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越剧的璀璨星河中,“越剧十姐妹”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存在。她们以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魅力,为越剧艺术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这光芒背后,却有着令人痛心疾首的往事。其中,竺水招老师的遭遇,成为了越剧史上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
在越剧的璀璨星河中,“越剧十姐妹”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存在。她们以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魅力,为越剧艺术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这光芒背后,却有着令人痛心疾首的往事。其中,竺水招老师的遭遇,成为了越剧史上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
从2017年12月起,越剧史学家钟冶平在《越剧之家》开启了一段深情的纪念之旅。他用饱含真情的万字长文,将一位位越剧表演艺术家重新带到戏迷面前。这些文字,仿佛打开了一扇时光之门,让人们得以重新领略那些艺术家们的风采,也勾起了无数怀念与感慨。
“越剧十姐妹”在新中国成立前便已声名远扬。除了不幸在解放前因不堪凌辱自尽的筱丹桂,其余九位姐妹都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并在艺术道路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她们积极投身于越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为越剧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但命运弄人,十年动乱期间,整个文艺界都遭受了巨大的冲击,越剧也未能幸免。时任南京市越剧团团长的竺水招老师,这位在舞台上光芒万丈的艺术家,却在这场风暴中成为了受害者。她以生命为代价,捍卫了人民艺术家的尊严,成为继筱丹桂之后,又一位在“越剧十姐妹”中含冤离世的人。今年,是竺水招老师罹难五十周年,我们怀着沉痛且复杂的心情,再次追忆她的一生,就是希望这样的人间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竺水招老师的艺术成就极高。她在越剧表演上有着独特的风格,无论是唱腔还是身段,都堪称一绝。她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仿佛注入了灵魂,让观众沉浸其中,难以忘怀。在舞台上,她是灵动的仙子、是温婉的佳人,用自己的表演打动着无数观众的心。她对越剧艺术的执着与热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越剧人。她培养了众多优秀的越剧人才,为越剧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她的女儿竺小招,深受母亲的影响,继承了母亲的衣钵,在越剧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就像戚雅仙的女儿傅幸文同样女承母志一样,这种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对越剧艺术的深情坚守。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让越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得以生生不息。
回顾竺水招老师的遭遇,我们不仅是在纪念她个人,更是在反思那段历史。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许多像竺水招老师这样的艺术家都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他们的艺术生涯被迫中断,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不仅是他们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艺术界的损失。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更应该珍惜艺术家们为我们带来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尊重艺术、尊重艺术家,为艺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对竺水招老师的纪念,让更多的人了解越剧的历史,感受越剧的魅力,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越剧的发展历程中,还有许多像竺水招老师这样的艺术家,他们或许没有“越剧十姐妹”这样高的知名度,但同样为越剧的发展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生。他们的故事也值得我们去挖掘、去讲述,让更多的人知道,在越剧的辉煌背后,有着无数人的努力与付出。
让我们永远铭记竺水招老师,铭记她的艺术成就,铭记她为越剧事业做出的贡献。也让我们共同期待,越剧的未来能够更加美好,不再有悲剧重演,让这朵艺术之花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得更加绚烂。
来源:奇妙圆月x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