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越剧,老一辈戏迷能唠上三天三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越剧名家突然出国发展,像王君安、方雪雯这些当红演员,要么在事业上升期,要么刚有点名气,就远走他乡。大家都猜不透他们为啥离开,可今天要说的陆锦花更让人想不到——她退休后才出国,还一次次回国登台,最后却没能
说起越剧,老一辈戏迷能唠上三天三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越剧名家突然出国发展,像王君安、方雪雯这些当红演员,要么在事业上升期,要么刚有点名气,就远走他乡。大家都猜不透他们为啥离开,可今天要说的陆锦花更让人想不到——她退休后才出国,还一次次回国登台,最后却没能葬在家乡,成了无数戏迷心里的痛。
1927年,陆锦花出生在上海。那会儿的孩子学本事都早,她13岁就开始学越剧,专门演小生。1942年,15岁的她进大来剧场当配角,演的都是小孩角色。当时越剧正在改革,她跟着一起摸索新路子。后来她自己组了剧团,和王文娟搭档演现代戏,把舞台搞得热热闹闹。再到上海越剧团干到退休,一辈子都没离开过戏台子。
退休后她去了国外,本以为该享清福了,没想到心里还是惦记舞台。听说她前后回国7次,每次都是为了上台唱戏。哪怕年纪大了,只要站上戏台,眼神里都是光。
陆锦花最绝的就是演“穷书生”。《珍珠塔》里的方卿,被她演活了——穷的时候不卑不亢,发达了也不忘本。特别是“君子受刑不受辱”那段,她把书生的硬骨头演得让人揪心。还有王魁、吕蒙正这些角色,经她一演,观众看完好几天都忘不了。
老戏迷都说,整个越剧圈里,就她最会演落魄书生。别人演穷酸是装样子,她演出来的穷,让人觉得就是从书里走出来的。
陆派唱腔和别人都不一样。它是在老唱腔基础上改出来的,没有花里胡哨的高音,旋律平平淡淡却特别耐听。陆锦花唱歌就像唠家常,每句词都送到你耳朵里。她不追求声音多华丽,就想着把角色心里的苦和乐唱出来。
听她的戏,就像夏天喝凉水,清爽又解渴。不像有的唱腔飙高音、炫技巧,陆派就是踏踏实实讲故事,越听越有味道。
可陆派现在的日子不太好过。夏赛丽和张宇峰,这俩被看作陆派未来的接班人,都早早离开了舞台。夏赛丽跑去做生意,偶尔露个面也是客串;张宇峰更神秘,突然消失,有人说她和师门闹矛盾,有人说转行,反正再也没回来唱戏。
现在除了几个老传人,年轻一代里难找苗子。其他剧团演陆派戏,都是随便带过,只有上海越剧院还在撑着。
陆锦花一辈子扑在越剧上,到死都惦记着戏台子。她在国外的日子过得再好,心里最牵挂的还是家乡的观众。要是她还在,看到陆派如今的困境,得多难受?真心希望有人能站出来,把陆派这门艺术好好传下去,别让这么好的唱腔断了根!
来源:奇妙圆月x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