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的发火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4-25 10:12 1

摘要:在《我是刑警》这部剧中,秦川发过几次火,这种发火,固然有点急躁,但也是为了破案,显示出他对工作疏漏、资源不能整合、配合不密切的严重不满,表现出对犯罪分子人性的残忍、对生命漠视的强烈愤慨,体现了他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事情不做则已、做就要做到底的决心和韧性。

电视剧《我是刑警》就像一本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从不同方面学到东西。

“秦川的发火”这篇文章我断断续续写了好几天,一度想放弃,太不好写了,资料也不好收集,角度也难找。后来想,我也得向秦川学习,做事要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

在《我是刑警》这部剧中,秦川发过几次火,这种发火,固然有点急躁,但也是为了破案,显示出他对工作疏漏、资源不能整合、配合不密切的严重不满,表现出对犯罪分子人性的残忍、对生命漠视的强烈愤慨,体现了他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事情不做则已、做就要做到底的决心和韧性。

在破张克寒案子的时候,秦川发过三次火。第一次因为盘查工作遗漏张克寒,而且还未上班,他开会的时候质问“慎重起见是什么意思”;第二次,面对盲目自信的钟城警方,让犯罪分子再次跑掉,他质问“不是绝对没问题吗?”;第三次,面对张克寒在视频中的挑衅,他怒摔矿泉水愤然离去。

昀城公安局开始时把犯罪分子的方向搞错了,锁定了胡中兴,而不是张克寒。尤其是在涉及到给张克寒更换二代身份证,没有更换掉,间接帮他把信息给隐藏掉了。再一个因为手下人办事疏漏,竟然把张克寒这个重点嫌疑人名单上的人,简单筛查之后,就给疏忽掉了,也就给了张克寒再次逃窜的机会。

在钟城时,秦川捡到张克寒遗留的一样东西,竟然是一张超市的购物小票。秦川找到红太阳超市监控时候,发现张克寒买的进口饮料和西班牙面包,并且在付账时候还故意不加遮掩地直视监控。可见他有多猖狂。这种猖狂就是钻了各地警局内部高层都想要夺功劳的空子。他是跨市作案,原本可以并案的。这简直是在明火执仗向警察示威和挑战,难怪秦川忍不了,眼看着他那么肆无忌惮地嘲笑警察,各市区的公安部门却在那儿各自为战、互不配合、资源不能共享连犯罪人都弄错了。这下可好了,丢人丢得一塌糊涂!秦川那一句“我们警察丢不丢人”,当着体育馆内的一千多人发火,狠狠地摔了一瓶水,不是表现他的强势,而是显露他内心深深的无力感。

难怪秦川发火。各市领导都有自己的算计。有的想要单独破案,把功劳算在自己的政绩上;有的怕担风险,就秉承着不作为的态度,懈怠,松散,怕苦怕累,把案子一直拖着,致使张克寒更加的自信。

即便到了这个时候,昀城的领导还在藏着掖着;他们没有及时去跟秦川共享消息,而是偷摸着跑去张克寒家采了张克寒母亲和儿子的血;张克寒有过涉枪的前科,但是在身份和户口排查时候,警察都把他一带而过。就因为办案民警的这种敷衍以及不负责任,导致张克寒在外霍乱了这么多年,等到秦川确定张克寒就是昀城的人时,张克寒已经因为昀城警察去采血的事逃跑了。昀城的局长为何不及时向上报告呢?就在这关键时刻,昀城市公安局松树坪分局局长吴海洲又一次掉链子,采血不布控,隐瞒不上报,私自查案子,这种愚蠢且不负责任的行为,使得张克寒再一次逃之夭夭,错过了绝佳的抓捕机会。吴海洲要抢功,弥补前期排查出现的失误,殊不知,这种自私自利的做法造成了后面包括铁警在内的多人伤亡,不怪秦川发那么大的火,和这个八年十一条人命的悍匪斗了这么久都没有抓到他,如今眼看着就有机会逮住他,又被自己内部的人拖了后腿

钟城余局得知自个儿工作失误让张克寒溜了,他心里别提多忐忑了,立马找到秦川认错。余局和老钱被秦川骂得跟丢了魂似的,这也可以理解,出了事就是出了事,骂他们都算是轻的。本来早就可以把张克寒抓住,却因为他们的马虎和无能,害得多少人白白丢了性命,无辜者被枪杀还在继续,一个个本来幸福的家庭被粉碎,这难道不是公安刑警的失职?

所以秦川的火气比谁都大。他跟拼命三郎似的,刚做完手术就赶紧摸上现场,老婆发高烧也管不了,连母亲走了都没时间守灵。可是他回到昀城时却发现,办案的屋子里没几个人在看视频,别说200个,也别说80个,也就十几个人,有一个警察还把眼睛看失明了,秦川能不上火吗?

