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近期热播剧《蛮好的人生》中,68岁老戏骨张晨光再次饰演富豪角色。
文|火火
在近期热播剧《蛮好的人生》中,68岁老戏骨张晨光再次饰演富豪角色。
却意外引发了一场关于"演员气质与角色匹配度"的网络热议。
有人质疑:"张晨光没有富人的气质,戏里富贵戏外干啥赔啥"。
也有人支持:“真正的演员就该千人千面”。
到底张晨光在剧中演了个啥?
在热播都市剧《蛮好的人生》中,张晨光饰演的商界巨鳄林耀东本应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人物。
然而,这个人物却意外成了观众热议的点,68岁的张晨再次饰演富豪角色。
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张晨光没有富人气场#话题一度冲上热搜。
评论区也是分了正反两个阵营,有人认为,从张晨光一出场就让人出戏,完全不像一个富人。
更有网友支持:
“你们是被网剧和流量洗脑了?真正的富豪就是这样的!”
总结来说,大家争议的是对富豪的认知。
剧中林耀东坐拥百亿资产,但在张晨光的演绎下,却总是一副谨小慎微的模样。
参加高端酒会时,肢体语言僵硬,缺少那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甚至有网友还翻出品鉴红酒的对比图,认为他演的富豪一点也不自然、优雅。
更有网友直接扒出张晨光的采访,认为他在生活上极度节俭,一件西装能穿35年,出行还要骑共享单车。
这些习惯和生活方式,根本演不好富豪,他演富豪更像是暴发户。
但从剧中分析张晨光饰演的林耀东是白手起家的创一代,那种刻在骨子里的危机感与节俭恰恰是最真实的。
张晨光的林耀东让我相信这是一个会为5块钱停车费计较,同时又能随手捐出千万的复杂商人。
当然,支持者也站出来发言:
“不是张晨光不会演富豪,而是你们没见过真富豪。”
马云穿布鞋吃泡面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说他没'富豪气质!
张晨光的真实人生轨迹,与其在荧幕上塑造的富贵形象确实有反差,这种反差可能也是观众认为违和的主要原因。
1956年出生于台湾高雄的他,并非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公子。
早年在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系求学期间,他就因清秀长相与当时流行的硬汉审美不符而屡遭冷落。
出道后长期在各类剧中担任配角,月收入仅够温饱。
直到1991年,35岁的张晨光凭借《京城四少》中铁蛋一角崭露头角。
这个叼着树叶出场、玩世不恭却重情重义的角色让他一举夺得金钟奖最佳男主角。
然而正值事业上升期,他却遭遇了台湾影视业的整体衰退,同时面临新生代演员的激烈竞争。
他曾在节目中坦言:
当时马景涛他们已经红透半边天,我只能接到一些边角角色!
这样的现实,让他多次想到要转行,也正是这样的压力。
45岁时,张晨光毅然决然来到大陆发展,一切从“零”开始。
在大陆,张晨光完成了从台湾小生到国民父亲的华丽转型。
无论是《奋斗》中的商界大亨徐志森、《欢乐颂2》里的包父还是《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秦商吴蔚文。
他逐渐成了“富豪专业户”,殊不知,他为了演好这些角色,默默学习。
为演好《破冰者》中的毒枭,他研究了上百小时的真实罪犯访谈;
即使只是客串《西虹市首富》中的"二爷",他也专门学习了民国时期的礼仪规范。
哪怕所有的角色都是富豪,他也会捉摸每个角色的内心独白。
富豪角色似乎成了很多影视剧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不同的演员对富豪的理解和演绎也不一样。
把张晨光在《蛮好的人生》中的表演与其他经典富豪形象进行对比。
有人演富豪是形似,有人演富豪是神似。
其中,王耀庆所塑造的富豪形象,就很形似,天生的高大身材、棱角分明的面部轮廓和优雅举止。
几乎让王耀庆成为都市精英的专业户,从挺括的西装三件套到微微扬起的下巴,每个细节都在传递“我生来高贵”。
而神似的有:陈道明在《中国式离婚》中的医生丈夫和《庆余年》中的庆帝。
张晨光在《那年花开月正圆》中饰演的吴蔚文也属此类。
在《蛮好的人生》中,张晨光他刻意打破了对富豪的刻板想象,塑造了一个充满矛盾感的商人形象。
我们也能感受到张晨光把富豪骨子里的那股劲,演绎的淋漓尽致。
回看,网友的争议,表面上是对张晨光演技的讨论,实则也是当今大众对角色和演员的刻板印象和认知。
当68岁的张晨光遭受质疑时,更多还是反应如今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
老戏骨们也面临这双重挑战,既要守住表演的本质,又需要适应快速变化的观众审美。
从这几年爆火的角色中:无论是《陈情令》中肖战的灵动不羁,还是《狂飙》中张颂文的极致爆发。
共同特点是能在短视频平台被轻松截取和传播的“高光时刻”。
相比之下,张晨光在《蛮好的人生》中那种靠细微表情和肢体语言累积的角色塑造,好像缺乏了一点适合传播的“名场面”!
不止如此,随着制作成本飙升,投资方更倾向选择能带来确定回报的流量明星。
就像张晨光曾在采访中无奈表示:
“我们这一代演员就像老家具,大家称赞你有质感,但没人愿意出高价”。
互联网时代的年轻观众他们对“富豪”的想象,更多的是张扬的个性以及形象。
与张晨光所代表的内敛式表演千差万别。
能说出张晨光演的不像富豪,可能也是张晨光塑造的角色不符合当下年轻人对“霸总”的期待。
不过,老戏骨们也不是白叫的,不少老戏骨已经探索出融入流量时代的路径。
他们在保留传统演技的同时,也贡献了不少“出圈瞬间”。
张晨光近年在短视频平台的尝试也初见成效。
他那些解析表演技巧的15秒视频,也曾获得过大量的点赞,也让更多年轻人理解老戏骨的演技价值。
来源:娱七娱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