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王芳现状:国内赚钱美国花,横跨大洋看女儿,学费53万!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04 12:59 2

摘要:为了给在美国读书的闺女过个18岁生日,愣是跨越太平洋,飞了一万多公里过去。

许久不见的主持人王芳,就是那个主持《快乐生活一点通》挺有名的那位。

为了给在美国读书的闺女过个18岁生日,愣是跨越太平洋,飞了一万多公里过去。

听着挺暖心是吧?母爱伟大嘛!

可当“一年学费53万人民币”这数字跟着蹦出来的时候,好家伙,那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

这钱,放不少地方都够一套小房子的首付了,砸在一个高中生身上,还是在美国,这话题能不炸锅吗?

咱老百姓看着,一边是感叹这妈当得真舍得,一边又忍不住嘀咕:这到底是纯粹的爱,还是咱们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精英教育入场券”?

王芳自个儿可是北大才女,她这么选,背后是不是藏着咱们不太懂的门道儿?

要聊王芳,咱们得把时间往回倒倒。

她啊打小就不是个省油的灯。

1975年生在内蒙古包头,家里条件还行,据说老爸在电视台工作,也算沾点文艺边儿。

但小时候的王芳,那叫一个“有想法”。

爱美是天性,五岁就嫌衣服没型,自己找铁丝勒个腰带出来。

十岁敢背着家里人跑去烫头,结果被老师揪住,哭着剪了。

青春期嘛,哪个少女不怀春?迷上琼瑶阿姨的小说,成绩也跟着一落千丈,没少让家里人头疼。

你说她爸妈没想培养她?那也不是。

钢琴、手风琴、跳舞,都试过,可王芳好像就没点亮那艺术天赋点。

命运这东西,有时候就爱开玩笑。

一次学校活动,节目演砸了,偏偏因为长得精神、气质好,被临时推上去当主持人,嘿,一下找着感觉了!

这经历,估摸着就给她指了条明路:吃开口饭。

后来进了包头电视台,也不是一上来就光鲜亮丽,也是从端茶倒水、打杂跑腿开始干起,慢慢熬,最后才主持上少儿节目《娜荷芽》。

可王芳这心气儿,哪是包头那片天能圈住的?

她要去北京,要去更大的舞台闯闯!目标?那必须是所有主持人都向往的中央电视台。

结果呢?现实狠狠给了她一巴掌,还带点黑色幽默。

面试那天,她,一个外地姑娘,愣是在偌大的北京城里迷路了!

硬生生错过了进央视的机会。这事儿放谁身上,不得郁闷好几天?

但王芳是谁啊?骨子里那股韧劲儿上来了。

央视去不了,那就去地方台,北京卫视也挺好!

到了北京,更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她放低姿态,见人就请教,拼命学本事。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话不假。

《快乐生活一点通》这节目,让她在北京站稳了脚跟,成了不少北京老百姓眼里的熟面孔。

后来她又挑大梁,主持了像《选择》、《谁在说》这类情感谈话节目,那叫一个火,收视率噌噌往上涨。

她看人也挺准,发掘了当时还不得志的王为念,俩人搭档主持,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一度还被传是不是有点啥。

当然,后来都澄清了,纯粹是好同事、好搭档。

最让人佩服的是啥?王芳可不是播音主持专业科班出身,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北京大学毕业生!

这学历,往那一摆,就透着一股“文化人”的气息。

肚子里有墨水,看问题、说话自然不一样,这也为她后来做情感节目、写育儿书打下了底子。

可能也正是这份高知背景,让她对女儿的教育,有了更高、或者说更“国际化”的期待。

事业上风生水起,王芳的感情路子,也走得挺“自我”。

听说早年在包头电视台那会儿,就主动追过一个男歌手,后来因为一个要走,一个要留,黄了。

到了北京,眼瞅着快三十了,家里人也急啊,安排相亲。

就这么着,认识了比她大15岁的田捷。

田捷这名字,估计没几个人听过,不是圈里人,长相也挺普通。

但人家身份不一般,是中科院的科学家,还是个教授!

王芳看上的,就是这“知识就是力量”的脑袋。

虽然田捷这人吧,性格内向,搞科研的一根筋,不太懂啥浪漫,忙起来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王芳自己都爆料过,31岁生女儿,产检、生孩子都是自己一个人扛下来的,老公忙得连个电话都没顾上打。

这换一般姑娘,早炸毛了吧?可王芳就认准了,嫁了!

