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中旬,由国家安全部指导创作的新片《惊蛰无声》首曝概念海报。作为我国首部聚焦当代国家安全题材的影片,这部电影的高规格不难预见:它集结了易烊千玺、朱一龙、宋佳等诸多银幕熟脸,主演们的历史票房成绩以百亿计,新华社官宣微博在短短24小时内就获得了数十万点赞……
文|星晖
编|陈梅希
最近,张艺谋的名字又挂在了热搜上。
4月中旬,由国家安全部指导创作的新片《惊蛰无声》首曝概念海报。作为我国首部聚焦当代国家安全题材的影片,这部电影的高规格不难预见:它集结了易烊千玺、朱一龙、宋佳等诸多银幕熟脸,主演们的历史票房成绩以百亿计,新华社官宣微博在短短24小时内就获得了数十万点赞……
图源微博@新华社
当然,我们其实用不上如此复杂的描述,一句话便足以概括项目的分量——它的导演,是张艺谋。
几乎同一时间,同为老谋子待映项目的《满江红2》也登上了社交平台的高位热搜。
2023年,参战春节档的《满江红》曾斩获高达45.44亿元的总票房,登顶那一年的国产电影票房榜。两年后的现在,出品方欢喜传媒公开表示张艺谋将回归执导续集,新一轮热议就这样毫无悬念地开启。
图源微博
至此,即使是张艺谋影迷,恐怕一时也很难算清75岁的老爷子手里同时推进着多少项目。
在年年都有新片上的背景下,明确由他操刀的待映电影除了欢喜的《满江红2》和阿里的《惊蛰无声》,还包括英皇的《悬崖之上2》与光线的《三体》。剧集方面,张艺谋不仅要护航监制茅奖IP剧《主角》,还计划亲自执导腾讯视频电竞剧《英雄联盟》。倘若再加上更多真真假假的项目流言,这位七旬老人的工作量只能用“令人胆寒”来形容。
试问,在这些金钱流动、人脉暗涌的大制作背后,连轴“画饼”的张艺谋究竟为多少内娱公司撑起了一片天?
头一个抱紧名导大腿的,正是热搜上《满江红2》的出品方欢喜传媒。
近几年来,这家知名影视公司简直把自己活成了“老谋子概念股”。在其3月末发布的2024年度末期业绩公告里,张艺谋的存在感出奇得强。
一方面,欢喜传媒将去年显著的营收降幅“归咎于”2023年张艺谋作品《满江红》过分卖座带来的落差。
就主要财务指标而言,2024年欢喜传媒收益及电影投资亏损净额由前一年的13.33亿元港币下降为3418万元港币,同比大降97.44%,年度亏损额则为2.61亿元港币,远不及2023年溢利1.59亿元港币的盈利水平。
图源欢喜传媒官网
对此结果,欢喜传媒的解释是:2024年行业变化较大,大盘同比下滑,欢喜投资的公映电影票房未达预期,再加上部分重磅电影推迟上映,业绩表现自然受到挫伤。而且,2023年大获成功的《满江红》形成了较高的业绩基数,导致各项降幅显得尤为扎眼。
听起来,这颇有几分过期“凡尔赛”似砒霜的意味。
不过另一方面,张艺谋毫无疑问仍是欢喜传媒接下来的翻盘关键。光是在财报的寥寥几语中,他的未来作品就被不止一次点名,闹得沸沸扬扬的《满江红2》立项新闻也正是“实锤”于此。
在回顾业绩与运营情况时,欢喜传媒首先“画饼”道:“计划与张艺谋导演再次合作,开拍另一出兼具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电影作品。”到了业绩展望板块,这家公司又直接透露称,将“打造另一出引人入胜的作品《满江红2》,以延续2023年总票房冠军《满江红》所创下的佳绩”。
于是,面对资方如此殷切的期待,张艺谋势必得认真“加班”。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这位国民级导演会与欢喜传媒绑定得如此紧密?
