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梅葆玖离世仍不愿原谅的李玉刚,终于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28 17:55 2

摘要:从19岁与乞丐为伍,再到如今戏歌的第一人,李玉刚虽然成就不小,但却一直被人诟病,并不是一个戏剧演员,尤其是当他自称是梅派京剧代表的时候,更是遭到了梅葆玖的强烈批评,甚至直到梅葆玖离世也没有原谅李玉刚。

从19岁与乞丐为伍,再到如今戏歌的第一人,李玉刚虽然成就不小,但却一直被人诟病,并不是一个戏剧演员,尤其是当他自称是梅派京剧代表的时候,更是遭到了梅葆玖的强烈批评,甚至直到梅葆玖离世也没有原谅李玉刚。

而这件事情彻底让李玉刚成为了人们嘲讽的对象,直到多年之后,真正领悟梅葆玖对他期望的李玉刚,才算是真正找到了自己的艺术道路。

那么梅葆玖为何不愿意原谅李玉刚?李玉刚又到底领悟了什么呢?

19岁时,李玉刚生活陷入绝境,当时他拿到了吉林省艺术学院的通知书,却因为家里没钱,无奈只能拿着200块钱,自己外出赚钱读书,在这之后,李玉刚找到了一份工作,赚到了一些钱,于是就和几个好友组成了一个组合,靠自己的嗓音赚钱。

只是在驻唱的时候,他却遇到了有人来查演出证件,他们因为没有演出证,导致所有的东西都被扣了下来,演出费更是全部都泡汤了,但后来他们才知道这些都是当时他们驻唱夜总会老板设的局,目的就是不想给他们演出的费用。

但是当时的李玉刚压根不知道人性能险恶到这样的地步,于是在绝望之下他甚至考虑过要结束自己生命,就在他徘徊于生死边缘时,是桥下的几位乞丐出手相助,将他从河里救了出来,虽然迷茫的李玉刚就跟这些乞丐生活在了一起。

那段与乞丐为伴的经历,让他对人生有了更透彻的感悟,这段特殊的人生体验,也成为了他日后进行艺术创作的宝贵财富,给予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这段经历让李玉刚对底层人民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些体会融入他的表演,让他的艺术更具感染力。

李玉刚人生的转折点出现在一家叫做“三哥熟食店”的小饭馆,当时他们一群人去这里要饭,三哥见后非但没有赶他们走,还给了他们吃的,跟他们聊起了天。

当时为了感激老板的帮助,李玉刚献唱了几首歌,没想到,他的歌声竟然成了改变命运的契机,当时的三哥,正打算开家更高规模的餐厅,正好缺一个驻唱的歌手,就这样凭借着优美的嗓音。李玉刚成了店里的驻唱歌手,从此不再流浪。

之后因为得知西安有家歌舞厅需要人手,渴望成功的李玉刚买了前往西安的车票,三哥对此也是非常的支持,但是这次的面试并不顺利,因为自身没有突出的特色,所以歌舞厅并没有录取他,而是让他暂时在这里驻唱看看观众的反应。

于是李玉刚就找了个音像店工作,晚上则在歌舞厅唱歌表演,他对各种唱法兴趣浓厚,拼命学习,渴望唱得更好,之后李玉刚发现,自己的声音非常适合唱女声,这也让他找到了自己的特色。

一个巧合让他有机会尝试男扮女声,因为合作的女歌手临时无法到场,李玉刚用自己独特的声线,完成了演出,这也让李玉刚找到了自己成功的方式。

2006年,李玉刚参加《星光大道》节目,他表演的《贵妃醉酒》令人赞叹,观众都被他的表演所折服,他巧妙地结合了男性的力量和女性的柔美,展现出杨贵妃的优雅和高贵。

老乡们为了给他加油,特意做了横幅,上面写着“玉刚玉刚,盖世无双”、“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这表达了大家对他的喜爱和支持,但也间接地为他后来和梅派艺术的争议埋下了伏笔。

李玉刚凭借着他与众不同的表演方式和出色的歌唱能力,一路顺利晋级,最终拿到了年度比赛的第三名,他因此成为普通人实现梦想的成功典范,迅速走红,各种演出机会纷至沓来,一时间,他的名气非常大,大家都争相邀请他参加各种活动。