这婚姻模式,在外人眼里,多少有点“奇葩”。

一个光鲜亮丽、能说会道的主持人,一个埋头实验室、不苟言笑的科学家,年龄差还不小。

但人家俩人过得挺好。王芳说,每天最开心的事儿,就是把自己一天的新见闻讲给老公听。

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灵魂伴侣”?互相欣赏,互相补充。

婚后俩人低调得不行,几乎没在公开场合撒过狗粮。

女儿田婉濛的到来,让这个家更完整了。

王芳对这闺女,那是真上心。从小就给她开博客,记录点点滴滴,还顺便圈了一波“妈妈粉”。

后来王芳还写了不少育儿书,像什么《给孩子的50堂情商课》之类的,看得出来,在怎么养孩子这事儿上,她是真下功夫研究了。

说到女儿田婉濛,那可真是“别人家的孩子”模板。

从小就透着机灵劲儿,多才多艺。小学就会说快板,据说这还是她后来出国面试时的加分项。

11岁就能自己开公众号写东西,后来还真出了一本书叫《从怕作文到爱写作》,小小年纪文笔就好得让人羡慕,被网友封了个“小卷王”的称号。

不过,按王芳自己的说法,女儿小时候也不是一路学霸,成绩也曾让她挺闹心的。

但这妈没放弃,花了大力气帮女儿找方法、提兴趣。

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女儿现在是妥妥的学霸一枚。

王芳很早就动了心思,要送女儿出去看看世界,接受不一样的教育。前几年过年,娘俩就在美国过的。

这不,一晃眼,女儿18了,正在华盛顿那边的私立高中读书,马上就要申请大学了。

看最近王芳发的视频,女儿变化挺大,小时候还有点怯生生的,现在落落大方,气质也成熟了不少,长得越来越像妈妈,挺清秀。

好,重点来了。这所私立高中,一年学费7万多美金,换算过来就是53万人民币左右。

这数字一出,网上直接炸了。“一年53万读高中?这是镶了金边儿了吗?”“有钱人的世界我不懂!”

“国内985、211不香吗?”各种声音都有。说实话,这费用在美国也绝对算高的了,也难怪大家反应这么大。

质疑的声音主要集中在“值不值”上。花这么多钱,就为了个高中学历,将来真能比国内顶尖大学出来的强多少?

这是不是在加剧教育内卷,让普通家庭更焦虑?支持的观点呢,觉得这是人家自己的钱,怎么花是自由。

而且,能接触到顶尖的国际教育资源,开阔眼界,培养独立性,这钱花得值。

毕竟,王芳自己就是高知,她能这么选,肯定有她的考量。

但从她之前的行为能看出来点端倪。

女儿青春期爱打扮,被网友说不像学生,她立马站出来撑腰,说女孩子就该漂漂亮亮的,审美从小就得培养,不能被校服耽误了。

她还写书、开公司,专门做教育,分享怎么让孩子“爱上学习”,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看得出来,她追求的不光是分数,更看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内在动力。

现在的王芳,早不是当年那个在北京街头晕头转向的小姑娘了。

主持事业稳当,家庭幸福,还赶上了直播带货这波大潮,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这份底气,也是她能支撑女儿昂贵教育费用的基础。

纵观王芳这一路,你会发现她是个特别有主意、敢折腾的人。不甘心待在小地方,就敢闯北京。

看准了人,哪怕对方条件在世俗眼光里不算“匹配”,也敢嫁。

传统媒体做得好好的,也敢跨界搞教育、做直播。她的人生,好像一直是自己在掌舵。

这次“天价留学”风波,又把她推到了大家面前。

你能真切感受到一个母亲那份沉甸甸的爱。为了女儿18岁生日,说飞就飞,一万多公里眼睛都不眨。

为了女儿的教育,几十万学费说掏就掏。这份心,搁谁身上都得动容。

这事儿确实也戳到了很多人的痛点。教育资源这东西,本来就不是平均分配的。

有钱有资源的家庭,能给孩子铺设一条看似更光明的跑道,这让还在起跑线上挣扎的普通家庭,情何以堪?

焦虑感,可能就这么来了。王芳的选择,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教育领域的一些现实和无奈。

没必要对王芳上纲上线,毕竟,在不违法不违背道德的前提下,父母想给孩子最好的,这天经地义。

但同时,这事儿也确实值得咱们琢磨琢磨:教育的终极目标到底是啥?难道就是藤校、常青藤,用钱堆出来的精英身份吗?

咱们整个社会,能不能给所有孩子,不管家里有钱没钱,都提供一个更公平、更能发现和发展自己潜能的环境?

编辑:小脑袋

来源:微光的藏书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