要搞清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后者独树一帜的“股东导演”制度。2015年,欢喜传媒的故事始于董平、宁浩、徐峥和项绍琨等几位创始人的设想。他们共同开创了一种特殊的股权结构,通过配发股份的方式与创作者建立一荣俱荣的合作关系。
这样一来,名导演们自己就成了欢喜传媒的大股东,自然愿意有力出力。截至2025年4月,欢喜传媒官网显示,其合作名单已覆盖宁浩、徐峥、陈可辛、王家卫、张一白、顾长卫、张艺谋、贾樟柯、黄渤等诸多大腕儿。
具体到张艺谋头上,欢喜传媒曾于2018年对其关联公司配发1.5亿股份,并向张艺谋方面分期提供总计1亿元人民币的运营费用。作为回报,欢喜将有权独家投资张艺谋执导的三部网剧,或是将网剧独家投资权替换为张艺谋执导电影的优先投资权,投资比例不少于60%。
可惜,现实总是比理想骨感一些。尽管欢喜传媒坐拥电影圈的头部创作者资源,却依然难以抵消内容市场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考虑到疫情影响以及配发股份逻辑下的天价支出,欢喜传媒实际上遭遇了10年8亏的惨淡局面。仅在2019年、2023年,《疯狂的外星人》和《满江红》曾分别帮助欢喜传媒扭转过局面,后者的总票房差不多是前者的两倍。
图源豆瓣
所以,如今的欢喜传媒要想叙写“股东导演”模式的资本故事,最现实的举措便是复刻手中的爆款公式——也就是张艺谋与他的《满江红》。
名导演加上春节档冠军续篇,看上去的确有望为欢喜博出第3个盈利财年。至于网友们所热议的“续集还能讲什么”的问题,对一家急需财报强心针的上市影视公司而言,或许是最不值一提的小细节。
欢喜传媒并不是张艺谋身后唯一的资本力量。
后乐视时代,伴随张艺谋征战电影市场的另一忠诚盟友,正是如今因《哪吒之魔童闹海》而风头正劲的光线影业。自2022年起,光线陆续参与出品了《狙击手》《满江红》《坚如磐石》《第二十条》等多部张艺谋执导作品,基本上从不缺席。
倘若不是今年《哪吒2》的表现太亮眼,我们甚至可以说,光线影业近三年最大的业绩亮点就是来自勤恳奋斗的老谋子。即使是票房不及《满江红》《第二十条》那么出挑的《坚如磐石》,也曾在2023年下半年给予过光线一次久违的托举。
2023年10月,在《坚如磐石》上映短短11天后,光线传媒便发布公告称,子公司主投、发行的影片《坚如磐石》已累计约9.98亿元票房,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公司来源于该电影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人民币3亿元至人民币3.4亿元。
图源豆瓣
正是基于过往这些称得上愉快的合作经验,光线开始拉上张艺谋试探更“大”的项目——《三体》电影版。
说《三体》“大”,首先是因为它的“红”。哪怕是放在老谋子画的诸多“大饼”里,《三体》都是最让人浮想联翩的那一张。作为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科幻作品,该系列小说的全球销量已经突破3000万册,海内外粉丝数量极为庞大,故而每次IP改编都备受瞩目,场外热议无比喧腾。
其次,《三体》还“大”在它的“难”上。毕竟,科幻题材本就对电影工业化水准要求奇高,更不必说是《三体》这种想象丰富、空间尺度巨大的故事。原著文本中许多叙事元素的视觉化呈现方式,恐怕到现在都无法令所有读者达成共识。
不如说,想拍如此红又如此难的大《三体》,几乎是必然要挨骂的。那么,放眼整个中国电影圈,除了张艺谋还有几人能扛得起这份压力呢?
