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怒批!拆穿曾黎最后的体面,一步错步步错,3个雷区全部踩中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30 16:37 1

摘要:明星收礼、粉丝应援本是行业常态,可一旦操作失当,就会沦为舆论场的“照妖镜”

文|紫薯丸子

编辑|洲洲影视娱评

娱乐圈的 “粉丝经济” 向来是把双刃剑。

明星收礼、粉丝应援本是行业常态,可一旦操作失当,就会沦为舆论场的“照妖镜”

近日,演员曾黎因 “粉丝礼物被倒卖” 事件登上热搜。

从最初的“员工背锅”到最终的“粉丝道歉”,整个事件堪称“灾难级公关”。

封面新闻、极目新闻等官媒连续发文痛批“追星不该被这样情感剥削”。

曾黎团队的这“三步踩雷”,彻底撕开了明星与粉丝关系的遮羞布。

事件的导火索,是曾黎的忠实粉丝“十三州府”在二手平台上,刷到一枚极为熟悉的徽章。

这枚金属徽章是她亲手设计的应援物,背面刻有专属编号和字样,竟以917元(曾黎生日)的价格被挂售

更令她震惊的是,卖家主页充斥着曾黎代言的化妆品、未拆封的粉丝信件,甚至标注 “粉丝赠品” 的周边产品,且 IP 地址与曾黎工作室所在地一致。

通过背卡手绘细节、磨损针脚等特征确认是原物后,“十三州府” 立即联系工作室,却只得到“正在核对” 的敷衍回复。

三天后,她再次私信卖家,对方一句“随缘”彻底激怒了她。

3月26日,她在社交平台晒出交易截图,质问:“如若是工作人员所出售,是否有你的应允?” 并宣布脱粉。

这条动态迅速引爆舆论,#曾黎工作室转卖粉丝礼物 #话题阅读量突破5亿次。

曾黎工作室姗姗来迟的回应不仅没有平息争议,反而火上浇油。

26 日,工作室发布声明,称倒卖行为系“员工私自操作,亲属运营账号”,曾黎本人“毫不知情”,并强调已开除涉事员工、报警追责。

然而,这份声明非但未能平息争议,反而因漏洞百出被嘲“公关水平不如大学生”。

“传媒有限公司” 被错写成“传煤”,公文格式混乱,日期标错,且未附上报案回执或公章,仅以文字回应。

这一系列问题让网友质疑其 “甩锅临时工”“自导自演”。

面对粉丝 “若曾黎真重视礼物,员工如何轻易拿到并转卖” 的质问,工作室避而不答。

不仅未公布报案凭证,也未对粉丝情感伤害致歉,一味强调 “艺人无辜”,试图将责任完全推给个人,这种“切割式公关”彻底激怒了公众。

在舆论危机的风口浪尖,本只需一份诚恳的道歉便能化解矛盾、挽回局面,可曾黎工作室却偏要选择一条错路。

而这还仅仅只是开端,后续工作室的一系列操作,更是荒谬至极。

事件发酵后,工作室选择冷处理,未对受害者粉丝“十三州府”进行安抚,反而要求其删除质疑帖。

4月29日,事件迎来魔幻反转。

饱受压力的“十三州府”发布手写致歉信,承认“损害曾黎名誉权”,并称“曾黎对倒卖不知情”。

一瞬间# 曾黎 道歉 #登上热搜。

网友起初以为是曾黎为之前的行为道歉,没想到是让深爱她多年的粉丝道歉。

致歉信一出,评论区骂声一片。

曾黎本人留言: “我都不喜欢介入任何争端与是非,但非常能理解你的心情,谢谢你一直以来的支持”,试图以温情掩盖矛盾。

然而,粉丝回复 “感恩相遇,缘分已尽,祝你平安幸福” 的决绝表态,彻底点燃公众怒火。

网友痛批:“送礼的反成罪人,加害者却高高在上!”

事实上,“十三州府” 并非普通粉丝,她为曾黎剪辑200余个安利视频,参与24次线下应援,甚至以曾黎名义多次捐款。

不少人通过她的安利视频,喜欢上了曾黎,可真心并未换真心。

礼物被卖后,她不仅未获道歉,反遭其他粉丝网暴,最终被迫“认错”。

曾黎团队的每一步回应,都在挑战公众容忍度。

事件发酵多日后才发布声明,错失舆情引导最佳时机,整个过程十分傲慢。

从甩锅员工到威胁网友,从漠视粉丝情感到利用法律施压,其傲慢态度被官媒怒批“践踏行业底线”。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官媒终于下场“亮剑”。

极目新闻发文《追星不该被这样 “情感剥削”》,直指曾黎团队“把粉丝当工具人”。

封面新闻发文称《曾黎团队傲慢公关丢了人心》,本该和善解决的事情,却沦落到这一步。

这种“践踏真心”的操作,也让不少路人直呼,怪不得这么多年都火不起来。

曾黎虽参演《星汉灿烂》《在远方》等热门剧集,但多以配角示人,缺乏代表作和亮点。

她近年频繁饰演“母亲”“女强人” 等类型化角色,被网友调侃为“妈妈专业户”,难以突破形象限制。

此外,曾黎工作室为个人团队,资源整合能力有限,且缺乏危机处理经验,此次事件便是明证。

对比同期同学章子怡、梅婷的持续走红,她的职业路径明显缺乏规划。

她虽有演技基础,但过度依赖 “美貌红利”,未能在作品深度、人设差异化上突破,曝光策略也明显滞后于同期艺人。

在粉丝经济主导的娱乐圈,粉丝不仅是消费者,更是艺人商业价值的核心支撑。

可曾黎团队将粉丝礼物视为 “可处置物品”,甚至动用法律手段压制粉丝诉求。

这种“傲慢”态度与行业趋势背道而驰,最终自毁根基。

粉丝经济的本质是情感联结,只有用心对待粉丝的明星,才能在娱乐圈长久立足。

从“粉丝礼物被倒卖” 到 “受害者道歉”,曾黎团队用三次错误操作,亲手埋葬了多年积累的路人缘。

官媒的批评不是终点,而是行业反思的起点。

结语

当明星把粉丝当“摇钱树”,当团队用法律手段压制质疑,这场畸形的“双向奔赴” 终将走向崩塌。

只有彼此真诚相待,真心换真心,追星才是一场双向奔赴,彼此照亮的旅程。

部分参考资料:

潇湘晨报|“感谢还原事件真相!”曾黎工作室再致歉:已加强内部管理.2025

搜狐娱乐|曾黎工作室回应粉丝礼物被倒卖 已开除相关员工并报案.2025

凤凰网|曾黎:与章子怡梅婷同寝 刘烨打篮球很厉害.2019

来源:麒麟鉴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