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老家盖新房惹争议,奥运冠军的形象需维护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01 05:42 1

摘要:真的难以想象,全红婵只是用自己的拼搏,换来今天有盖新房的能力,却被一些人进行言语上的攻击。

文‖古先生

“寒门贵子就该保持本色,住豪宅容易忘本!”

“搞奥运特权!”

真的难以想象,全红婵只是用自己的拼搏,换来今天有盖新房的能力,却被一些人进行言语上的攻击。

先来看看怎么回事?

全红婵老家在湛江迈合村,那个曾经的家,说是房子不如说是棚子。红砖墙没抹水泥,裂缝能塞进手指头;铁皮屋顶生着锈,下雨天屋里得摆五六个脸盆接水。

现在有这个经济能力,盖一个新的房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近日,有网友拍到这样一张照片。是在全红婵的老家,有一处大约120㎡的空地,是准备用来建造房子的。

这事儿,放在正常人身上都认为应该的。但总有那么一部分人的内心,就变成了“嘚瑟”。

结果只是个图样流出去,网上就炸了锅。

有人说“奥运冠军也搞特权”,有人算账“这房子起码值200万”,更离谱的是某大V发文:“寒门贵子就该保持本色,住豪宅容易忘本。”

为什么这些人不理解,贫穷的时候,他们家庭情况是怎样的?

她妈妈2017年出车祸后,家里连3000块手术费都凑不齐。父亲白天种地,晚上开摩的拉客,有次为了多挣20块钱,凌晨三点载客摔进沟里,腿上现在还有疤。

小时候的全红婵总穿着堂姐的旧衣服,过年才能吃上整根腊肠。她家院里有棵杨桃树,果子刚熟就被摘去卖钱。

东京奥运会前,有记者去她家采访,正赶上暴雨,镜头拍到房梁上挂着的塑料袋装水。

这样的家庭情况,看不到吗?

好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14岁的全红婵像条灵巧的鱼跃入水中。三个满分动作,466.2分的世界纪录,这一战成名。

可是这个孩子,7岁前连游泳馆都没见过。

她最初训练的跳台是露天的,夏天铁质跳板被晒得能煎鸡蛋,冬天裹着湿漉漉的毛巾继续练!

体校教练记得,有次暴雨冲垮了训练场,全红婵光着脚在泥水里翻跟头,说“不能耽误训练”。

东京奥运会前三个月,她每天加练到晚上九点!

这个农村丫头,给国家挣回的不只是金牌。打破了西方媒体对中国运动员“精英化培养”的刻板印象,证明了黄土地里也能长出奥运冠军。

更难得的是,她把所有奖金都交给父母,自己连件新裙子都没买过。

当某些明星偷税漏税时,全红婵一家老老实实交税,连村里修路都主动捐款。

偏偏就是这么个实诚姑娘,如今想给家里盖栋房,倒被人戳脊梁骨?

说到底,这是骨子里面太善良,被人认为可以捏的软杮子!

种地的就该住土房?打工的只能租地下室?但凡谁家孩子出息了改善生活,马上扣上“暴发户”帽子,这不道德。

“农村人怎么配住好房子”,“凭什么你先过上好日子”。这种心态,和当年嘲讽刘强东“奶茶妹图你年纪大”如出一辙。

更荒诞的是,流量时代的双标。

谷爱凌住加州别墅是“有品位”,全红婵盖农村自建房就成了“庸俗”,不应该去区分比对。

某些网红住着千万豪宅教人“断舍离”没人骂,奥运冠军给妈妈盖个不漏雨的房子倒成了罪过。

如今,全红婵终于可以实现愿望,她的爸爸总念叨:“等红婵比完赛回来,终于能有间自己的屋子了。”

这个老实的农民可能永远想不通:女儿给国家争光时人人夸,怎么想让自己家人住好些,反倒招来这么多骂声?

其实中国农村早变了样。乡村振兴不是让农民永远“土里刨食”,而是要让他们的日子真真切切好起来。

广西某村家家盖起小洋楼搞民宿,浙江农民开直播卖山货年入百万,这些都没人批评。

唯独全红婵家盖房被骂,无非因为她曾经是“苦孩子”的象征。

在有些人心里,穷孩子就该永远苦下去,好让他们继续享受“同情弱者”的道德优越感。

下次再遇到类似事情,不妨想想:如果连奥运冠军都不敢光明正大改善生活,会削弱理想的意义。

当我们在键盘前指点江山时,别忘了那个14岁女孩在跳台上搏命时,要的不过是“给妈妈治病”,“让家里不漏雨”这么简单的愿望。

来源:梦城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