情大戏。
金山和张瑞芳的婚姻,开始的时候挺甜蜜。1944年,他们在重庆结婚,那会儿正值抗战,俩人一边搞艺术一边支持革命,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婚后,他们生了个女儿,叫张欣,生活看上去挺圆满。可惜,好景不长,金山的性格和生活作风,慢慢让这段婚姻露出了裂缝。
到了1940年代末,金山认识了孙维世。那时候,孙维世刚从苏联回来,满腔热情投入戏剧事业,金山正好是话剧圈的大佬,俩人一拍即合,合作了不少项目。艺术上的默契,很快就变成了私下的感情。金山被孙维世的才华和气质吸引,而孙维世呢,也对金山那种充满激情的性格着了迷。问题是,金山那会儿还是张瑞芳的丈夫,这感情来得太不是时候。
张瑞芳不是那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人。她发现金山和孙维世走得太近后,果断选择了摊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那会儿,张瑞芳提出离婚,结束了和金山五年的婚姻。她后来回忆这段往事时,说了一句:“他是一个很复杂的人。”这话听着简单,但背后藏着多少心酸和无奈,谁都明白。张瑞芳没多抱怨,也没抹黑金山,她只是冷静地接受了现实,然后转身投入自己的事业。
离婚对张瑞芳来说是个打击,但她硬是挺了过来。她带着女儿,一个人撑起生活,后来在电影圈大放异彩。相比之下,金山的选择就显得有点让人看不懂了。他放弃了稳定的家庭,去追逐一段新的感情,这一步,直接改变了他和身边人的命运。
离婚后,金山和孙维世走到了一起。1950年,他们正式结婚,开始了一段既浪漫又坎坷的婚姻。刚结婚那几年,俩人真是如胶似漆,艺术上也配合得天衣无缝。金山演戏,孙维世导戏,他们一起搞了不少有影响力的作品,比如《保尔·柯察金》。那时候,文艺界的人都说,这俩人简直是天作之合,艺术和爱情双丰收。
可现实哪有这么美好。金山这人,性格太复杂了。他有才华,但也有不少毛病,比如脾气暴躁,生活上不够自律,还老爱跟人争个高下。孙维世虽然才华横溢,但她也有自己的坚持,俩人经常因为艺术理念吵架。再加上那个年代政治环境复杂,金山因为早年的经历,政治立场有时候站得不太稳,这也给他们的生活埋下了隐患。
更麻烦的是,孙维世的身份。她是周恩来的义女,这在当时是个光环,但也让她成了敏感人物。金山和她的婚姻,难免被外界放大看,尤其是到了后来,政治风波一来,这段感情就更难维持了。
张瑞芳离婚后,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她把精力全扑在事业上,拍了《李双双》之后,1963年还拿了“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她的表演风格越来越成熟,生活上也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后来,她再婚了,丈夫是个医生,俩人过得平淡又幸福。张瑞芳晚年回顾人生,说自己不后悔当年的选择。她活到了2012年,94岁的高龄,走的时候是个受人尊敬的艺术家。
金山和孙维世的婚姻,就没这么幸运了。1950年代,他们还算顺风顺水,可到了1960年代,文化大革命来了,孙维世因为身份问题被牵连。1968年,她遭到迫害,被关押,最后不幸去世,年仅47岁。这对金山打击特别大,他那时候也被审查,事业和生活都跌到了谷底。孙维世的死,让金山一度消沉,但他后来还是振作了起来。1970年代,他娶了孙维世的妹妹孙新世,继续在文艺界做事。1982年,金山因病去世,享年71岁。他这一生,艺术成就没得说,但感情和生活上的波折,也让人感慨。
至于金山晚年的生活,虽然重新有了家庭,但他性格里的那些复杂面,始终没变。他在事业上还是那个“话剧皇帝”,可私下里,他的固执和强势,也让身边人觉得不好相处。
金山到底复杂在哪儿?张瑞芳那句话,其实点出了本质。他是个有才华又有矛盾的人。一方面,他对艺术有近乎疯狂的追求,能为了一个角色熬夜琢磨,能在舞台上把观众的情绪调动得热血沸腾。另一方面,他生活里太自我,情绪化严重,对婚姻的责任感不够强。他和张瑞芳分开,和孙维世结合,都是他性格使然——既渴望感情,又管不住自己。
这种复杂性格,对他的婚姻是灾难。跟张瑞芳分开,是因为他控制不住对孙维世的感情;跟孙维世后来的波折,也跟他自己的性格缺陷脱不开关系。他不是个坏人,但确实不是个好丈夫。他的选择,伤害了张瑞芳,也没给孙维世带来真正的幸福。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种性格也成就了他在艺术上的高度。金山的表演,之所以那么有感染力,就是因为他把自己的情感全投进去了。他的固执,让他能在导演和表演上坚持自己的想法,搞出不少经典作品。他复杂,所以真实,他的艺术才有了灵魂。
回头看这三个人,张瑞芳、金山、孙维世,他们都是那个时代艺术的栋梁。张瑞芳用坚韧和才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金山靠激情和天赋,留下了无数经典;孙维世用她的智慧和努力,改变了话剧的格局。可他们的感情纠葛,又让人觉得命运真是捉弄人。
张瑞芳的选择,是理智的,她没让自己陷在痛苦里,而是把人生过成了传奇。金山的选择,是感性的,他追逐自己的心,最后却付出了代价。孙维世呢,她的命运更多是被时代裹挟,她和金山的感情,本来可以更美好,可惜没扛住历史的洪流。
这事儿告诉咱们,艺术和人生从来不是分开的。金山这人,复杂得让人又爱又恨,他的才华让人佩服,他的选择又让人摇头。他们的故事,不光是八卦,更是个镜子,让人想想自己的生活,到底想要啥,又能为啥负责。
金山、张瑞芳、孙维世,这三个人留下的艺术遗产,到今天还在影响着咱们。金山的话剧,张瑞芳的电影,孙维世的导演理念,都是中国文艺史上的宝藏。可他们的个人生活,又那么曲折,让人忍不住感慨,人生这东西,真是说不清道不明。
你看,金山的复杂性格,既是他的天才来源,也是他的麻烦根子。张瑞芳的坚韧,让她成了赢家。孙维世的才华,却没换来好结局。艺术上,他们是巨人;生活里,他们也就是普通人,逃不过感情的纠缠,躲不开时代的风浪。
这故事讲完了,你觉得咋样?是不是也觉得艺术和人生,总是搅在一起,分不开也理不清?有啥想法,欢迎留言聊聊,咱们一起琢磨琢磨这复杂的人世。
来源:孔甲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