恋人的告别

其实李玉刚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早年恋人范小宁的大力支持,范小宁出自音乐世家,给了当时还在低谷期的李玉刚很多帮助。

她不仅在精神上鼓励他,还在经济上支持他,帮助他度过难关,范小宁还为李玉刚的事业发展出主意,陪他到处演出,甚至拿出自己的积蓄来支持他的艺术创作。

随着李玉刚越来越有名气,他和女友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摩擦也随之增多,最终两人无奈分手,这段感情的破裂,让李玉刚被指责成名后就抛弃了曾经的恋人,他因此受到了很多负面评价,对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与梅派的争议

在与女友分开之后李玉刚有幸结识了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梅葆玖非常认可李玉刚的艺术天赋,便亲自指导他,希望他能将京剧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在梅葆玖的悉心指导下,李玉刚的表演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艺术造诣更上一层楼。

然而,随着李玉刚越来越受欢迎,粉丝们的狂热追捧以及团队的精心包装,却让李玉刚逐渐迷失了自己原本的艺术方向,他在名利的诱惑下,开始偏离了梅葆玖先生对他的期望,失去了对京剧艺术的初心。

之前有人说李玉刚能和梅兰芳相提并论,现在这说法又冒出来了。更让人惊讶的是,李玉刚还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说自己是梅派艺术的传承人。

他这么做让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先生非常生气,因为在很多人看来,李玉刚代表不了梅派艺术,他这种说法是对梅派艺术的不尊重,梅葆玖先生非常珍视京剧,觉得这门艺术非常神圣,不容随意改变。

他觉得李玉刚先生的男扮女装表演,以及对京剧的创新改编,是对京剧这种传统艺术的不尊重,因此,梅葆玖先生公开批评李玉刚先生的表演“太不像话”,还和京剧界的人一起抵制选秀节目中出现的各种乱象,目的是为了保护京剧艺术的原汁原味,避免被不恰当的方式所改变。

梅葆玖先生的批评,让李玉刚一下子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各种议论纷纷而来,一些原本谈好的演出和合作,也因此没了下文,事业受到影响,更糟糕的是,父亲生病的时候,李玉刚因为妆容比较精致,被一些人说成是在“作秀”,引来不少负面评价。

后来父亲去世后,又传出了他“跳河”的消息,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让围绕着他的争议更大了,此外,关于他私生活的传闻也层出不穷,进一步损害了他的公众形象。

接连受挫后,李玉刚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他发现自己过于追求艺术上的新颖,忽略了对传统艺术和前辈的应有尊重,他开始减少商业活动,静下心来学习京剧的专业知识,他还主动拜访京剧界的老前辈,谦虚地请教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李玉刚不再以“梅派代表”自居,而是更加专注于通过自身的表演,让更多人感受到京剧艺术的魅力,他开始尝试把老传统和新潮流融合到音乐里,创作了像《万疆》这样的歌曲,唱出了对祖国的热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和喜欢。

他还多次公开向梅葆玖先生道歉,解释说当年春晚的表演,并不是要对梅派艺术不敬,而是想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梅派艺术的尊重和敬佩。

李玉刚的艺术生涯,反映了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遇到的难题。京剧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喜欢的人越来越少,传承面临挑战。

如何让传统艺术重新流行起来,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李玉刚的探索虽然引发了一些争议,但是也给传统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方法。

他的尝试提醒我们,传统艺术需要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才能更好地被人们接受和喜爱,他把京剧的特色用到了流行音乐里,这让很多年轻人开始关注京剧,某种程度上扩大了京剧的知名度。

京剧名家们对李玉刚的表演创新有着自己的看法,他们承认李玉刚的形式与传统京剧有所不同,但同时也认为他的尝试客观上促进了京剧的普及。

因为李玉刚的创新,更多人开始关注并讨论京剧,这对于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京剧界内部其实也在探索新的可能性,一些艺术家正在尝试将京剧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比如现代舞、摇滚乐等,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来源:今观影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