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男13首播口碑炸裂!收视第一难掩尬点,观众:广告多游戏太水

天堂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4-28 09:15 4

摘要:说实话,开播前期待值还是有的。李晨、郑恺这两位“元老钉子户”还在,上一季反响不错的周深、沙溢、张真源、宋雨琦也悉数回归,虽然少了古灵精怪的白鹿让人有点小遗憾,但节目组也找来了“新朋友”孟子义和李昀锐,打着“奔跑挚友”的旗号加盟,试图给节目注入点新鲜血液。

《奔跑吧》第13季,它来了,带着熟悉的面孔,也带着全新的争议。

开播即拿下全国收视第一,这数据确实亮眼,不愧是老牌国民综艺的底子。

但是,光鲜的收视背后,首播口碑却“翻车”得有点厉害,观众的打分和评论那叫一个“一针见血”,看得我这个老观众都直皱眉头。

这新一季的“跑男”,是情怀依旧,还是只剩“尬跑”了?

说实话,开播前期待值还是有的。李晨、郑恺这两位“元老钉子户”还在,上一季反响不错的周深、沙溢、张真源、宋雨琦也悉数回归,虽然少了古灵精怪的白鹿让人有点小遗憾,但节目组也找来了“新朋友”孟子义和李昀锐,打着“奔跑挚友”的旗号加盟,试图给节目注入点新鲜血液。

这阵容,乍一看,新老搭配,流量与综艺感兼具,似乎挺有看头。

然而,正片一播,那感觉,怎么说呢,就跟方便面包装上的“图片仅供参考”一样,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点大。

将近两个小时的节目时长,掰着手指头数数,正儿八经的游戏环节,居然只有两个!

剩下的时间呢?朋友们,不是在广告里,就是在去广告的路上。综艺接广告,天经地义,大家都能理解,毕竟节目也要恰饭。

但《奔跑吧13》这第一期的广告植入,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生硬得像是强行插入的PPT演示。

开场直接把嘉宾入场搞成了某品牌酸奶的“新品发布会”,红毯、自我介绍、硬邦邦的广告词念白……一套流程下来,除了品牌方满意,屏幕前的观众怕是已经尬得脚趾抠地了。

节目组可能也知道这环节没啥看点,疯狂炫技搞些花里胡哨的运镜,试图“整活”,结果更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这哪里是“奔跑吧”,我看快改成“广告吧”得了。

好不容易熬过了开场的广告大赏,心想着游戏环节总该有点“跑男”的样子了吧?结果第一个游戏“你比我猜”,又双叒叕是猜词!

这游戏本身没啥新意也就算了,节目组的“天才”设计更是让人血压飙升。让负责比划的队员围着旋转木马跑,猜词的队员悠哉悠哉坐在上面?

我的天,跑得气喘吁吁、天旋地转,谁还有心思和体力去精准比划啊?反倒是坐着的人清闲得很。

这不应该是反过来,让体力好的跑,脑子快的猜吗?结果就是,比划的人形容不出来,最后只能靠嘴说,硬生生把“你比我猜”玩成了“你说我猜”,游戏规则形同虚设。

更让人有点不舒服的是,别组跑圈的基本是周深、范丞丞这样的男嘉宾,到了沙溢这组,却是他和张真源两个大老爷们儿安稳坐着,让宋雨琦和飞行嘉宾蔡卓妍两个女生跑得呼哧带喘。沙溢老师不是天天喊着减肥健身吗?这大好机会不展示下成果?

张真源弟弟作为男团成员,舞台唱跳的体能消耗应该远超这几圈慢跑吧?下来比划不是比女生更有力量和表现力吗?

虽然说玩游戏不必过于“怜香惜玉”,但这点基本的体能担当和对游戏设计的尊重都没有,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如果连这点运动量都想“躺平”,那还来“奔跑吧”干嘛呢?隔壁“养生”慢综艺或许更合适。

而这,居然已经是本期节目里最“运动”的环节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接下来的游戏,是找歌词积木排序唱歌。这个环节,简直是为在场的歌手们量身定做,尤其是周深。

不管歌词顺序多乱,他总能哼出正确的调子。但他一个人carry全场,节目效果就没了。于是乎,只能让孟子义、李晨这些“音痴”代表轮番上阵,反复试错。

结果就是,周深轻松拿分,其他人忙活半天贡献了一堆无效镜头和尴尬笑点。

整个游戏过程,既没有紧张刺激的脑力角逐,也没有挥洒汗水的体力对抗,就看着一群人坐在那儿靠嘴皮子抛梗、尬聊,两个字:乏味。

真的,看完这两个游戏,我只想问节目组:你们还记得“跑男”当年是靠什么火起来的吗?是撕名牌的紧张刺激,是指压板的龇牙咧嘴,是泥潭里的奋不顾身,是那种真实、投入、不计形象的拼搏感啊!现在这些,都去哪儿了?

再说说嘉宾的表现,也确实有点“养生局”内味儿了。新加盟的孟子义,之前在其他综艺里以“笨蛋美女”和直率性格出圈,但这次在“跑男”首秀,似乎有点没放开,或者说,有点没那么拼了。

你比我猜环节,搭档周深跑得飞起、比划得手舞足蹈,她却慢悠悠跟在后面,没跑几步就停下,也没怎么动脑筋形容,感觉作用不大。

唱歌环节,节目组给了她不少机会,反复唱了好几次,结果一次没对。不知道是不是人红了之后,开始有点“偶像包袱”了?希望只是第一期还没适应吧。

另一位备受关注的时代少年团成员张真源,表现也只能用“佛系”来形容。不抢镜是好事,但过于安静就显得有些游离。

猜词环节有代沟可以理解,但唱歌这个强项也没能抓住机会展现一下,全程亮点不多。除了自带的粉丝流量能让镜头多给一些,作为综艺嘉宾的“效果”确实还有待提升。

老嘉宾呢,李晨和郑恺更多是提供一种“情怀价值”,沙溢的综艺感还在,但体力环节明显“躺平”。周深倒是依旧稳定输出,但一个人也带不动全场的节奏。

当老成员开始显露疲态,新成员又没能完全融入或者火力全开,整个节目就弥漫着一种“按时下班”、“意思意思得了”的氛围,缺乏了那种让人热血沸腾的冲劲儿。

《奔跑吧》作为一档走过十多个年头的王牌综艺,面临创新压力可以理解。更换嘉宾、调整游戏模式都是必要的尝试。但是,创新不等于丢掉灵魂。

这档节目最初吸引观众的核心,就是嘉宾们在游戏中的智力与体力的较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流露出的真性情和爆笑互动。是那种不确定性、竞技性和嘉宾之间奇妙的化学反应,共同构成了节目的魅力。

然而,从第13季的首播来看,这些核心元素正在被逐渐削弱。游戏设计趋于简单、俗套,甚至逻辑不通;广告植入喧宾夺主,严重影响观看体验;部分嘉宾投入度不足,竞技感大打折扣,节目效果越来越依赖于嘉宾间的互相调侃和硬抛梗。

曾经的热闹变成了如今的喧闹,一群人嘻嘻哈哈,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少了那种能让观众跟着一起紧张、一起大笑、一起感动的“劲儿”。

当然,这仅仅是第一期的表现,或许后续节目会渐入佳境,找回状态。

但首播暴露出的这些问题,确实值得节目组深思。如果继续这样“温吞水”下去,只靠消耗IP的老本和嘉宾的流量,“跑男”这块金字招牌,还能跑多远呢?

来源:娱乐风尚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