事实上,哪怕是老谋子自己,也得花上好几年时间来做心理建设。
光线掌舵人王长田正式宣布张艺谋执导《三体》,是在去年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而在爆炸新闻点燃热搜后的主题论坛上,这位影圈大佬又谈及更多合作细节,透露自己几年前就曾邀约过张艺谋,只是当时的他因《三体》难度过大而拒绝。
图源微博@未来局科幻办
仔细想想,这桩爆炸新闻乍听惊人,但现实可能正如王长田所说的那样:“他是我们能够找到的最好的导演人选。”
至少,在当下的时间节点上,张艺谋的确是中国影坛切入《三体》最保险的一张牌。
一方面,说到资历与技艺,张艺谋打拼一生的含金量无需多言。另一方面,具体到《三体》这个新鲜事物身上,若论搞科幻改编所需的创新意识,这位七旬老人也并不逊色于内娱多少年轻人,甚至有时更为超前——别忘了,今年春晚火出圈的“赛博秧歌”节目《秧BOT》,就是张导与时俱进的整活之作。
图源微博@微博综艺
这么一想,搞电影圈“高端局”,好像还真得继续看你大爷。
相似的,在需要兼顾宣传使命与商业传播效力的复杂考题上,张艺谋的丰富经验也令他成为了“国家队”委派大项目的不二之选。
比如,新近亮相、阿里主控的影片《惊蛰无声》,以及前两年靠喜剧切入普法教育的《第二十条》,基本都属于这一类型的“高端局”。
前者由国家安全部指导创作,需要展现当代语境下的国安重大挑战,在电影领域尚属首次;后者则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联合出品,法理依据与案件背景都和现实中的司法实践息息相关,意义重大。
图源豆瓣
而张艺谋拍这些项目,就仿佛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漫长回响,永远得在娱乐大众和家国表达间寻觅那个不易得的平衡点。
总的来说,电影公司“返聘”老谋子,不但要选什么赚钱来什么,而且还得挑什么难啃就啃什么。能者多劳这条职场铁律,咱内娱也无法例外。
值得注意的是,张艺谋的待映作品序列不仅有一众电影,这两年还增添了前所未见的电视剧。
遥想当年,坊间盛传电影电视的鄙视链,一则有力论据便是张艺谋告诫“谋女郎“章子怡坚守电影事业,“不要为了挣钱去拍电视剧“。
然而时过境迁,章子怡早早在2018年开拍的《上阳赋》里体验了“下凡”滋味,如今张艺谋自己也不再囿于旧格局,而是有心推开新世界的大门了。
图源豆瓣
首先,是2021年完成备案的电视剧《主角》,该剧改编自作家陈彦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原著,讲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的人生传奇。这部作品也是张艺谋第一次以监制身份参与电视剧项目。
当然,这个项目既然能攒出老谋子坐镇的明星局,背后势必涉及到不少博弈权衡。
比如,就明面上的选角而言,张艺谋似有几分为自己人保驾护航、勾兑资源的用意。
出演《主角》题眼角色“忆秦娥”的演员刘浩存,最初是经由张艺谋电影《一秒钟》为观众所熟知。她出道后,张艺谋工作室与经纪公司博众星和于2020年开展演员经纪业务战略合作,联合运营这位新晋“谋女郎”的经纪业务,影视新作均有涉足。而此番《主角》的另一重要主演秦海璐,亦曾是博众星和官宣的签约艺人之一。
图源豆瓣
再比如,结合《主角》这一文学IP的地域色彩来看,其剧集实际上也是内娱“老陕”面孔的一次大“团建”。
项目成员中,除了张嘉益、窦骁等陕西籍演员,监制张艺谋和原著作者陈彦、导演李少飞、联合编剧马晓勇等人无一不具备着鲜明的陕西烙印。他们或者具备在西影厂工作学习的背景,或者干脆就是陕西当地人。连《主角》的开机地点,都是西影集团与西安工投合作共建的西影风雷年代影视基地,剧集开拍之日正是基地揭牌之时。
图源网络
可见,老谋子哪怕是躬身“下凡”,也得选一个让大伙儿都舒坦的降落地点。
更值得期待的是,监制《主角》之后,张艺谋还将再向前迈进一步,亲自执导基于《英雄联盟》这一头部电子竞技项目开发的电竞剧集。
图源微博@腾讯视频
2023年4月,在腾讯视频官方公布的采访视频中,张艺谋透露了网剧《英雄联盟》的拍摄计划。他解释道:“我是很想拍一个很不一样、反差大的(作品)……想拍得很帅、很酷、很飒、很现代。”
事实上,张艺谋并不是唯一一个做出跨界决定的电影大导。近年来,冯小刚、王小帅等名导演已经先后参与剧集创作,王家卫打磨多年的剧版《繁花》更是一度引发全民热议。
这一现象既暗含了媒介格局的变迁、观众认知的迭代,也反映了剧集产业自身高速发展的成果。当剧集与电影的市场地位及质感差异不再悬殊,所谓“电影咖”与“电视咖”之间的界限自然不复存在。
从这个角度看,张艺谋从告诫后辈到亲自入局的转变,也是一个文娱时代走向尾声的缩影。时至今日,这位老人身上依然凝聚着最动态的资本风向、最重大的行业需求,以及正在发生的变革之势。
75岁这年,老谋子仍在高歌猛进。
来源:刺猬公社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