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光环不是免死金牌,莫让闲置经济沦为欺骗经济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29 18:00 2

摘要:近日,#刘美含闲置市集卖假货#登上热搜。4月25日至27日,刘美含的“闲置流通计划”二手市集在北京举行,近两日来,众多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文“避雷”,除了活动体验不佳外还有不少消费者吐槽自己买到的假货。28日晚间,演员刘美含就“闲置市集卖假货”出镜道歉,“因为前

□袁金玉(同济大学)

近日,#刘美含闲置市集卖假货#登上热搜。4月25日至27日,刘美含的“闲置流通计划”二手市集在北京举行,近两日来,众多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文“避雷”,除了活动体验不佳外还有不少消费者吐槽自己买到的假货。28日晚间,演员刘美含就“闲置市集卖假货”出镜道歉,“因为前期工作的疏漏,市集上出现了几个有纰漏的产品,不管基于任何原因,我都感觉到很抱歉”。(4月29日 光明网)

刘美含公开道歉,虽坦然承认本次市集存在“工作疏漏”,却仍未能阻止公众对明星副业、二手市场信任危机的爆发。这场以“环保循环”为名的市集,因奢侈品假货风波沦为舆论焦点,不仅折射出明星经济背后的监管盲区,更暴露出二手交易市场诚信体系的不完善。

明星光环并非“免死金牌”,公众人物应对自身商业行为负责。据悉,刘美含的“闲置流通计划”邀请超45位艺人、博主、造型师参与,提供2000多件闲置物品,涵盖二手奢侈品、设计师品牌,门票定价30元/张。此次活动将门票收入与商品销售挂钩,已属规模化商业行为。然而,从网友曝光的假冒miumiu针织衫、LV包袋来看,这场市集在选品、鉴定、售后等环节存在明显漏洞。

公众人物利用自身影响力变现无可厚非,但倘若将“闲置流通”异化为“假货集散地”,无疑是对消费者信任的透支,对粉丝支持的辜负。明星团队在追求商业效益时,理应建立更严格的合作方资质审查与商品真伪鉴定机制,而非以“疏漏”“疏忽”为借口推卸责任。

此次事件并非个例。从以往明星红毯礼服租赁平台深陷“山寨门”,到二手奢侈品电商多次被曝货源问题,二手交易行业的“信任危机”早已显现。一方面,消费者期望以较低成本接触高端品牌,却受限于个人鉴定能力;另一方面,平台或主办方为追求流量与利润,往往放松对货源的把控,甚至默许“高仿”流通。若始终打着环保与共享的幌子,二手市场恐难以持续健康发展。

刘美含事件敲响警钟:当明星流量与二手市场结合,商业运作绝不能突破诚信底线。唯有从源头上把控货品质量,以制度约束参与主体,用法律捍卫消费者权益,才能让“闲置流通”真正成为资源循环的绿色通道,而非滋生乱象的灰色地带。公众人物更应铭记,光环之下,责任相伴;信任一旦崩塌,再多道歉也难以挽回人心。

来源:红网·红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