因为这些人为责任,导致案件无法顺利推进,这让秦川感到无比的失望、着急和上火。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挫败,更是警察的耻辱。

秦川审罪犯时情绪控制能力还是不错。可是在审西山煤矿宋小军和良城常兴荣时发火了,崩溃了。

西山煤矿的主犯宋小军在证据摆明后,开始如实交代,先是把酒一泼,给已去的搭档陈小冬敬上最后一杯。这事儿惹得秦川火冒三丈,立马冲过去,把宋小军的饭盒给摔在了地上。

而审良城常兴荣时,秦川扣下了邓兴荣的牛奶,就放在他的面前,却保持他永远碰不到的距离,让他只能看着。

秦川当了这么多年警察,见过的犯罪分子数不胜数,可是像常兴荣这样罪恶滔天却毫无悔意的恶人,他真的是第一次遇到。常兴荣还恬不知耻地问这个案子会不会影响他儿子,还说自己血压高要吃进口药。秦川听到这些话,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彻底爆发了。秦川摔门而出,他实在是不想再看到这个心如蛇蝎的歹人一眼。常兴荣的恶已经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对于这样的人,只有让他知道他的行为会给后人带来多么大的耻辱和痛苦。

这个案子对秦川的影响特别大,在他的心里留下了一道深深的阴影。他怎么也想不通,一个人的恶怎么能到了如此让人无法直视的地步。 这罪恶的背后,是十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其中还有一个孕妇和一个八岁的孩子。他们原本都有着美好的生活,有着爱他们的家人,可是就因为常兴荣的恶行,一切都毁了。常兴荣的恶,真的比之前的张克寒还要毒上百倍,他的这种毫无悔改的态度,让人不寒而栗。

常兴荣和清江那俩案子里的嫌犯,虽然都是杀人凶手,干的事也特别惨,但心态可就有很大的不同。

清江那两桩案子的家伙杜坤,生意搞得一塌糊涂,债务像山一样压着他,最后干脆一头扎进绝境,拼个你死我活。

常兴荣最初的杀人动机,确实是为了抢劫,经济压力让他走上了这条路。然而,他杀人的感觉让他开始上瘾,从那时起,他变得越来越喜欢这种控制生命的感觉,把杀人当成了一种刺激。但当他杀了越来越多的人后,这种刺激变得越来越不够用了。每一条人命都变得像是完成任务一样,他似乎从中得不到满足。直到那两个案件,才让他真正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失望”。

秦川在审讯常兴荣的过程中,情绪几近崩溃,这一情景深刻展现了案件背后复杂的人性问题。 常兴荣的罪行不仅激起了秦川的愤怒,更让他深刻反思某些犯罪行为折射出的扭曲人性。

对常兴荣来说,杀人并不只是为了泄愤、获得金钱,而是为了从中得到一种心理上的快感。他不是真的觉得自己错了,或者觉得那些受害者值得同情,而是觉得那两次的杀戮并没有给他带来预期的“乐趣”。他杀小女孩和护士的时候,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激动或者得到想要的满足感,反而是觉得这两次的经历很糟糕。这让他觉得“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他才说那是唯一后悔的事情。

这个“后悔”其实非常可怕,因为它并不是来自内心的悔过,而是他对自己没有获得想要的快感感到失望。常兴荣对生命的漠视、对别人痛苦的无动于衷,让他完全没有人性。而对这两个人的所谓“后悔”,更多的是对自己未能获得足够满足的愤懑。秦川听到这些话,心里更是愤怒不已。常兴荣的冷血与无情完全没有悔意,他的所谓后悔,只是因为事情没有按照他预期的方式发展。而这恰恰暴露了他内心的邪恶,完全没有人性的一面。秦川这时候才彻底看清,常兴荣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犯罪者,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魔,甚至连悔过的机会都不给人类留一丝希望。

面对经验丰富的警员秦川的审问,常兴荣依旧保持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冷漠。 秦川虽然已历经多年办案,审讯技巧娴熟老练,但常兴荣的冷酷无情还是让他感到棘手。 常兴荣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十几条人命葬送在他的手上,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对此毫无悔过之意。

这种情感上的冷酷和极端,让秦川感到无法理解,甚至深感震惊。常兴荣的恶行,早已超出了普通罪犯的范畴,成了一个真正的怪物。常兴荣是真正的魔鬼,他不是人性复杂的问题,在他的身上就看不到人性。

总而言之,秦川对常兴荣的愤怒,不仅是对其冷酷无情的反感,更是对其对法律和正义的蔑视感到愤怒。常兴荣的行为和态度激发了秦川的防备和攻击性,让秦川意识到,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破案的任务,更是与真正恶人的较量。这种较量不仅需要智慧和勇气,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内心。

人性中既有神性的一面,也有动物性的一面,而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约束人性的恶,释放人性的善。秦川的感慨和行动,让观众深刻认识到,刑警们不仅在与犯罪作斗争,更是在与人性中的恶作斗争。这种斗争不仅需要法律的力量,更需要社会的关爱和理解。

通过对常兴荣的审讯和秦川的发火,让观众不仅看到了刑警们的智慧与勇气,更看到了他们内心深处对正义的坚守和对人性的思考。秦川与常兴荣的对决,不仅是刑警与罪犯的较量,更是正义与邪恶、人性与兽性的较量。通过这种深刻的对比和探讨,也引发了观众对人性、法律和正义的深刻思考。

到目前为止,最好的破案片可能就是《我是刑警》了;最好的战争片就是《亮剑》了。这两部片子的共同点就是真实,都是根据事实拍的。片子的主角也都爱发火。这种发火并没有显示他们的素质低,而是有正义感、责任感的显示。听到一句名言,世界上的大事都是有急性子的人做成的。毛泽东年轻时爱发火,蒋介石也爱发脾气,都是有能力的人。

2025年4月25日

来源:刘军杂谈

相关推荐